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在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有助于啟迪學生心智,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使學生形成高雅的審美情趣以及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有效挖掘語文資源,有針對性地融入情感教育,探究現(xiàn)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的方法,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構建高效課堂。文章簡要分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如何進行情感教育,并提出具體的教育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初中語文;情感教育;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7-0053-02
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變化波動較大,這個階段是滲透情感教育的最佳時期。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能夠凸顯語文教學的知識性與人文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滲透情感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塑造學生的人格,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當扭轉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模式,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進行有效的引導與幫助。本文從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現(xiàn)狀、重要作用、實施路徑等方面對基于新課標的初中語文情感教育實施路徑進行論述。
當前,新課改不斷推進,國家也在倡導素質教育理念,但是部分教師仍受“應試教育”理念的束縛,并未扭轉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觀念。部分教師為了使學生取得較高的考試成績,便將大量的課堂時間應用于知識講解,忽略了學生的情感教育,導致語文課堂教學難以有效延展與創(chuàng)新。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盡管很多教師已能夠正確認識情感教育對學生學習的重要意義,并且愿意進行情感教育,但是在實際語文教學過程中實施情感教育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教師在追求升學率的時候容易忽視情感教育,這也是情感教育難以實施的重要原因之一。
初中階段是學生思維發(fā)展與人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初中階段的學習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體現(xiàn)了作者的獨特情感,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是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不僅可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情緒、學習態(tài)度以及學習成果,而且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使學生理解文本蘊含的情感內涵,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進行情感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形成較為健全的人格。在情感教育視角下,教師可結合文本內容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溝通。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探討交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實現(xiàn)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教師應通過閱讀與寫作教學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情感認知,并采用生動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1.提高學生審美情趣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閱讀能力,逐步增強學生對于客觀事物的審美情趣,使學生能夠認真挖掘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感受美好事物帶來的愉悅,進一步提高審美能力。語文知識包含了自然知識、社會知識以及人文信息等內容,體現(xiàn)了自然美、生活美、藝術美等多種美,課本知識內容較多但簡單易學。學生讀起來極容易理解文章內容,有助于升華心靈,通過細細品味還能夠感悟文章的美好。所以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分析文本內容,使學生在閱讀文本時能夠與作者進行心靈與情感的共鳴,提升情感教育效果。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引出與冬天相關的故事,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使學生能夠在閱讀素材的基礎上積累與冬天相關的情感素材。又如,教師在講解說明文《蘇州園林》時,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感覺說明文枯燥乏味。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點燃學生的閱讀熱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熱愛文化的情感。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搜集與蘇州園林相關的圖片,讓學生展示各自的資料,一邊講解一邊互動。這樣,學生在資料搜集的過程中能夠激發(fā)學習興趣,也能夠更好地了解蘇州園林的相關知識點,在課堂上也能夠與教師、同學進行良好的互動,從而優(yōu)化學習效果。
2.提高學生情感認知
朗讀是語文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朗讀文本,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朗讀文本有助于學生分析文章內涵,與作者進行心靈溝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共同朗讀,感染并帶動學生,與學生形成情感共鳴。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情況推薦優(yōu)秀的閱讀文本內容,使學生在朗讀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情感認知。例如,教學《沁園春·雪》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朗讀,然后用多媒體展示高山、樹林、雪景等,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進入詩詞意境,感悟作者的豪邁情懷。又如,《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文章的作者采用插敘方式寫了參加畢業(yè)典禮、探望生病的“父親”等事件,表現(xiàn)出“父親”對“我”愛的深沉,以及“我”對“父親”的懷念。對于這一教學內容,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可以設計兩條情感線,即從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角度引導學生分析體會文章中“父親”對“我”愛的深沉以及“我”的成長,鼓勵學生通過朗讀文本循序漸進地解決問題和學習知識。
3.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應用生動趣味的語言進行教學,重視情感的融入,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加強情感教育。例如,在課堂導入部分,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設置具體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探究,使學生在理解文本主題的同時更加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情感,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如在教學《我的老師》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互動對話,鼓勵學生談談印象深刻的教師,或者是教師的日常舉動,激發(fā)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在交流中引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情感教育,豐富學生的認知,使學生能夠積極地進行語文知識探究,在知識的海洋中徜徉,在廣袤無垠的文學中成長。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許多教師都能夠正確認識到情感教育對于學生的重要作用,也更加重視情感教育。但當前語文教學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語文教師應當立足于語文學科本身的特點,進一步強化情感教育,提高學生審美情趣,豐富學生的情感認知,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強化情感認知,促進身心健康成長。
[1]魏立邦.一枝一葉總關情——淺談初中語文情感教育教學[J].甘肅教育,2018(20).
[2]臧以霞.試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理念及實踐[J].黑龍江教育,2015(05).
[3]石國珍.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J].甘肅教育,2018(03).
[4]黃海燕.淺談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滲透情感教育[J].黑河教育,2018(01).
[5]王翹楚.淺議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02).
[6]崔強珠.例談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J].甘肅教育,2016(23).
[7]李貴鋒.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江西教育,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