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提·努爾艾合買提
摘要:當今時代是科技不斷進步及信息經濟迅猛發(fā)展的時代。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背景下,先進的教育手段與教學方式融合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微課作為新型信息化教學的產物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將之與初中數(shù)學教學融合起來,能夠改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以及沉悶、壓抑的課堂氛圍,使數(shù)學教學更具靈活性和趣味性。基于此,本文以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工作經驗為根本參考,針對微課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一番個人看法的闡述,以期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微課;講解概念;講解例題;課后復習
微課的出現(xiàn)及其在課堂教學中的廣泛應用為教育教學活動的改進和更新提供了可能。相比于傳統(tǒng)的多媒體教學來說,微課更加便利、靈活,具有短小精悍、針對性強等特征。將之運用到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能夠將抽象、枯燥的數(shù)學知識以直觀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從而增強學生的理解、記憶。為此,作為初中數(shù)學教師,我們應積極探究微課的有效運用策略,以此來增添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為枯燥的數(shù)學教學注入無限生機與活力。
一、運用微課講解數(shù)學概念,增強學生理解能力
概念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基礎。只有正確理解并掌握數(shù)學概念,學生才能更好地解答習題,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然而數(shù)學概念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對于部分理解能力差的學生來說,學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此時微課便有了用武之地。初中數(shù)學教師可以運用微課來講解數(shù)學概念,將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以生動、直觀的微課形式展現(xiàn)出來,從而增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shù)學知識。
例如,以“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這部分內容為例,隨著直線與圓位置關系的變動,隨之也產生諸多概念,如相交、割線、相切、切點、切線、相離等,概念眾多,學生學習起來容易混淆。鑒于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概念,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展示直線與圓位置的變化過程,利用動態(tài)演示的形式,將直線與圓相離、相切、相交的過程展示過來,并對運動過程中產生的各個概念進行著重的講解,如什么是切點,切線等,給學生造成一種直觀的印象,使學生在認識空間圖形運動過程的基礎上,更好地認識這些概念。如此,通過運用微課講解數(shù)學概念,增強了學生對抽象數(shù)學概念的認識和理解,優(yōu)化了學生的認知體驗,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數(shù)學打好了基礎。
二、運用微課講解典型例題,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例題教學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主要途徑和方式。借助典型例題的講解,學生能夠對具體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有基本的了解和認識,從而運用知識遷移能力實現(xiàn)自身解題能力的提升。因而習題的選取和講解成為數(shù)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所在。而微課的運用能夠更好地將這一內容呈現(xiàn)出來。初中數(shù)學教師可以運用微課講解數(shù)學中的典型例題,從而增強學生對數(shù)學例題深層次的了解和認識,使學生的解題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例如,以“勾股定理”這部分內容為例,勾股定理的驗證一直以來是數(shù)學中的典型習題。為了使學生對勾股定理的驗證過程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從而更好地解答相關習題,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展示如何用面積法來驗證勾股定理,將具體的解題步驟和思路直觀的呈現(xiàn)出來。大致的思路是:首先任意確定兩條線段a、b,并以a、b為直角邊畫8個直角三角形,斜邊設為c;分別以a、b、c為邊長畫正方形;然后將這8個直角三角形與3個正方形進行排列組合,使之成為兩個大的正方形,并通過驗證這兩個大正方形面積相等來驗證勾股定理。在微課中,將圖形的拼接過程、具體的運算過程生動地展示出來,加深學生的認識、理解。如此,通過運用微課講解典型例題,提高了學生對具體解題過程和方法的認識,提升了學生的解題能力,更好地推動了數(shù)學教學活動的開展。
又如,以“二次函數(shù)”這部分內容為例,與二次函數(shù)有關的典型習題是噴泉的規(guī)劃設計問題。這類問題設計的目的是為了考驗學生對二次函數(shù)性質及圖象特征的掌握情況。為了增強學生對這類習題的認識,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為學生展示詳細的解題過程,比如,某公園在圓形的噴水池中央安裝了一個噴水的柱子,柱子頂端的噴頭向外噴水,并且水流在各個方向以相同拋物線的形狀落下,已知柱子的高度、水流距離地面的最大高度及最大高度與柱子的距離,如何設計水池的半徑,保證噴出的水流不會落到池外?將如何運用二次函數(shù)進行解題的詳細過程展示出來,從而加深學生對二次函數(shù)圖象和性質的認識,也能使學生對這類習題有深層次的了解和認識。如此,便使學生對典型習題的解題過程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認識,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促進了數(shù)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三、運用微課進行課后復習,更好鞏固所學知識
課后復習是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和數(shù)學成績的重要途徑,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流程和環(huán)節(jié)。然而這一環(huán)節(jié)往往也是令教師比較頭疼的環(huán)節(jié),因為復習面臨一個透徹講解的問題,即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對所學知識進行細致、透徹講解的問題。然而復習的時間緊,任務重,教師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對所學知識逐一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而微課的運用則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初中數(shù)學教師可以將復習內容以微課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在課堂上通過播放微課再給予適當?shù)默F(xiàn)場講解即可,從而節(jié)省課堂時間,提高學生的復習效果。
例如,以“平行線的性質”這部分內容為例,完成相關知識的講解活動后,在復習環(huán)節(jié),我制作了關于本課知識的微課,讓學生在微課的指導下進行復習。在微課中,將本課的主要內容如平行線的性質有哪些,如何用平行線的性質來驗證相關的習題等,利用微課直觀的展示出來,并配備具體的習題對平行線性質的運用進行了介紹,使學生通過觀看不僅能夠回憶起所學知識,還能加深印象,從而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如此,通過運用微課指導學生進行課后復習,優(yōu)化了學生的復習過程和體驗,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了所學知識。
總之,微課作為信息化教學的產物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作為初中數(shù)學教師,我們應從自身學科的特點出發(fā),積極探究微課的有效運用策略,擺脫以往灌輸式、機械化教學模式的束縛,為枯燥的數(shù)學教學注入無限生機,為提高數(shù)學教學的有效性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 龐敬文,張宇航,王夢雪等.基于微課的初中數(shù)學智慧課堂構建及案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
[2] 葛余常.運用微課拓展初中數(shù)學教材的探索[J].教學與管理,2017
(作者單位: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八中學七坊街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