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幫明
摘 要:社會對人才提出的體質健康素養(yǎng)這方面的要求已經越來越嚴格,尤其是在中學生的體育素質水平呈下降趨勢的當下,中學體育教師不得不迎接這樣的挑戰(zhàn),立足于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這一目標,對自身的體育教學策略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革。
關鍵詞:中學生;體質健康;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改革
在當前中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在近些年來一直處于下降趨勢。比如中學生的身體爆發(fā)力、肌肉力量、柔韌度、肺活量等都是一種持續(xù)下降的發(fā)展趨勢,這意味著中學體育教師必須承擔起改善這一問題的重要責任,將體育教學創(chuàng)新改革的目標放在提高中學生體質健康這方面。
一、中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
中學生群體的體質健康水平呈現(xiàn)下降趨勢,這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中學生一直以來都是基礎教育的重要教育對象,其體質健康會影響到中學生個體的健康成長,也會影響中學體育教學的整體教學質量。具體而言,中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不斷降低的原因可以體現(xiàn)在:
其一,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對體育教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即便是新課改已經落實了較長的時間,但這一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還是沒有得到徹底的根除,依舊有滯留的不利于推進體育教學改革的舊有元素存在[1]。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學生的體質健康很難得到教師應有的重視,其教學模式也沒能真正改變現(xiàn)有的教學問題。
其二,中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并不多,而且內容比較單一,活動形式也不夠多樣化,這并不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也不利于幫助學生在這么短的時間里提高其體質健康水平,也就限制了學生的身體健康發(fā)展。
其三,有些學校的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的改革過程中,存在力不從心和捉襟見肘的問題。有的教師沒能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有的教師則是教學壓力過大,師資水平不足以支撐新時期的體育教學改革要求。
中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低下這一問題的存在,不利于保障中學生的健康發(fā)展,也無法保障體育教學的高質量發(fā)展。因此,教師要注重在體育教學中圍繞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這一目標而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
二、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中學體育教學策略
(一)教師要善于轉變枯燥的教學方式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模式下,存在不少比較枯燥的體育訓練方法。而在創(chuàng)新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可以結合中學生的特點或者喜好來靈活轉變體育課堂,讓學生能夠感受到體育訓練的樂趣,學會在充滿趣味的體育課堂中克服自身對體育運動的厭學或畏懼心理[2]。比如在耐久長跑訓練中,不少學生都對這項體育項目報有厭煩、畏懼的心理,因此,中學體育教師要注重在課堂上引入學生比較熟悉的貪吃蛇游戲來完成體育課上的耐久跑練習。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充當貪吃蛇,在耐久跑的過程中需繞過障礙,前往到“果子”所在之處,用最快的速度撿起一個“果子”,再繞過障礙返回原地,將“果子”放進規(guī)定的框里面。在這一游戲過程中,學生能夠沖著目的地奔跑,很容易忘記勞累。而且這一游戲具有競爭性的特點,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參與比賽的積極性,并且克服其體育運動的不良情緒。
(二)教師要對學生的身體部位展開針對性訓練
教師要想提高中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就要針對他們的形體、肌肉力量、身體協(xié)調能力等方面加強體育訓練,針對性地提高其體質健康水平。比如在形體鍛煉這方面,教師可讓學生站成兩列,然后相對而立,每個學生都互相監(jiān)督對面的同學,保證每個人都做到抬頭挺胸、收腹站立,這可以幫助學生糾正其肩背和脊椎等部位的畸形發(fā)育問題。其次,教師在肌肉力量訓練這方面,則可通過平地或斜坡的仰臥起坐、仰臥舉腿或者兩頭起、單杠上懸垂等體育鍛煉活動來增強學生的腰腹力量,而針對耐力訓練,教師可讓學生模仿鴨子走路,既鍛煉其小腿、大腿、腹肌等部位的肌肉,又可增添一定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而在協(xié)調能力訓練方面,教師則可讓學生做好腿部力量訓練,如后蹬跑、高抬腿跑、交叉步跑、單腳交換跳、蛙跳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三)教師可采用多元化的體育活動形式
體育學科本身就是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教師要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則可充分利用課外時間來引導學生參加體育鍛煉活動。而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可以多元化地拓展課外體育運動內容及形式。首先,教師可引導學生在課間操的時間參加群體性的體育鍛煉,比如跑操、廣播體操。其次,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形成興趣小組,參加各種不同的課外體育鍛煉活動,比如健美操、球類運動、田徑運動等。最后,教師可在陽光體育理念下開展競賽活動。對于一些想要參加競爭性比賽的學生,教師可滿足他們的需求,組織一些籃球比賽、花樣跳繩比賽、長跑比賽等,甚至在秋季,教師還可以組織一場綜合性的運動會。在這樣的體育鍛煉活動中,學生可以提高自身的體質與心理方面的素質水平,保障其自身的健康發(fā)展。
總而言之,中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低的問題是中學體育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教師在這樣的問題引導下,可探索相適應的教學策略來實現(xiàn)體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變革,切實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明星.學校體育對中學生體質健康的干預策略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1):38-39.
[2]王學文,王瑞江.學校體育背景下的中學生體質健康促進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7(12):105-106.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