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婷
摘要:英語是學習范圍極其普遍的一種語言,在中國,英文作為一種國際語言被引入且學習,但是我們卻將英文禁錮在課本和試卷里,令學生無法實際運用英語,也就成了我們說的“啞巴英語”。因此,在教育改革中提出,從小學開始改變常規(guī)英語學習方式,將生活化教學落實在教學中,讓學生零距離地感受英語并將英語有效地運用到生活中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將針對小學英語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做出詳細分析。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
一、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小學階段的學生擁有強大的學習能力,對很多事物都存在著好奇心和新鮮感,且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有著與生俱來優(yōu)秀的語感,因此,在這個時候?qū)W習英語變得生活化,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口語,并且還能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小學階段的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生活化的教學可以拉近學生和英語之間的距離,從而一定程度地降低了學習英語的難度。
二、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具體方式
(一)內(nèi)容生活化
小學階段的英語課程內(nèi)容比較簡單,一般學習是先從簡單的詞匯開始,教師們可以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英語,比如,在自己喜歡吃的蛋糕上面有cake,水杯上會有cup,書包上會有schoolbag,牛奶的包裝上面會有milk等等,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發(fā)現(xiàn),感受到其實英語就在自己生活中,從而降低了英語在學生心目中的難度,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整個過程就像玩捉迷藏游戲一樣,英文單詞一個個藏在自己身邊,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它們,讓整個學習的過程變得輕松愉快,這種方式還能讓學生加深對這些單詞的印象,以達到學習的目的。相反,教師可以提供給學生一些英文單詞,比如“desk”“black”等等,讓學生拿著卡片,在教室中尋找到對應的實物,將班級里的學生分為幾個小組,進行小組比賽,哪一組用時最短就代表勝出,可以得到一個小小的獎品,這種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斗志和學習的欲望,加深學生對單詞的認識,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環(huán)境生活化
在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主要以教師教授為主,學生們根據(jù)教師的節(jié)奏進行學習,這樣容易造成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完成教學內(nèi)容,還有可能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心理,大大降低學習效率。所以,我們提出的生活化教學就是要打破這種上課模式,讓學生在一個真實化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比如,教師可以在第一節(jié)英語課時,讓每一位學生自己起一個英文名字,并且告訴學生這些詞匯的含義,這種方式比較新穎,可以激起學生的興趣,上課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之間互稱英文名字,增加彼此的親切感。另外,當行正式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模擬英語課本中的情境,比如在學習“First day of school ”時,像“Hello”“Good morning”“What? is your name”這些簡單的語句就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來進行飾演,不但可以增加學習的樂趣,還可以使學生反復練習,提高課堂效率。
(三)課后作業(yè)生活化
在以往的教學背景下,學生們的家庭作業(yè)都是將今天所學習的單詞、句子和短文進行抄寫和背誦,這種方式會讓完成家庭作業(yè)的過程變得枯燥乏味,但是生活化的教學可以改變這種單一的課后作業(yè),盡可能地讓課后內(nèi)容變得豐富,讓學生對課后作業(yè)充滿期待,這樣就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效率,還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結(jié)語
英語來源于生活,教師們要引導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積極地應用到生活中去,這才是學習英文的最終目的。英語不僅僅是試卷上的題目和課本上的文字,它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與人溝通的技能,因此,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更適合現(xiàn)在這個時代,應該被普及。
(責編? 吳 娟)
參考文獻:
[1]徐燕萍.試論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nèi)涵及策略[J].校園英語, 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