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鋒遠
【摘要】班級文化建設是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本文結合希賢小學在“賢文化”引領下開展“一班一品育賢人”活動的具體事例,從構建班級文化建設模式與探索班級文化建設途徑兩個方面,論述了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策略,旨在建設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班級文化,形成以發(fā)展為中心的良好班級管理氛圍,進而深化學校特色品牌與文化影響力。
【關鍵詞】賢文化;班級文化;策略
“讓每一面墻壁會說話”,這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個著名觀點。校園的每一個空間,都應具有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即“環(huán)境育人”。我校“賢文化”已經形成特色,并取得成效,我校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建了“一班一品育賢人”理念,建設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班級文化,深化賢文化的影響力。
一、“賢文化”與班級文化建設
賢文化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是崇尚道德、才能的文化,是希賢小學校園文化之源。“賢文化”旨在讓師生走“近”先賢,也走“進”先賢,崇尚以鄧小平同志為代表的先賢,見賢思齊,培養(yǎng)學生從小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成為德才兼?zhèn)涞默F代賢人。
班級文化建設是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手段。我校開展了“一班一品育賢人”活動,即提倡班級依據學生的年齡和個性特長,在做好常規(guī)班級管理的基礎上,創(chuàng)建特色班級品牌?;顒右浴鞍喟鄤?chuàng)特色,班班有特色,我是特色小賢人”為主題,引領全校師生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創(chuàng)特色,立個性。
二、構建班級文化建設的基本模式
為了在班級管理中落實課堂教學改革所需的以生為本、民主參與、平等合作、優(yōu)化評價等理念,我校將班級管理模式升級為以文化育人的“班級建設”模式,豐富了帶班思路。在課題的引領下,學校采用四階位“層級式”管理體系(圖1),完善班級文化建設的方案和要求,提出了班級文化建設的五個環(huán)節(jié)(圖2)。
“層級式”管理體系明確了各層級的職責、要求,充分發(fā)揮每一位教師的積極性,做到了將決策和執(zhí)行融合在一個整體之中。班級文化建設五環(huán)節(jié)的提出與實施,更是讓教師有了明確指引,帶領學生全程投入到班級文化建設中。
三、探索班級文化建設的基本途徑
為了給班級文化添加活力和個性、使之充分發(fā)揮育人的功能,我校以省級課題研究《賢文化引領班級發(fā)展的行動研究》為依托,積極探索班級文化建設的基本途徑。
1.團隊合作,創(chuàng)建特色班級精神文化
班級精神文化即班級所形成的價值觀、道德觀、人際關系等文化形態(tài),是班級文化的核心。在賢文化引領下,各班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意愿,通過團隊合作創(chuàng)建本班的班級精神文化,呈現出積極向上的班級風貌。例如,班級標識中包含有“進賢班”“常青藤班”“追夢班”“賢雅班”等班級名稱;靜思、誠學、合作、競爭等班風;“玩得盡興,學得盡力”“我成長 我快樂 愛生活 愛學習”等班訓;《快樂小賢人》《大夢想家》等班歌。此外還有班徽等精神文化元素,極大提升了班級凝聚力,使班級人際關系和諧,學習氛圍濃厚。
2.團隊分工,營造班級特色物質文化
“一班一品育賢人”活動要求各班級根據學生的特長設計班級環(huán)境。在各班的學生展示臺上,有的展示學生的繪畫作品,有的展示手工作品,有的展示學生的運動風采,每一個班的亮點與差異都得到尊重?!澳愕募矣赡悴贾谩?,班級圖書角的擺設由學生自己帶來,圖書角上設計有“書韻飄香”“勤學閱讀”等標語、“腹有詩書氣自華”等名句,營造了良好的班級文化環(huán)境。學校每月開展一次班級物質文化交流分享活動,各班得以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3.團隊協商,打造班級特色制度文化
“一班一品育賢人”活動中,班級制度由學生、家長、教師共同制定。三方共同發(fā)現本班存在的問題,協商制定出班規(guī)或公約,保證了班級制度具有針對性。例如,一個班級的弱項是排隊紀律,那么其班規(guī)將會側重于改善排隊紀律。此外,配合班規(guī)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保證班規(guī)有效執(zhí)行。通過協商編寫的班規(guī)在墻上進行展示,使學生把班規(guī)內化于心、外顯于行。
4.團隊參與,創(chuàng)設班級特色活動文化
學校制定了《“一班一品育賢人”班級文化創(chuàng)設評價方案》,開展特色班級比特色、比品質、比品牌等一系列活動,激勵師生上進,并為相互學習搭建平臺。
第一,創(chuàng)建“書香班級”活動?!皶惆嗉墶钡拇蛟焓前嗉壔顒又械闹攸c。各班教室配有書柜,師生從家里帶來書籍供大家閱讀;班級開展“課前三分鐘閱讀”活動,讓學生分享閱讀的快樂,感受閱讀的魅力;學校舉辦班級朗誦比賽,鼓勵各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集體朗誦,既彰顯了班級的個性,也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力量;“詩詞接龍”活動中,學生用同伴互背和接龍的方式來背古詩,對背古詩從抗拒轉變?yōu)橄矏?,校園形成了良好的誦讀氛圍。
第二,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活動。形式生動的主題班會是深受學生歡迎的品德教育方式。學校根據學生的表現,不定期展開主題班會活動,如“我是尊法小賢人”“我是讀書小賢人”“我是文明小賢人”等。各班用不同的方式開展活動,如情景演示、戶外活動、小組辯論等,學生從中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樹立起良好的德育觀。
第三,開展輕松活躍的文體活動。班主任根據本班特色開展班級文體活動,師生共同記錄好每次活動的情況,把活動成果在班級里展示,并記錄在“一班一品”活動記錄表中。如每周三、周五的“紅領巾小舞臺”活動為學生表現才藝提供了平臺,每周一節(jié)的隊活動課也充分發(fā)揮了班級特色。此外還有田徑運動會、親子活動、拔河比賽、文藝匯演、各種節(jié)日的慶?;顒拥取Mㄟ^參與文體活動,班級的凝聚力得到增強,從根本上增強學生的班集體自豪感,促進班級文化的形成。
在“賢文化”視野下,我校明確了班級文化建設的方向,班級文化從不系統到初步建立基本模式,進而在“一班一品育賢人”活動下形成“班班創(chuàng)特色,班班有特色,我是特色小賢人”的班級文化氛圍。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班級凝聚力、團隊合作意識得以增強,對學生價值觀的形成、行為規(guī)范的培養(yǎng)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瑾.談小學班級文化建設[J].西部素質教育,2017(07).
[2]馮紅新,胡向陽.以班級文化建設促進學生成長[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