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萍
【摘? 要】高中生學習政治課,興趣是很重要的,只有學生對政治課感興趣才能學好政治,而政治學習的興趣恰恰是當前的高中生所缺乏的。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如何激發(fā)高中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就成為當前高中政治教學的首要問題。作者根據(jù)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在本文中對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做一個淺析。
【關鍵詞】高中政治;激發(fā)興趣;實踐教學
高中政治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的課程,面對高中生對政治課不感興趣的問題,作為高中政治教師要做出什么方案以解決當前的問題呢?我根據(jù)教學實踐經驗得出,教師在教學中深入淺出的教學能使學生更快速地理解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采用新型的教學方法不僅能提高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效率,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適當?shù)恼n外延伸能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政治知識,有利于激發(fā)高中生的政治學習興趣。
一、通俗的授課模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前的高中政治授課往往是理論性的知識比較多,而學生普遍不喜歡聽純理論性的知識,這就導致學生對政治的學習提不起興趣,無法實現(xiàn)有效教學。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可以把課本的語言換成淺白的語言,用較為通俗的方式向學生授課可以對教學起到很好的效果。根據(jù)我的教學實踐觀察,教師在政治課堂上用通俗的方式向學生授課,能夠使學生原本不容易聽懂的地方變得更容易聽懂,也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
《企業(yè)與勞動者》這一節(jié)就是理論性較強的一課,這節(jié)里有很多專業(yè)的名詞,教師按照書本給學生解釋專業(yè)名詞的含義,學生基本上都不喜歡聽,這時候教師就應該講得通俗淺白一些,力爭讓所有的同學都有興趣聽教師的講課。比如,在這一節(jié)里有“法人”這個名詞,如果按照課本上的解釋,那么學生聽起來就會感到非常陌生,每個字的理論性都很強。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嘗試著用通俗的語言給學生解釋這個名詞:法人就是一個經營者。淺顯的解釋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接受,有利于使學生對政治感興趣。
二、貼近生活的教學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生一般都認為高中政治課是與生活無關的,政治的教學都是枯燥的說教。其實不然,政治知識有好多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只要教師在教學中多引用生活類的案例,就能拉近學生和政治的距離,進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高中政治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引用生活類的案例可以從課本上尋找,也可以從其他的材料中搜尋,只要教師找的材料能夠感染學生,讓學生意識到政治與生活是有關聯(lián)的即可。教師引用的案例以淺顯為宜,內容深奧的案例不利于學生去理解,學生不易理解的案例無法很好地達到激發(fā)學生政治學習興趣的目的。在教材中有一節(jié)《多彩的消費》,教師在教授這一節(jié)的時候就可以采用貼近生活的教學方法。消費是高中生所熟知的,每一個人都會消費,高中生也不例外。這一節(jié)是在教導人們要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教師可以引用一些關于高中生消費的案例來引導學生,說明什么樣的消費是合理的,什么樣的消費是不合理。比如,有調查顯示高中生購買40%的產品都沒有利用起來,都是一時興起買下的,買下后就收起來再也沒有用上,這就是錯誤的消費觀,在買東西的時候沒有考慮好產品對自己有多大的使用價值,就盲目地消費,導致了浪費。引用生活案例向學生講述課本的內容,能使學生認識到在政治課上學會了正確的消費觀,可以指導自己正確理性地消費,以此方法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政治,激發(fā)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
三、小組學習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當前的高中生對政治的學習不感興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良好的教學方法。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上,對政治的教授主要是靠教師的說教,這樣容易引起學生對政治課程的抵觸,從而不利于有效教學的實現(xiàn)。而小組學習的教學方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讓學生結成固定的學習小組,在討論的狀態(tài)下學習本節(jié)課的政治知識,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問題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實踐中經常采用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小組討論中教師扮演的是教學組織者的角色,學生扮演的是知識探索者的角色,在課堂上以學生的自主探索為主。學生探索的問題可以是教師提出的問題,探索出來的答案是和全班同學共享的。比如,在學習《投資與理財?shù)倪x擇》這一節(jié)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獲取知識。理財都有哪些類型,哪些風險是最高的,哪些收益是最高的,風險和收益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學生們組成學習小組開始熱烈地討論教師的問題。
小紅同學說:“理財?shù)念愋陀秀y行儲蓄、國債、企業(yè)債券、理財產品、股票、期貨、基金、貴金屬等等?!毙∶魍瑢W說:“根據(jù)課本上的介紹,股票的風險是最高的,收益也是最高的?!毙娡瑢W說:“風險和收益呈正相關的關系,收益越高風險越大。”
經過學生的討論學習,很快就解決了教師提出的問題,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每一個人都在積極地參與,收到了比傳統(tǒng)課堂更大的教學效果。只要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堅持使用小組學習的教學方法,久而久之,就能消除高中生對政治學習的抵觸心理,激發(fā)起高中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對實現(xiàn)有效教學很有意義。
四、課后知識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還有一種辦法,就是讓學生多了解課本的小知識。在課本里面有一些小知識,像名人的介紹,或者關于某件事的介紹,教材在編寫的時候為了豐富教材內容,也為了學生讀課本時不覺得枯燥設計了這些知識。在學生對教材中純理論性的知識不感興趣的時候,可以用一些豐富有趣的知識激發(fā)學生對政治課本的關注度,進而激發(fā)學生對高中政治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材中有關于貪官成克杰和人民公仆牛玉儒的介紹,通過了解成克杰貪贓枉法最終身陷囹圄的故事和牛玉儒為人民服務的事跡,有助于學生明辨是非,學習好的榜樣而憎惡損害人民利益的人,同時還能增加高中生的知識面。學生多看課本上的這些小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政治課程的興趣度。
五、時事政治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時事政治是高中政治的一項重要內容,在考試中也會涉及,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涉及一些時事政治類的內容。時事政治類的內容對教學是有利的,因為政治這門課對學生來說大部分內容都是理論性偏強的,學生學習起來較為枯燥,如果在教學中加入新的元素,那么就有利于激發(fā)起學生對政治的興趣。再者,時事政治類的知識不同于課本上的理論性知識,時事政治多是一些近期發(fā)生的新聞,是學生較為喜歡,較容易接受的內容。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多關注一些國內和國際上所發(fā)生的一些新聞,把這些新聞整理起來,在課上或課下給學生看。比如,最近的中美貿易戰(zhàn)是人們所關注的時事政治,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摘錄一些這方面的新聞,讓學生通過閱讀增長課外知識面。因為在考試中會涉及時事政治類的問題,所以教師在平時注重對學生的時事政治考察也是必要的,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了一些時事政治的材料后對學生進行一次小檢測,以考查學生對時事政治閱讀的掌握情況。時事政治的材料選擇要注重時效性,在考試中出現(xiàn)的時事政治大多是近期發(fā)生的事件,讓高中生閱讀時事政治類的材料就要選擇時效性強的材料。讓高中生了解時事政治,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實現(xiàn)高中政治的有效教學。
六、結語
對當前的高中生來說政治是一門枯燥的課程,學生的這種想法也會導致高中政治的教學效率低下,進而導致學生對政治的學習提不起興趣。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多種的教學策略來激發(fā)高中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只有激發(fā)起高中生對政治的興趣,才能提高高中政治的教學效率,實現(xiàn)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李靖.對分課堂: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新探索[J].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8(3).
[2]姜自玲.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學初探[J].新課程,2018(6).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