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忠
【摘要】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相比,學習內容雖有一定聯系,但學習方法、思維方式卻有著明顯的差異.如何處理好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的銜接和過渡,幫助學生順利渡過難關,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數學教學;銜接做法;教學方式
七年級數學是中學數學基礎,要想提高中學數學教學質量,必須從七年級抓起.然而,目前存在一種現象,許多小學生在小學學習成績不錯,上了初中后,數學成績卻很快落了下來,這期間顯然有著諸多因素,但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七年級數學教師未能做好小學和初中的數學銜接,致使一部分學生進入初中后,總覺得初中數學抽象,理論性強,教學內容多,難度大.教師如果沒有給予重視,這部分學生進而就對數學產生畏懼感,動搖了學好數學的信心,甚至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成績掉下來也就在所難免了,如何避免這種情況,做好中小學的銜接是關鍵.下面談談筆者在平時教學中如何處理好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的銜接和過渡的一些探索.
一、重視中小數學教學的銜接和過渡
教學上的銜接可以看作是一種過程,它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銜接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知識能力的過程,另一個是教學方法的過程.小學階段要求認識比較簡單的數并對這些數進行四則運算.另外還學一點簡易方程,即把數字和字母統一于一個等式中,用算術方法進行求解.縱觀人類對數學的認識,這些內容正是數學發(fā)展中第一個轉折的內容——由算術到代數的轉折.實踐告訴我們,是否重視中小學的數學銜接,直接關系到小學畢業(yè)和初中起點的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切實打好小學數學基礎,是做好銜接和過渡的根本保證
小學是中學的基礎,這里的“基礎”應包含知識和能力兩方面的內容.假使這個基礎打得扎實,牢固,那么中學的起步就好,往后發(fā)展可以比較快.反之,小學基礎打得不好,那么中學銜接還有一個“補”的問題.知識的查缺補漏似乎還比較容易,而能力上的“補”往往要花上幾倍于過去的時間,有時再也不可能補回來了.
這里有兩個問題應廣為重視.一個是數學學習中的常規(guī)要求問題,如作業(yè)的書寫要規(guī)范,養(yǎng)成認真閱讀教材的習慣,不忘必要的檢驗.這些常規(guī),若小學階段訓練有素,那么進入初中,一般就不必花過多的時間去訓練了.另一個是提高學習的自覺性,注重培養(yǎng)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yǎng)他們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是適應初中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三、適當復習小學數學
站得高一點,賦予新鮮感,為銜接做鋪墊.七年級新生,集中安排一段時間,有重點地復習小學數學還是有現實意義的.現就溫故中如何站得高一點,使之有一種新鮮感的問題談一些做法.
(一)多用字母表示,從感性上升到理性
小學教材對運算性質,和差積商變化規(guī)律,某些數量關系等,并沒做出文字敘述.在復習時,可通過具體的習題歸納為文字形式.如從習題2018-455-532=2018-(455+532)可以歸納出a-b-c=a-(b+c).
(二)尋求規(guī)律和聯系
如分數、除法、比三者之間有共同之處:分數的基本性質,比的性質,商的變化規(guī)律本質上是相同的,用數軸上的點的位置關系來統一整數、小數、分數比較大小的方法,三角形面積公式在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面積公式中的基礎作用,歸一法在解各種應用題中的普遍意義等.
(三)突出簡易方程,增強代數觀念
如計算:一個數與20的差乘2,再除以5,商是10,這個數是多少?用算數還原的思想來解:10×5÷2+20,還可以用方程的思想來解(x-20)×2÷5=10.一個小學數學題要會用算術方法來解,則還要會用代數方法求解.
(四)以運算律為線
把整數,小數,分數串聯起來,此可謂“串點成線”,如可編些綜合性的簡便運算題,把分散在整數、小數、分數各章節(jié)的簡便運算串聯起來,要求快速練習.這樣做,不僅可以提高學習的興趣,而且能產生新鮮感.可考慮的方面自然不僅這幾點,只要有力求“站得高、賦予新”的思想,一定能為銜接和過渡做好一些鋪墊.
四、注重教學方法的銜接和過渡
從小學到初中,學生的思維正是從形象、直觀的思維,逐漸轉向于依賴自己經驗的抽象思維.小學上課采用談話法的甚多,教師指導比較細微,課堂教學的形式多樣,直觀性強,注重計算,課上練得多.學生舉手發(fā)言、口頭回答都很熱烈.一般說來,這些教學方法七年級新生同樣適用.七年級應該有一個沿用階段,然后逐步地有計劃地提高抽象思維的程度.然而現在有的七年級數學課并非如此,教師或者講課太多,學生練得太少,或者教師一講到底.上課冷冷清清,提問沒有了,學生板演不見了,作業(yè)指導也不重視,一下子都放給學生.這些做法必然造成七年級新生開始不適應,而要花較長時間適應過來,并導致部分新生對學習數學產生畏難情緒.
小學高年級要改變學生過多依賴教師的做法,改變一味地機械式記、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要有計劃地培養(yǎng)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的習慣.要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系統整理復習知識的能力.整個小學階段始終要十分重視計算的正確性和熟練性.這些做法,為小學升入中學,適應初中的教學方法都是很重要的.
我們經常發(fā)現,有的七年級新生在小學階段數學成績并不好,進入初中產生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成績顯著提高了.也有原來成績很好的學生,進入中學后不適應初中的教學方法,成績大大下降了.究其原因,銜接和過渡得如何,即教學上的過程做法好壞有很大的影響,我們要充分重視中、小學的銜接和過渡,使它在中小學數學教學中起到積極、良好的作用.
總之,要重視中小學數學教學的銜接和過渡,盡快讓學生適應中學的學習,擺脫依賴性,增強自覺性,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