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若
【摘 ?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進行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對學生進行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外,還需要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重點培養(yǎng)。學生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更為積極地響應教師的教學引導,主動去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和獲取,從而獲得更好的成長和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 ?自主學習 ?數學思維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142
“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是教學的最終追求。為此教師需要對教學有更為清楚的認識,在不影響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前提下,適當將教學重心向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予以傾斜,以便用更為全面、深入、細致的教學引導來對學生的終身學習意識進行喚醒,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本文下面就對“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展開研究。
一、立足課前預習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是一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過程,而課前預習則是教學中的第一環(huán)。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會根據教學內容和課程安排來為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以此來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前置性引導,促使學生能夠先自行做好學習的準備。一方面,教師可以用課前預習布置的問題作為任務驅動來引導學生自學,讓學生事先對相關內容的要點、難點和重點有所掌握,令學生能夠在后續(xù)帶著問題來聽課,從而學生在課堂上就會表現得更具目的性,進而對教學內容的學習、理解和掌握就會更上層樓。另一方面,教師向學生布置的課前預習任務,是對學生課堂學習的預先導入,可以讓學生將思維集中在所學內容的要點、難點和重點之上,從而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就會更具指向性,進而就會促使教師對部分難點和重點問題予以針對性深入。
需要注意的是,初中數學教師為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任務的目的是,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進行針對性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具備一定自主學習能力,令學生能夠更為積極主動地將“已學習的知識”和“將要學習的知識”相互聯系起來,讓學生能夠更為清楚地知道應將學習的重點放在哪個部分。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要反復向學生強調課前預習對于正式學習的重要作用,誘使學生能夠在課前預習中順利地進行自主學習。這樣,學生才會在課前預習中解決部分問題,并發(fā)現一些問題,而課堂教學中教師只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行解決,就會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漸漸自主學習將會成為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立足學生學情以促進自主學習
教學活動的開展是為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服務的,而學生學情則是教師是否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整、優(yōu)化或變更的依據。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有所掌握,在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考慮,以此來決定應采取何種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活動,從而將課堂教學的時間利用到極致。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立足于學生學情來對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進行選擇,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積累數學知識的自學技巧,令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更為全面的挖掘,使學生能夠利用好課外時間來對數學知識進行自學。
例如,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初步選拔,將學習較好的學生篩選出來,讓他們來對學習較差的同學進行輔導,做到以“先進”帶“后進”,促使學生的自學能力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然后,初中數學教師再輔以一定的獎勵機制,對學習持續(xù)占優(yōu)、學習表現積極、學習取得較大進步的學生進行獎勵,讓學生能夠更為直接的獲得教師的認可和贊賞,令學生能夠對自主學習表現出更高的熱情,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得以有效培養(yǎng)。這樣,學生才會更為積極主動地去進行自主學習,而數學學習也就慢慢成為了學生的一種享受。
三、立足數學思維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是學生多種能力綜合的集中表現,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積極促進。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重點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找準學習任務、安排時間來對自主學習進行組織,并對自主學習的方法進行持續(xù)不斷的優(yōu)化,以此來使學習效率得以從整體獲得提升。一方面,就數學知識的學習而言,學習目標的構成應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既要有教學任務相關要求的積極引導,又要有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的真實表達,盡可能通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來避免機械性記憶對知識掌握帶來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就初中數學教學而言,教師要避免養(yǎng)成學生的依賴思想,有意識、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培養(yǎng),盡可能讓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獨立思考,有效避免學生對教師所講解內容進行不加區(qū)分的接受。這樣,隨著學生數學思維培養(yǎng)的持續(xù)進行,學生將會在不知不覺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漸走出被動學習數學知識的思維誤區(qū),從而獲得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增強。
四、立足自主學習效果評價機制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活動的開展,自主學習的進行,最為主要的是要尋求一個有利于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良好結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用一套成熟的評價機制去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進行評價,通過教學評價來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學習進展和學習收獲,據此來對下一步教學引導進行適當的修正、調整和優(yōu)化,從而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夠進行得更為順利、有效和持續(xù)。
需要注意的是,初中數學教師運用教學評價的目的有多方面,既要幫助學生認清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對錯,又要幫助學生發(fā)現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疏漏和不足,更要幫助學生保持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具有的熱情和活力。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要對“自主學習”評價機制進行合理創(chuàng)設,積極鼓勵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做到“集眾家之所長”,隨后再對學生的整個自主學習過程連同自主學習成果進行綜合評價。這樣,教師所進行的才是全覆蓋的教學評價,才能讓學生能夠更為清楚地看到自己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紕漏,令學生能夠在后續(xù)的自主學習中予以糾正并多加注意,慢慢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將會變得更為完備。
自主學習是學生主體意識不斷增強的集中表現,是“學生終身發(fā)展”的必要條件,是學生多種能力提高的有效保證。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清楚地認識到自主學習對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積極促進作用,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更為積極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形成較為完備的獨立思考能力,令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所存在的全部潛能。最終,自主學習將會成為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楊.淺談初中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科技資訊,2017(4).
[2]伊紅,鐘旭天.初中數學教學案例專題研究[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