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飛
摘 要:競技健美操運動員配合動作是競技健美操的亮點動作,直接影響著競技健美操的優(yōu)劣。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錄像分析法、專家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競技健美操中的配合動作技術分析,研究靜力性配合動作、配合動作的空間、配合動作的拋接、動力性配合動作、托舉的單底與多底、托舉的體能,通過研究分析得到更適用我院健美操的訓練方法,取長補短,力圖提高我院健美操成套動作的整體實力,對我院健美操項目的訓練、編排和競賽提出有一定價值的參考意見。本文的研究論證使我們獲知:對于配合動作的空間可分為低空間、中空間、高空間。配合動作的拋接,在拋的動作準備與進行的節(jié)拍是技能與素質的體現。而接的動作是結束部分也是最后評定完整完成的體現,一個好的接是完成整套動作的保障。托舉可分為單底托舉和多底托舉,單底托舉的編排以不對稱、不穩(wěn)定、奇巧為亮點,而多底托舉是尖子的造型,如劈腿、倒立、旋轉等。
關鍵詞:競技健美操;配合動作;配合動作訓練
中圖分類號:G83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05-054-01
1引言
隨著競技健美操在國內外的迅速開展和普及,競技水平不斷提高,各運動員之間成套動作藝術表現力和操化的完成水平差距越來越小,這就導致配合動作成為成套動作的重中之重,是該套健美操價值高低的重要體現,也是比賽的重要得分點。競技健美操正不斷向著高、快、難的方向迅速發(fā)展,運動員在配合動作上的競爭和比拼日益激烈,其完成質量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最終的比賽成績。
2研究對象及方法
2.1研究對象
以2017年世界杯健美操的混雙冠亞軍(西班牙、日本)和中國隊三人操、羅馬尼亞五人操作為研究對象,對競技健美操配合動作進行分析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查閱了FIG2017-2022版競技健美操競賽規(guī)則以及相關配合動作的資料,查看本課題目前研究現狀。
2.2.2專家訪談法。采用專家訪談法,就競技健美操配合動作分析中遇到的問題對省內競技健美操教練員進行訪談,從而找到競技健美操配合動作的思路和理念。
2.2.3錄像觀察法。錄像觀察法,通過觀看2017年世界杯健美操比賽錄像了解現有運動員的水平來分析編排思路,創(chuàng)新理念。通過對其水平和動作編排借鑒,研究動作技巧和編排思路,表現主題等。
3分析與討論
3.1 FIG2017-2022版競技健美操競賽規(guī)則配合動作的特點
3.1.1多樣性。競技健美操配合動作有地面動作,有騰空動作,種類眾多。各個配合動作體現著動作空間的多樣性變化,不同類型的配合動作又體現了對運動員身體素質的全面要求。
3.1.2藝術性。競技健美操配合動作的展示類似于體操和藝術體操,都是在快速的運動當中完成,而且多騰空、多旋轉、多倒地,把力量美、身體美、音樂美融為一體,藝術觀賞性極強。
3.1.3競技性。競技健美操的競技性決定了配合動作的競技性,在競技健美操的比賽中既是表演又是競技。
3.1.4合作性。配合動作講究集體的合作,配合的巧妙組合,以及整套動作造型的全景效果。托舉與配合動作之所以具備合作性,是因為其動作的完成過程突出了隊員之間的相互交流,體現了運動員之間的和諧關系與整體性。
3.2配合動作的劃分
完整的的技術動作都有著自己的細化,總是按照一定的表現形式組織起來的。配合動作依表現形式可分為靜力性配合動作(造型)、動力性配合動作、托舉三個細化分類。
4結論與建議
4.1結論
4.1.1配合動作的三種單空間中低空間使用頻率較少,中空間的使用頻率較多,高空間的使用很少,其原因是由它們的特點所決定的。高空間的驚險性制約了它的使用,但中國隊在高空間的運用會為成套動作錦上添花。
4.1.2配合動作的拋接是體現運動員水平的重要方面,如羅馬尼亞隊伍的接保障后續(xù)操化動作的完整銜接,是運動員水平的體現,一個好的接也是確保分數的保障。
4.1.3托舉動作的單底托舉在混雙項目中多是男托女,在三人、五人項目中單底較少。在三人、五人的項目中多選用多底托舉。
4.1.4對于托舉的體能在訓練方面要運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合理安排訓練強度和各種托舉的訓練時間。
4.2建議
4.2.1在編排配合動作與托舉時根據不同空間的特點來編排,而強化中空間的配合也成了趨勢,減少中空間的隊形變化,增加在中空間的編排設計。
4.2.2配合動作的拋接是配合動作中的銜接動作,提高運動員的水平可以從拋接開始,加強拋接的連貫性。
4.2.3托舉動作無論單底托舉還是多底托舉,在編排時要打破固有的傳統(tǒng)思維,增加觀賞性,體現健美操的藝術性。不但可以設計底座的位置和動作,還可以在尖子動作和上法中做奇巧設計。
4.2.4托舉訓練可以借鑒同為難美項群的訓練方法,在訓練時加強運動員的肢體表現力。還可以在其他競技項目中借鑒一些體能訓練方法,在相同擁有競技屬性的項目中對體能要求有一定的共同點。
參考文獻:
[1]周建社,張利芳.競技健美操托舉與配合動作的創(chuàng)新性[J].北京體育大學報.2010,33(02).
[2]崔瑞雪.對新規(guī)則下競技健美操訓練方法的對策性研究[J].少年體育訓練.2006(04):33-34;河北師范大學.2017.
[3]宗星.論競技健美操的成套編排[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6(09):53-55.
[4]彭玫.我國競技健美操中三人操編排存在的問題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3(04).
[5]林森虎.淺析競技健美操運動員技術動作的訓練[J].湖北體育科技.2001,30(05):565-566.
[6]姚煜.淺析健美操編排的視覺設計[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20):161+234.
[7]王國偉.競技健美操五人操成套動作編排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
[8]秦勇.第九至十一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三人操成套動作技術分析[D].上海交通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