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課堂教學模式逐漸豐富,課堂教學效率也在逐步提升。在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整合多種教學模式,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模式;整合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1-005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049
一、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整合的必要性
新課改的推出向高中政治課提出了很多要求,要求教師要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另外,教師要轉變角色,轉變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主導位置,將自己設置為引導者、合作者和服務者,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政治學科具有實時性、內容豐富性,這些也要求教師應轉變角色,提升自身素質,通過努力讓學生愛上政治課。在傳統(tǒng)的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被認為是課堂中重要因素,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教師往往會采用灌輸式的方式教學,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另外,很多教師對政治課不夠重視,忽視了其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作用,而過度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多數教師認為只要讓學生完成背誦任務即可。學生也只是機械性地背誦,對政治課學生沒有真正的興趣。
二、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整合的原則
1.操作性。教學模式的整合首先要具備操作性,即能夠在教學實踐中有效應用,教師能夠根據教學實際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當前,我國高中政治課教學資源短缺,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模式也受到其教學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可操作性低。因此,高中政治課新教學模式的整合應具備可操作性,能夠適應教學實際,能夠推動新課改的進展。
2.發(fā)展性。課堂教學模式的整合要有一定的發(fā)展性,能夠與時俱進,推動政治課教學水平的提升。教學模式的整合應注重繼承,吸收和借鑒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用于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推動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
3.針對性。教學模式的整合應具備針對性,即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進行教學模式的整合時要考慮其針對性,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提升其國家意識和民族意識以及政治敏感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的整合
在高中政治課教學模式的整合中常見探究教學模式、合作教學模式和自主教學模式,教師應掌握這些教學模式的特點,根據學生特點和教學內容選擇,按照課前整合、課中整合和課后整合的順序進行整合利用,以提高教學質量。
1.探究教學模式。探究教學模式是指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問題的探究獲得學習結論的方法。其強調在學習中的探究,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情境、主體等,通過活動得到答案,讓學生加深對問題的了解。探究教學模式的一般步驟為: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總結問題,即選擇問題,然后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討論等方式得到結果。例如,在《正確對待金錢》的探究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一問題進行討論,讓學生探討金錢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局限性,通過討論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消費觀。再比如在《建設“學習型社會”》的探究活動中,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個問題:“作為一個高中學生,我們應該如何為建設‘學習型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然后引導學生開展討論,最后得到結論:“作為高中學生應加強文化知識的學習,注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教師能夠通過對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的指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討論習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但教師應注重維持討論場面,提高討論效率,加強指導,保證教學的進度。
2.合作教學模式。在政治課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注重教學過程中自身身份的轉變,讓自身成為教學的引導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交流,傾聽學生的心聲。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某一問題讓學生自由討論,發(fā)表看法,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拓展學生的思維。合作學習模式包括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和多維度合作。合作學習注重課堂人際關系的利用和調整,有利于優(yōu)化教學氛圍,降低學生的心理壓力,另外還能夠推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例如,在學習《用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看問題》時,教師就可以用多媒體將一些特殊的圖片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觀察、分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合作討論某一張圖片,幫助學生養(yǎng)成用對立統(tǒng)一的觀點觀察和分析事物的習慣,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和認識世界。
3.自主學習模式。自主學習模式即教師引導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空間和實踐,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例如,在學習《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宗旨》時,由于其與歷史有一定的聯系,很多學生對建國以來的外交政策有一定的了解,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了解和掌握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做出的貢獻,加深學生對我國外交政策的認識。
參考文獻:
[1]王學軍.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整合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4(7).
[2]胡敏.高中政治新課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整合探索[D].云南師范大學,2009.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趙存勇(1974.10— ),男,漢族,甘肅隴南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