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美華
摘要:以大語文觀為導向,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尊重學生個性,從閱讀文本的延伸、閱讀方法的滲透、閱讀活動的開展三方面著手,引導學生從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等方面去學習與成長,立體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大語文觀???閱讀教學???綜合素養(yǎng)
時代在進步,教育在改革,以培養(yǎng)學生終身發(fā)展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為中心的“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應勢而生。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尊重學生個性,啟迪靈性,向生活和學習的各個領域延展;以學習為中心,從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等方面,立體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的大語文時代也如約而至。
古語云: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筆者認為,讀書之于語文教育,就好像樹根之于樹木;閱讀教學之于大語文課堂,則猶如流水之于源泉。要適應教育改革趨勢,全面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閱讀教學的意義及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映日“荷花”“別樣紅”——閱讀文本的延伸拓展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教師大多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對一篇篇文章的分解和剖析上,容易形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思維特點。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除了對文章能作文體上的把握,并沒有能積淀起應有的文化底蘊,以及形成鑒賞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造性能力,甚至沒有建立起應有的語文知識框架。
大語文觀的閱讀教學要求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善于溝通和交流,懂得審美情趣,感受幸福生活,學會應對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著眼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是以,在教學《北京的春節(jié)》時,筆者在教導學生學習本文內(nèi)容之后,引導學生進行三項拓展延伸閱讀教學:
第一、讓學生尋找相似題材的作品,如閱讀梁實秋的《過年》、斯妤的《除夕》等名家作品,進行比較分析、討論思考,去領會每一部作品的特色,學生就可感受到不同視覺下、不同文風的“春節(jié)之美”。
第二、組織一次主題活動——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去了解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習俗特點,去寫對聯(lián)或制作修水哨子等,再寫一寫“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這個活動讓學生既了解家鄉(xiāng)春節(jié)的特點,又激發(fā)了他們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還鍛煉了他們動手、寫作的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第三、舉行詩詞大賽——以傳統(tǒng)節(jié)日為著點的詩詞“飛花令”,引導學生去閱讀、去積累、去分享,利用班會課進行分組比賽,這樣的拓展閱讀活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清楚了解中國特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了解各個節(jié)日的習俗,也給學生們提供了一次展示的平臺,使其膽量、口才、合作能力得到提升。
二、立根原在“經(jīng)典”中——閱讀方法的滲透
古語有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大語文課堂的閱讀教學亦是如此?!敖滩臒o非是例子”,以教材為依托,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在書海中有舟可行,使其能乘風破浪,滿載而歸,這才是我們語文教師應做的事。
如教學古詩詞《漁歌子》,筆者做了以下嘗試。
第一、課前布置預習作業(yè):了解作者生平,讀準字音,讀對節(jié)奏,圈出詩詞中寫的景物,旨在初步教授學生的自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及提取信息能力。
第二、先教會學生用“平長仄短,入聲韻長”的方法進行誦讀,引導學生“以讀品詞”,再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賞析教學——讀出哪些美景?聽到哪些悅耳的聲音?這樣教學生誦讀和學習古詩詞的方法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想象能力。
第三、再結合文本和作者的生平,了解“不須歸”的原因,釋意、悟情的方法躍然而出,學生將學以致用,古詩詞閱讀基本可以獨立進行。
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緊扣經(jīng)典,滲透適當?shù)拈喿x方法,?讓學生能舉一反三,能自主學習,品味屬于他們自己的獨特閱讀體會,這樣的學生閱讀不僅更高效,閱讀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三、小荷才露尖尖角——閱讀活動的開展
閱讀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主動探究、積極進取、自主閱讀的氛圍,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形成能力,使學生在閱讀實踐活動中促進知識的轉化、積累和升華,提升其綜合素養(yǎng)。
為此,筆者創(chuàng)設各種讀書活動,激發(fā)學生分享其閱讀積累,如美文誦讀比賽、我是小小評書家、最佳編?。ǜ木幷n文)、小小老師(上閱讀展示課)、講故事比賽、最優(yōu)好書推薦卡等,在活動的引導下學生們興致勃勃地進行閱讀,進行各種閱讀體驗,讓閱讀成為學生想做的事。記得在教學六年級上冊《輕叩詩歌的大門》這個綜合學習時,筆者在班上組織了一次美文誦讀比賽,很多學生報名,他們到處找文筆優(yōu)美又適合他們年齡的詩集,結果多本金波、冰心等名家的詩集出現(xiàn)在班上的“圖書角”上,甚至還有泰戈爾的《飛鳥集》。
讀書活動的進行,給了“小荷們”露尖尖角的機會,讓其知識積累得到展示、其綜合素養(yǎng)得到提升。
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讀書就像蜜蜂采花,只有讀過很多書,才能釀出蜜來。”閱讀教學正是如此,在大語文觀的引導下,我們小語教學應以課堂教學為核心,尊重學生個性,向生活各個方面延伸,努力創(chuàng)設和諧、融洽、歡快的氛圍,讓語文課堂教學真正的充滿活力。教師要引領學生們?nèi)W習、感悟、體驗、實踐,豐富語文知識,提升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找到自己的百花園”,釀出醇香的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