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銘 張沙沙 陳軍
關鍵詞:腺性腎盂炎;臨床表現;泌尿道炎;尿路上皮
中圖分類號:R691.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B? ? ? ? ? ? ? ? ? ? ? ? ? ? ? ?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5.063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05-0188-03
腺性腎盂炎是腺性泌尿道炎的一種,臨床上相當罕見,近年來國內外文獻檢索少見相關報道。其本質是尿路上皮的增生和化生,屬癌前病變,須高度重視[1]。我院收治1例相關病例,本文將回顧性分析相關病案資料,通過分析腺性腎盂炎的臨床特征,探討病因及診治方法,從而為臨床工作中診療決策的實施提供幫助。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性,74歲,因“進行性排尿困難8年,肉眼血尿3個月余,前列腺電切術后1個月”于2015年2月25日入住我科?;颊哂?個月余前出現無痛性肉眼血尿,外院行前列腺電切術,術后排尿困難癥狀明顯緩解,但肉眼血尿癥狀加重,呈全程無痛性肉眼血尿,暗紅色,伴有不規(guī)則血塊,活動后加重?;颊吒哐獕骸ⅠR蹄腎病史,50年前因“右腎結石”行開放手術,46年前因“胃潰瘍穿孔”行胃大部切除術。入院體格檢查:T 36.5 ℃,P 70次/min,R 20次/ min, BP 130/61 mmHg。神志清,精神可,腹部平坦,右腰腹部可見一長約20 cm陳舊性手術瘢痕,上腹部正中可見一長約15 cm陳舊性手術瘢痕,無壓痛。雙腎未捫及,雙腎區(qū)無壓痛、無叩擊痛,雙側輸尿管行徑區(qū)無壓痛。實驗室檢查:尿常規(guī):潛血+++。血常規(guī):血紅蛋白 110.00 g/L。腎功能:肌酐 67 μmol/L。尿脫落細胞學檢查未查見腫瘤細胞(連續(xù)3 d)。泌尿系CT+CTU檢查提示:右腎盂充盈缺損(見圖1A~D)。2015年3月10日全麻下行輸尿管鏡檢查+輸尿管軟鏡腎盂檢查。術中可見右腎多個腎盞內片狀菜花樣腫物,并可見小囊腫和出血點(見圖2A~D)?;颊呃夏昴行?、頑固性血尿,結合相關病史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充分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于2015年3月19日全麻下手術切除右腎、輸尿管。術后病理結果回復,提示(右腎)腎盂腎盞病變符合腺性腎盂炎,腎盂粘膜多灶性疣狀增生伴灶性(陳舊性)出血。慢性腎盂腎炎伴腎實質部分萎縮(見圖3)。術后迄今患者未再血尿,切口Ⅱ/甲愈合。2015年4月2日順利康復出院。術后隨訪,目前患者一般情況可,無其他不適。半年后復查,尿常規(guī):潛血陰性。血常規(guī):血紅蛋白 108.00 g/L。腎功能:肌酐 89 μmol/L。術后患者滿意,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2 討論
腎盞、腎盂、輸尿管、膀胱及前列腺尿道的組織基本相同,其尿路上皮同屬移行上皮,性質上可以發(fā)生類似病變。膀胱的Brunns上皮巢、腺性膀胱炎和囊性膀胱炎是一組相互關聯的病變,類似病變可發(fā)生在尿路的其他部位,如腎盂、輸尿管和尿道[2]。根據相關文獻報道,腺性泌尿道炎多見于膀胱,其次是腺性輸尿管炎,腺性腎盂炎及腺性尿道炎少見相關報道,僅僅局限于腎盂的腺性炎癥相當罕見[3]。本例患者為腺性腎盂炎,病變局限于右側腎臟,本文回顧性分析病案資料,結合相關文獻,針對腺性腎盂炎的病因及診治方法進一步探討。
根據相關報道,腺性上尿路炎(包括腺性腎盂炎)主要發(fā)生于老年人群,與性別無關[4]。腺性泌尿道炎的發(fā)病原因有很多推測,但確切發(fā)病機理尚不完全清楚[5]。多數認為慢性炎癥、結石或腫瘤的長期刺激是誘發(fā)腺性泌尿道炎癥的主要原因[1]。Ricós TJ等[6]認為本病是尿路上皮對外源性刺激的過度反應所致。此外,泌尿系統先天性畸形,懷孕等也是誘發(fā)本病的危險因素[4]。正常泌尿道除前尿道外,粘膜上皮沒有腺體存在,當受到長期的感染、結石梗阻或者其他物理性刺激后,粘膜上皮先形成上皮芽,伴有上皮芽的尿路上皮細胞向下增殖,擠壓于粘膜固有層并形成上皮巢,即Brunns上皮巢或腺,成為腺性泌尿道炎。研究表示,本類疾病雖然被歸入“炎癥”的范疇,但其本質是移行上皮的增生和化生[5]。不同于一般泌尿道感染性炎癥,其本身具有相對獨特的臨床、病理特征:①對抗生素不敏感,治療效果不理想;②發(fā)生于特殊部位的病變,如近輸尿管口的腺性腎盂炎、腺性輸尿管炎、腺性尿道炎、近輸尿管口或尿道內口的腺性膀胱炎,??梢鹋拍虿粫郴蚰蚵饭W?,如腎積水、輸尿管積水等上尿路表現;③有癌變可能,也可與移行細胞癌并存,有學者就認為本病屬于癌前病變[1,5]。本例患者老年男性,既往右腎結石手術史,合并先天性畸形——馬蹄腎,存在誘發(fā)腺性泌尿道炎發(fā)病的危險因素。
研究表明,腺性泌尿道炎無特異性癥狀和體征。患者往往因肉眼血尿、患側腰痛不適等就診[4]。早期單純腺性上尿路炎可無任何癥狀,部分學者認為腺性腎盂炎除臨床表現梗阻外,無特殊癥狀[1,5]。術前診斷往往依賴于影像學檢查。當發(fā)現上尿路充盈缺損影并排除了腫瘤、結核、陰性結石、產氣菌感染以后需考慮該病[7]。其影像學可表現為上尿路多發(fā)小、圓、光滑的充盈缺損的圓齒狀外觀。但易與同樣表現為上尿路充盈缺損的血管壓迫、轉移灶、軟化斑、息肉等混淆。相關文獻顯示,隨著腎盂輸尿管內鏡技術的普及,可通過輸尿管鏡和(或)輸尿管軟鏡檢查診斷該病,同時可取活檢明確病變性質[1,4]。腺性泌尿道炎最終確診均需依賴于病理檢查結果[5]。病理表現以腺體增生和粘膜面小囊腫形成為主要特征[4]??砂l(fā)生于單側或雙側,可累及腎盂及輸尿管,甚或膀胱同時受累。粘膜呈不規(guī)則增厚,粘膜面可有小囊腫形成,囊腫大小不等,小者僅鏡下可見,大者直徑可達數厘米[4]。由于尿路粘膜并無腺體存在,顯微鏡下可見粘膜上皮細胞位于粘膜表面或形成腺體向下長入固有層[5]。本例患者主訴肉眼血尿,術前通過CT、CTU等影像學檢查可見右腎盂充盈缺損,排除相關疾病后行輸尿管鏡檢查+輸尿管軟鏡腎盂檢查,可見右腎多個腎盞內片狀菜花樣腫物,并可見小囊腫和出血點,與相關文獻報道相吻合,支持腺性腎盂炎的診斷,最終病理診斷證實為腺性腎盂炎。
腺性泌尿道炎本質是尿路上皮的增生和化生,屬于癌前病變[1],對抗生素治療療效不理想[5]。研究建議治療后應注意隨訪,包括尿常規(guī)、尿細菌培養(yǎng)及尿細胞學檢查等,本類疾病的根治依賴外科手術[4]。有學者認為,由于腺性上尿路炎常伴結石、梗阻等病變,因此在取出結石后須仔細觀察腎盂輸尿管有無粘膜增生、管腔變窄、管壁僵硬及息肉樣病變等,以免漏診,并建議及時行病變切除[1]。本例患者老年男性、頑固性血尿,術后隨訪,目前患者一般情況可,無其他不適,術后患者滿意,生活質量明顯改善??梢娽槍颊卟煌脑V求,治療效果理想,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由于腺性腎盂炎臨床罕見,目前病例數偏少,對于本類疾病的相關診斷、治療仍需進一步完善。我們將進一步密切隨訪,收集更多資料,以期為今后臨床工作中診療決策的實施提供更多幫助。
參考文獻:
[1]俞建軍,徐月敏,金三寶,等.腺性上尿路炎四例診治分析[J].中華外科雜志,2005,43(22):1488.
[2]蔣智銘,張惠箴,周建華.腺性腎盂炎、腺性輸尿管炎、腺性膀胱炎和腺性尿道炎的病理學特征[J].診斷病理學雜志,1995,4(4):206-208.
[3]袁光亞,楊永紅,馬蜀爽.腺性尿道炎1例報告[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1999,10(10):433.
[4]李智,孔垂?jié)?,王俠,等.囊性(腺性)腎盂輸尿管炎1例報告[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04,33(4):376-377.
[5]袁光亞,楊永紅.泌尿道腺性炎36例臨床分析[J].四川醫(yī)學,2001,22(10):940-941.
[6]Ricós TJ,Salsona NE,Colomer GF,et al.Cystic pyeloureteritis. Presentation of 10 cases[J].Archivos Espa?觡oles De Urología,1981,34(3):183-192.
[7]Hoffmann L,Riedel H,Schwarz F.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yeloureteritis cystica, follicularis et granularis[J].Zeitschrift Für Urologie Und Nephrologie,1980,73(8):615-624.
收稿日期:2019-1-28;修回日期:2019-2-8
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