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兵
摘 要: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整合,已然成為當前廣大教學工作者的共識和共同追求目標。對其進行研究,無論是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充分激發(fā),抑或是對于課堂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提升,乃至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基于此,結(jié)合自身教學實踐,對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有機整合的途徑與策略做些總結(jié)。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語文;導入;情境;方式
在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課堂中,通常是教師處于主體地位,即只是一味地向?qū)W生進行課本內(nèi)容的講授和灌輸,這便使得課堂氣氛壓抑沉悶,進而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深化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感知。而將信息技術廣泛地應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僅可以從極大程度上克服由灌輸式教學模式所帶來的種種局限,促使語文課堂重煥生機與活力,而且還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有利于獲取更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
一、運用信息技術,實現(xiàn)有效導入,點燃學生學習熱情
課堂導入作為一節(jié)課的開端,它雖然所占時間很短,但是卻影響著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高低,關乎學生對于一門學科的好惡程度。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一定要在充分認識到課堂導入重要作用的基礎上,利用豐富多彩的圖片、悅耳動聽的音樂或生動形象的視頻來導入新課,以此來活躍課堂氣氛,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以《背影》這篇課文為例,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先是利用信息技術向?qū)W生播放了歌曲《父親》。這時,原本還有些喧鬧的教室逐漸安靜了下來,而且還有不少學生跟著旋律哼唱了起來。一曲終了,學生還意猶未盡,而且情緒都還沉浸在音樂之中。此時,我借機導入了新課:“有人說,父愛像是一本書,年幼的兒女常常讀不懂父親,直到他們真正長大后,再重新打開這本書,才能讀懂父親那顆真誠的心。關于父愛,想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紀實散文,其中也刻畫了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比绱耍ㄟ^利用歌曲來導入新課,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點燃了學生的閱讀熱情,引導學生迅速進入了學習狀態(tài)。
二、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引發(fā)學生情感共鳴
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包羅萬象,既有思辨性較強的理性內(nèi)容,又有形象性較強的感性內(nèi)容,而后者所占比重較高,僅憑教師一味地口頭講授很難使學生獲得關于文本內(nèi)容及作者情感的感性認識。此時,我們不妨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運用信息技術來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以使文本中冷冰冰的文字轉(zhuǎn)化得更具形象化和生動化,以此來深化學生的理解感知,引發(fā)學生與文本內(nèi)容和作者情感上的共鳴。
例如,以《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為例,在課堂教學之初,我利用多媒體向?qū)W生出示了幾張冬季風光圖,并對學生說道:“提到冬天,北方的人們也許馬上會想到一幅白雪皚皚、冰清玉潔的畫面;也許會想到‘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佳句。嚴寒幾乎成為一種思維定式影響著人們對冬天的印象。而在老舍先生的筆下,濟南的冬天卻是另一番景象?!苯酉聛?,在向?qū)W生講解和分析文本內(nèi)容的過程中,我利用課件依次向?qū)W生出示了陽光山景圖、雪后初晴圖、城外水墨畫和空靈水晶圖。如此,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不僅增強了語文教學的形象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和作者對祖國河山真摯的熱愛之情。
三、運用信息技術,轉(zhuǎn)變教學方式,實現(xiàn)師生良好互動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初中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眾所周知,有效的教學活動應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有機統(tǒng)一。基于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應當及時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并將課堂的主動權盡可能多地還于學生,讓學生運用信息技術進行自主探究,以便在深化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理解感知的基礎上,還能夠?qū)崿F(xiàn)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和課堂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提升。
例如,以《中國石拱橋》這篇課文為例,課前,我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信息技術搜集有關各種石拱橋的圖文信息,比如趙州橋、盧溝橋、安平橋、廣濟橋以及五亭橋等等,并將其建筑規(guī)模、建筑價值、鄰近景點、文化特色以及價值意義等制作成圖文并茂、視聽結(jié)合的幻燈片課件。在課堂上,我讓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到講臺上對本組精心制作的幻燈片課件進行介紹和講解。如此,通過運用信息技術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熱情,促進了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和認識,而且還實現(xiàn)了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拓寬了學生的知識層面。
總而言之,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一定要在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強大輔助教學功能與優(yōu)勢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和尋求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機整合的方式和方法,以此來增強語文教學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從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徐向陽.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7,34(3):47-48.
[2]陳鈞.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教學整合之我見[J].甘肅教育,2016(22):61.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