程必勝
摘要:閱讀是語文教學重點,也是難點,當前語文部編版教材也特別注重語文的閱讀積累,然當下,乃至長久以來語文閱讀在檢測方面很難突破,很多時候確實是停留在口頭上布置而無實際落實的方法論。本文剛好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關于閱讀的創(chuàng)新型作業(yè)的布置以及如何落實方面,有一些具體的經(jīng)驗之談,以期為一線語文老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思想引領;行動指南;創(chuàng)新型;閱讀;語文作業(yè)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6-0032-02
在我所帶的班級,我開展了一項只關乎閱讀的創(chuàng)新型語文作業(yè)。自開展以來,贏得了家長和學生的高度認可和評價,也取得了一定實效,下面是我對這項創(chuàng)新型語文作業(yè)的經(jīng)驗分享。
1.宏觀整體的思想引領
最初發(fā)起時,我要求我的學生每周必須讀完一本書,是“必須”,不是“盡量”。告訴他們,沒有讀完,下一周你也要讀另外一本書,對此,我也跟學生講關于“海量閱讀”的實驗[1]。因為每周,我的學生都要用一個專用本,登記好讀書標題并完成相應的讀書成果展示,如:思維導圖,讀書小報,讀書筆記,讀后感;老師手里也有一份按全班學號排序的個人讀書目錄,這就要求你務必換書目來登記。而在讀書過程中,你讀著讀著就一定要知道情節(jié)發(fā)展的結果,這也硬逼著自己需要把應有的書繼續(xù)讀完,自然時間上又會主動爭取。另外,每周還要在課堂上專門進行一節(jié)課的讀書分享交流。所以,你不換一本書來讀,你就沒得講,也講不出來。
每周要讀一本書,那要很多的書目。關于書目,我跟學生講,分為必讀書目和選讀書目。必讀書目是教育部指定的初中必讀必考的名著推薦書目;選讀書目是有益身心的健康向上的所有書目。班級也建立了讀書目錄庫,也存放有部分實物圖書。另外,老師也推薦有大量適合學生讀的書目。在我全面動員、全員參與“命令”下達之后,課上課下,睡前飯后,我的學生開始“裝模作樣”,手不釋卷了。真正讀的怎樣,還有待下一步具體而微的行動指南。
2.具體而微的行動指南
宏觀的思想上發(fā)起了動員令,我們知道,如果沒有持續(xù)的具體而微的行動指南,你讓學生“讀書”這一話題,估計會很快落空。我按以下方式操作。
2.1 必要的時間保障。
要讓學生有時間讀書,別的科目作業(yè)我控制不了,但是第一要做的是平時的語文作業(yè)要盡量減少,這就給了學生有時間讀書的可能。并且讀書的時間保障上,我校安排有兩周一次的語文閱讀課。還有,每天晚修也每天安排有半小時,專屬學生讀書所用。其他課余時間的利用上,也鼓勵和指引學生去使用“邊角余料”[2]。最后,還有周末兩天相對寬松自由的板塊時間的利用??傊?,讓學生心中有“書”,讓學生情不自禁,愛不釋手,已然是成功的一半了。
2.2 日常的閱讀檢查。
比如:語文課前,我是讓學生全體起立,先自我練習前一天所讀書內(nèi)容。我一到教室后,就隨機叫某位同學,在全班面前講述所讀、所感。講述的同時,還要把你讀的書拿給我了解,我會順便檢查你每天讀書的進度。如果課前簡述不合格,那好辦,下課跟我走。我會讓學生課下繼續(xù)講給我聽,講不出來,就課下讀給我聽。目的是要給他一些壓力,跟進他去讀、去講。有了這份必要的“壓力”,才會有持續(xù)必讀的動力,才會有大家一起努力“讀書”的氛圍。這一項日常檢查即“課前小講”,堅持下來,效果不錯,因為每節(jié)課前,我的學生已經(jīng)自覺自動自發(fā)的會站立在自己位置上,“七嘴八舌”,“亂說一氣”了,我一進到教室可見“聽取蛙聲一片”。叫停之后,課前復述也能隨機發(fā)揮自如,口若懸河好幾分鐘。
2.3 面向全體學生的閱讀檢查。
我的學生,周末語文作業(yè)是錄制三分鐘以上的關于讀書的視屏,用手機微信發(fā)送給我檢查。這項作業(yè),乍一聽,不知情者開始也許有質(zhì)疑,覺得在當今手機泛濫影響孩子視力身心的情況下,還布置與手機相關的作業(yè),這是冒天下之大不韙,這是與教育部發(fā)文不相符合。事實上,在我看來,我這里所需要用到的手機,只是攝像和網(wǎng)絡傳輸工具的借用,開展好了,利用好了,并不存在影響孩子身心和視力的問題存在。其實,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我跟學生是這樣要求的:每位同學周末不得以錄制視屏為借口,找家長要手機做這項作業(yè),是要請家長幫忙錄制,而且是錄制全身遠景視屏,視屏時長必須在3至5分鐘,并且要用家長手機微信發(fā)送給老師。在家長那里,我也會通過班級微信群向家長發(fā)布消息,告知家長,要協(xié)助支持自己小孩這一創(chuàng)新作業(yè)的完成。讓家長幫忙錄制視屏時,給家長和學生也講清楚,只給一遍錄制的機會。這就既不耽誤家長過多時間,同時也要求學生在正式錄制之前,要認真準備,再準備。不斷準備的過程,就是不斷縷清思路,錘煉語言,鍛煉口才,提升膽量自信的過程。要求在家長面前錄制視屏,也是提升膽量、信心的歷練過程。這一方式要持續(xù)3到5分鐘的脫稿講述,這就要求學生基本要做到熟悉一本書大致內(nèi)容,才能臨場有更多的、更好的發(fā)揮。
2.4 讀書分享課再次抽查。
要求規(guī)要求,如果要求了學生就能做好,那就不用老師教了。開始讀書視屏錄制進行的幾周,部分學生是不按要求來做的,或者他也不是有意的不按要求來做。只是明顯的準備不充分,要么錄制的視屏時長不夠,要么表情肢體語言不達標,要么不能脫稿等等各種問題都存在。沒關系,我還有另外一道補救措施,就是每周我都會定出固定時間去檢查出不合格的讀書視屏并做好登記,并且會在每周五的語文課上,將這批學生分流出來,就到教室外,讓他們挨個輪流過關講給我聽,沒輪到的在我視線范圍內(nèi)練習脫稿復述,這樣既有安全保障,又有讀書效果的督促。在教室內(nèi)的就安心自主閱讀或?qū)懻Z文相關的作業(yè)。
3.結語
對于這項只關于閱讀的創(chuàng)新型語文作業(yè),經(jīng)過一學期來反復集訓,同學們的演講復述越來越流暢自如,表情手勢,肢體語言的表現(xiàn)力,也越來越豐富。更可喜的是,同學們讀書的熱情還在持續(xù)中,回家買書,看書的熱情延伸拓展開了,有家長反應,周末接孩子回家的車上,還在捧著書看;有老師告訴我,我班學生在食堂吃飯也在看書。
現(xiàn)在,我的手機里存放著學生很多精彩的讀書演講視屏。每周,我仍在接受和查看我學生讀書視頻。接下來,我將繼續(xù)引導學生開展閱讀、思考、寫作、演說等合而為一的讀書分享的視頻錄制活動[3]。對此,我樂此不疲,愿意堅持和堅守。
參考文獻:
[1]韓興娥.我的語文實驗故事.山東教育出版社.
[2]魏書生.魏書生教學工作漫談.漓江出版社.
[3]王麗芳.聽說讀寫綜合訓練并重下的學生語文能力培養(yǎng)[J].文學教育(下),2017(5):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