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小東
摘要:語文教學改革要成功,必須著重于訓練學生的“聽說讀寫思”能力,本文總結(jié)出“閱讀技能訓練范式、作文導思導寫導改范式、名著導讀導析導評范式、課外自主訓練范式”等四種比較典型的能力訓練范式,旨在指導語文教師轉(zhuǎn)變語文教學觀念,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進行有強度的能力訓練,習得可終生受用的語文能力,成為一個具有較強語文素養(yǎng)的人。
關(guān)鍵詞:聽說讀寫思;能力訓練;范式
語文教學改革是所有學科教學改革中最熱鬧的一門,改革的“流派”估計有成百上千種,但無論從學生寫的中考高考作文或成年人寫的總結(jié)報告論文看,還是從學生、成年人的日常交流或上臺發(fā)言看,都感覺不出國人的語文能力有多大的提高,反而有退步的跡象。語文學科改革力度那么大,花時那么多,為何學生和成人的語文能力不升反降呢?竊以為,五花八門的語文教學改革,均以內(nèi)容學習、知識記憶為主,以快捷獲得應(yīng)試能力為主,而不是以養(yǎng)成學生終生受用的語文能力為標。構(gòu)建以“聽說讀寫思”能力訓練為主的語文學習范式,旨在改變這種狀況。
中小學生需要訓練的語文能力,就是“聽說讀寫思”的能力?!读x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在“課程理念”指出:“語文課程應(yīng)激發(fā)和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適應(yīng)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辈⒃凇罢n程總目標”進一步明確:“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學習科學的思想方法,逐步養(yǎng)成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薄熬哂歇毩㈤喿x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薄熬哂腥粘?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從《課標》中可以看出,傾聽(聽)、表達(說)、閱讀(讀)、寫作(寫)、思維(思想)就是一個人重要的語文能力,簡而言之,“能力為王,聽說讀寫思能力是每個人終生受用的硬實力”。
構(gòu)建以“聽說讀寫思”能力訓練為主的語文學習范式,就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建立起有利于學生進行聽說讀寫思能力訓練的操作程式,本文介紹幾種比較典型的范式,包括“閱讀技能訓練范式、作文導思導寫導改范式、名著導讀導析導評范式、課外自主訓練范式”等四種。
先說“閱讀技能訓練范式”。以都德《最后一課》的四個教學設(shè)計為例,介紹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行“聽說讀寫思”能力訓練的范式。
遣詞造句能力訓練。設(shè)計一:“正確認讀并規(guī)范書寫文中‘宛、踱、溜、懊、瞪、祈、禱、哽’等生字,理解‘宛轉(zhuǎn)、喧鬧、肅靜、懊悔、磨損、祈禱、慘白’等生詞的意思,并嘗試運用?!睂W習生字詞應(yīng)有三個層次的要求,即“能讀寫、懂詞義、會應(yīng)用”?!澳茏x寫”是識記要求,“懂詞義”是理解要求,“會應(yīng)用”是應(yīng)用要求。多數(shù)情況下,語文教師教學時只進行“能讀寫”的學習,缺少后兩個要求,尤其是第三個。學習生字詞的最終目的是學會應(yīng)用,即在實際的語言環(huán)境中能理解讀懂,在寫作時能遣詞造句。因此,學習生字詞時,不能只止于會讀會寫,還要會組詞、造句、寫話,基本操作:每個學生將每個生字進行口頭或書面組三到五個詞,再從這些詞中選出三到五個各造一個句子,再進一步提高難度,從自己組的詞中選出三到五個寫一段話,進行片段練習,形成生字教學“讀寫——組詞——造句——寫話”的訓練模式,可以筆寫,可以口說,每課堅持,形成習慣,必能提高學生遣詞造句的能力。
默讀概括復(fù)述能力訓練。設(shè)計二:“正確、流利地默讀(或“朗讀”)全文,概括小說的三要素,試用韓麥爾先生的身份講述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nèi)容?!边@個設(shè)計有三個訓練點,一是正確、流利地默讀或朗讀課文,這是課文學習的前提,既訓練學生讀的能力,也是熟悉課文內(nèi)容,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基礎(chǔ);二是概括小說的三要素,是文體知識的學習,也是理清文章脈絡(luò)、培養(yǎng)概括能力的訓練;三是訓練說的能力,以韓麥爾先生的身份來講述故事。三個訓練點中,前兩個為第三個作鋪墊,但多數(shù)教師只著重前兩個的學習,而忽視第三個,強調(diào)以能力訓練為主的語文課堂,重點在訓練學生的復(fù)述能力,即進行“說的能力訓練”。這個環(huán)節(jié)適宜以“分小組訓練”的形式進行,讓更多學生在課堂上有說的機會,具體操作是:先由小組長按“小說三要素”的脈絡(luò)進行“示范說”,其他同學專注傾聽;然后讓小組中較差的同學進行“模仿說”,其他同學認真聽,說得不好或說不下去時由小組長給予糾正或提示;再讓組中其他同學來“個性說”,根據(jù)剛才小組長的示范、較差同學出現(xiàn)的問題,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復(fù)述出有個人特點的故事來;最后推選一名同學在全班去“展示說”。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了說的機會,在別人說時則在學聽。在以能力訓練為主的語文課堂上,小組的功能重點不在討論,而是進行分組式的能力訓練,讓更多的學生有訓練的機會,大幅增加每個學生堂上訓練的時間,改變傳統(tǒng)課堂上只有少數(shù)幾個學生有訓練機會的狀況。
朗讀分析品鑒能力訓練。設(shè)計三:“有感情地朗讀‘忽然教堂的鐘敲了十二下……你們走吧’部分,品味這部分從哪幾個角度去塑造人物的形象?!边@個教學設(shè)計旨在訓練學生品味詞句、解讀文本、鑒賞文章的能力,著重兩方面的訓練:
一是“有感情”朗讀能力的訓練?!罢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課標》對閱讀教學提出的一個基本要求,“正確流利”比較容易做到,“有感情”卻不容易習得,是語文教學的難點,難在多數(shù)語文教師難于進行示范,難在學生很難讀出感情。朗讀要“有感情”,首先要對課文“有感”,在前一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已經(jīng)對課文有了整體感知,并通過說的訓練對人物有了情感體悟,為有感情地朗讀奠定基礎(chǔ);其次是要“有情”,就是要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基調(diào),到底是激昂高亢還是深情舒緩;最后是“有感情”地讀,朗讀時的“有感情”,主要體現(xiàn)在正確地把握好語調(diào)語速、讀準重音、恰當停頓上,這幾個技巧需要反復(fù)訓練才能習得,需有專門的練習。
二是分析品味詞句能力的訓練。分析文章的最佳路徑,在于“以詞入文、以文冶情、以情育人”,“以詞入文”就是要通過對重點詞語的揣摩,理解重點句的含義,達到分析品味詞句、理解掌握全文的目的;“以文冶情”就是通過對文章的理解、品味來陶冶、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以情育人”就是在學習課文中生成情感,滲透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達到育人的目的,也就是情感從文中來,文能培育感情。品味詞句是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的主要手段,有四個常用的方法,即誦讀式品味、比較式品味、析義式品味和感悟式品味。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先進行“有感情地朗讀”的訓練,再抓住關(guān)鍵詞進行比較式、析義式品味。例如在分析這一部分時,首先抓住“鐘聲、號聲、說話聲”去分析故事情節(jié),其次從神態(tài)、語言、動作等描寫去分析人物形象,最后從三個破折號的用法去揣摩人物的心情。
品讀辯論思維能力訓練。設(shè)計四:“韓麥爾先生說:‘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你贊同這句話的觀點嗎?你對自己的母語有什么新的認識?”這是一個引導學生深入分析、訓練思維能力的教學設(shè)計。思想是一個人成長并走向成熟的標志,語文的學習伴隨著思想的成熟,語文教學只有經(jīng)常進行思維訓練,尤其是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訓練,才能不斷地充實、豐富學生的“思想庫”。可以采用分小組辯論的形式進行,既要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也要從正反方面去尋找理據(jù),以支撐自己的觀點,語文課堂上要經(jīng)常進行此類論辯式訓練,既能鍛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能充實學生的“閱歷”,更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zhì)。
以上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進行“聽說讀寫思”能力訓練的幾種范式,每種范式都緊扣“能力訓練”這個點,有三個明顯特征:一是課堂上參與訓練的人數(shù)多,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訓練都保證全班學生能夠參與;二是訓練的時間足,每堂課中用于訓練學生“聽說讀寫思”能力的時間不少于20至30分鐘,每項能力訓練都有充足的時間,而不是蜻蜓點水式的走過場;三是訓練強度大,每項訓練均有教師精要的方法指導,有規(guī)范的程序,而不是無的放矢、隨意發(fā)揮,“聽說讀寫思”能力訓練貫穿全堂、融匯式進行,具備“深讀課文”的特質(zhì)。
接著說說“作文導思導寫導改范式”。通常,作文教學的操作模式都是教師“出示作文題、引導審題、講解寫法、學生習作、教師批改、評講作文”,每個單元進行一次,每個學期六七篇的寫作教學量,事實證明這樣的作文教學很難教學生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來。作文教學改革,首先要保證每個單元有三到四節(jié)課的作文教學時間,保證學生每次作文均能完整地寫出一篇自己的“代表作”來?!白魑膶紝憣Ц姆妒健保褪窃诿總€單元的作文教學時,設(shè)計“導思課——導寫課——導改課”三種課型,導思課著重引導學生圍繞作文話題展開廣泛的思考探討,讓學生結(jié)合作文話題談理解、談經(jīng)歷、談疑惑,重點不在怎樣寫,而在于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導寫課”時,重點引導學生怎么審題擬題,怎樣開頭結(jié)尾,怎樣描寫議論,怎樣升華中心,這是寫作能力訓練的過程;“導改課”是作文教學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沒有人可以一氣呵成寫出一篇好文章來,魯迅也不行,大家看魯迅的手稿都是反復(fù)修改的,引導學生改作文,改好之后再重抄或重寫,改寫出一篇成功的、或至少是自己滿意的作文來,再匯篇成冊,成為自己的代表作,在中考高考作文時,才會胸有成竹。
再來介紹一下“名著導讀導析導評范式”。名著閱讀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多停留在口頭重視上,而不能保證每個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閱讀整本書,更不能保證他們能夠精讀名著?!懊鴮ёx導析導評范式”,就是為名著閱讀設(shè)計出“導讀課——導析課——導評課”三種課型范式?!皩ёx課”放在組織學生閱讀該本名著之前,著重在介紹作者,制定閱讀計劃,指導讀書方法,提出閱讀要求;“導析課”安排在多數(shù)學生讀了大半之后,著重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寫作特點的分析,引導學生更深入地讀下去;“導評課”放在讀完全書之后,著重分享閱讀體驗,對全書進行評價,尤其要培養(yǎng)批判性閱讀能力,寫出有觀點的書評。
最后來介紹“課外自主訓練范式”。讓語文課成為能力訓練課,是語文教學理念的重要轉(zhuǎn)變,但只靠語文課,還不足以讓學生的語文能力獲得快速而有質(zhì)量的提升,因為每天一節(jié)語文課的量畢竟是有限的,沒有訓練的量,質(zhì)的躍升就不明顯,因此需要輔以課外的拓展深化,需要在課外尤其在家庭學習這個環(huán)節(jié)上進行突破,“課外自主訓練范式”就是每天在家里進行的“聽說讀寫思”能力訓練,即每晚“背一首古詩、看一篇文章、寫一篇日記、做一次微演講(或朗誦、或講故事)”的“四個一”訓練。
背一首古詩:學生不僅要背熟《課標》規(guī)定的幾百首古詩詞,語文老師也要編出適合自己學生的必背古詩文系列,一年背365首不算多,有了上千首的古詩文積累,才談得上有文學修養(yǎng);看一篇文章:每天看一篇1500至2000字的、古今中外名家的短篇文章,或是每天看經(jīng)典名著的一兩個章節(jié),閱讀的量上去了,閱讀的質(zhì)才會逐步提升,如果再輔以適當?shù)拈喿x題則更好;寫一篇日記:當前學生寫作能力弱,原因就是寫得太少,一年的寫作量不夠1萬字,每天一篇日記,是最好的寫作訓練,經(jīng)過強化訓練一段時間,10分鐘可以寫出約300字來,寫作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做一次微演講:這是說和思的訓練,以5分鐘為宜,就一個話題談看法,要求比平時講話稍快的語速、稍高的語調(diào)、不要有口頭禪,按“提出觀點、說明理由、得出結(jié)論”的三段論結(jié)構(gòu)進行說話訓練,既是訓練說的能力,也是很好的思維訓練,因為人在快速說話的過程中,腦子肯定是全神貫注高速運轉(zhuǎn)的。
構(gòu)建以“聽說讀寫思”能力訓練為主的語文學習范式,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對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大量無效學習行為的修正,本文強調(diào)的是“范式”而不是“模式”,是給大家提供可參考的能力訓練范例樣式,大家只要遵循“能力訓練”的宗旨去設(shè)計更多更有效的語文能力訓練范式去訓練學生,讓學生在每天的語文學習中都能得到能力訓練,久練則熟,熟能生巧,巧能生慧,最終修練成應(yīng)試、工作、生活都能用得上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