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曉梅
摘 要:在幼兒教育中發(fā)掘紅色教育資源,是對先輩革命精神財富的延續(xù)。紅色教育要從幼兒抓起,將其與戶外活動融為一體,才能將紅色文化教育深入課堂教學之中,洗滌幼兒的靈魂,使幼兒從小接受素質教育,培養(yǎng)其濃烈的愛國精神,成為義不容辭的祖國接班人。本文從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傳統節(jié)日及拓展資源三個方面詳細研究了幼兒教育中的紅色教育方法。
關鍵詞:紅色教育;幼兒教育;全面發(fā)展
引言:在當今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中,社會對于幼兒教育的關注點更傾向于知識方面,往往對傳統文化教育有所忽視,由于素質教育的推廣,我國教育體系中不斷滲透紅色文化,教育者也逐漸將紅色文化利用起來,結合幼兒成長階段的心理特點,實行多元化教育。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多年來歷史沉淀的精神食糧,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幼兒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在幼兒教育中對紅色文化進行必要的傳承,才能夠培養(yǎng)下一代的愛國主義精神。
一、創(chuàng)設環(huán)境促進活動文化滲透
創(chuàng)設環(huán)境的方法在教育中是常見的教學方法,是指通過環(huán)境設置的方法來影響學生的思想與行為,由于幼兒教育的小班模式,這一方法的應用能夠取得更為顯著的效果。創(chuàng)設環(huán)境的方法通常表現在各個方面,如在教室中懸掛地圖、英雄肖像等,學生通過日常的環(huán)境熏陶,逐漸對紅色文化產生興趣,也有利于紅色資源在幼兒教育中循序展開。教師可在課堂進行前,講述一些革命英雄事例進行導讀,如“狼牙山五壯士”、“黃繼光”、“邱少云”等,讓幼兒通過了解革命英雄的偉大事跡,逐漸產生行為認同感,樹立正確的道德標準,而紅色教育中所塑造的革命英雄人物形象要盡量生活化、具體化與藝術化,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經典紅色電影,如《閃閃紅星》等,或者可以演唱紅色歌曲,利用優(yōu)秀的紅色文化藝術作品,讓幼兒在心靈情感上有所共鳴,才能夠深層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發(fā)揮紅色教育的真正價值。
二、傳統節(jié)日凝造紅色文化教育
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認知特點,教育者應選擇更恰當的傳統節(jié)日開展活動,利用節(jié)日的主題與當地的紅色文化特色相結合,通過參觀紅色博物館、情景表演與游戲活動等方法,增強幼兒對紅色精神的認知與實踐,從行動中感受紅色文化,激發(fā)幼兒的紅色意識,繼承優(yōu)秀的紅色精神傳統。如清明節(jié)時,教師可以秉承著“緬懷先烈、激勵后人”的原則,組織幼兒到烈士陵園掃墓,緬懷先烈們保家衛(wèi)國、不屈不撓的歷史功績,了解中華民族的解放史與抗爭史,學會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這才是紅色教育的實際意義所在。幼兒園的教師也可通過這一節(jié)日,組織幼兒懷著敬畏的心情,感受英勇的抗戰(zhàn)事跡,從事跡的教育中培養(yǎng)幼兒勇敢、堅毅的優(yōu)良品質,提升幼兒的自信與勇氣,鼓勵幼兒勇往直前、迎難而上,并在紅色教育中逐漸凸顯出愛國主義的濃厚情感,使幼兒能夠潛移默化的為愛國主義教育所感染。相關節(jié)日的活動也有更多選擇,如國慶節(jié)期間,教師可組織幼兒在紅旗下宣誓,觀看開國大典片段、國慶閱兵儀式等,都屬于紅色精神教育的內容,能夠對幼兒的精神教育起到有利幫助。
三、拓展社會資源豐富課余活動
開展幼兒紅色教育還需要對當地的紅色資源進行充分的利用,如社區(qū)的人力資源與家長的資源等,都可以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形成新的紅色教育資源。開展幼兒紅色教育需要人力與物力的支持,家長與幼兒一同參與活動中來,能夠極大的減輕幼兒的心理負擔,促進紅色教育資源的深度開發(fā)與利用。幼兒教育機構還應對社區(qū)資源予以發(fā)掘,并歡迎社會各界人士來參與幼兒的紅色教育,如社區(qū)中生活的老紅軍或是烈士后代等,教育者可邀請他們來到園中為幼兒講述真實的革命經歷與故事,讓紅色教育的感染力更強,革命故事的真實性更符合教育的要求,幼兒在聽故事的同時也能萌生更濃厚的敬意與情感。紅色教育的內容不僅局限于革命時期,我國的紅色歷史一直綿延到建國之后,爺爺奶奶們的年輕時代生活也帶有一定的革命色彩,或是組織幼兒參觀紅色博物館,從博物館中的內容感受紅色精神,以培養(yǎng)幼兒的愛國情感。教育者在發(fā)掘教育資源時應注重多角度考慮,加強家校聯合、館校聯合的方式,強化紅色教育的實際作用。我國教育部門在近年來為推動幼兒紅色教育,陸續(xù)出臺了一系列帶有紅色教育意義的文件,鼓勵當地的紅色文化管理部門支持幼兒活動展開,積極與幼兒教育機構合作,發(fā)揮本地紅色資源的強大教育功能,讓學生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環(huán)境中感受紅色精神與愛國情懷,在紅色文化的熏陶中健康成長。
結束語
紅色文化教育不僅是幼兒教育所需要的,更是現代教育所需要的。時代的發(fā)展推動幼兒教育的進步,也使民族精神的教育走入幼兒課堂中。教育者要立足于日常教育的需求點,尋找合適的契機,才能使紅色文化教育適宜的與日常教育相融,真正讓革命精神走入幼兒心中,構建新時代的紅色文化精神課堂。
參考文獻:
[1]曹雪梅.以傳承紅色基因為抓手提升新時代幼教管理——北京市六一幼兒院70年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J].行政管理改革,2019(06):20-27.
[2]李曉君.利用本地資源加強對幼兒的紅色文化教育[J].文學教育(下),2019(0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