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富彬
摘 要:高效教學是當下小學數學教學追求的目標之一。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利用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中收獲更多的知識,數學思維得到提升。高效課堂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上下功夫,保持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連貫和緊湊,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升,進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本文基于小學數學隨堂練習設計探析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隨堂練習;設計探析
引言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在人類歷史發(fā)展和社會生活中,數學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1精心設計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是一個綜合的過程。它不僅整合了數學知識的講授,而且整合了詳細的數學教育理念,使數學課堂講授更加聯貫。所以,教學計劃的作用貫穿于教學的全部過程中。它不僅可以幫助教師進行教學,還可以使教師的語言和黑板寫作更加準確。當然,教師有必要了解的是,教學計劃不光是教師現實教學的一個樣本,并且是對教學內容的一個溫習。所以,在數學講授過程當中,教師應制定具體的教學計劃,并將教學思想貫穿其中。在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條件下,教師應當不斷運用學習者的主動地位,把學生從被迫學習轉變?yōu)樽灾餮辛?。這就需要教師改進自身的講授方式,把教學計劃與核心素養(yǎng)教學理念相結合。
2發(fā)揮信息技術優(yōu)勢,設計“操作性”練習,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
動手操作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而活動又是兒童的天性,對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學生來說,數學是枯燥的、機械的、嚴肅的,重復的練習尤其令人乏味.根據這些特點,練習應轉變方式,把機械單調的練習轉變?yōu)閷W生自己的有聲有色的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去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和交流.如在教學“認識線段”一課時,課后練習筆者利用多媒體出示書上的第三題,“連接這兩點還能畫出不同的線段嗎?”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匯報時用多媒體展示并用紅色線閃爍,意在重點說明:連接兩點,只能畫一條線段.緊接著出示書上第四題,“下面有三個點,在每兩點之間畫一條線段.”先讓學生們猜一猜畫好后是什么圖形?學生獨立操作完成后用多媒體展示.又出示書上第五題.“給你四個點,在每兩點之間畫一條線段,你能畫幾條呢?”小組先交流,再畫一畫驗證.
展示時發(fā)現學生們大都只畫四條線段,即是外面的四邊形,而忽視對角的兩點還能畫兩條線段,為了讓學生們學會完整的畫出所有線段,筆者設計了兩種有序地畫線段的方法,法一:先畫外圈的四邊形,再畫對角線的兩條線段;法二:是根據兩點確定一條線段,先確定一點再去找另外一點畫出線段,這一點能找到的所有線段畫完后,再去確定另一個點,以此類推.利用多媒體呈現清晰、明了!省去了教師許多瑣碎的語言介紹.讓學生通過操作來理解題意,解答習題,學生學得比較主動,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練習不能僅僅停留在單一的“書面練習”和“口頭練習”等形式上,還要重視學生練習的操作性,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強化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
在過去的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純粹是課本知識,即使數學知識已經裝在學生的腦子里,成了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部分,可是他們在解決問題,在生活中,很少調動自己數學思維和知識,導致自己的生活能力不高。而新時代,這種學死知識的觀念已經過時,以成績評價好壞也已經不全面,不科學。所以,老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但要給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在教學中通過一些手段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讓學生有意識地與生活中的數學建立某種聯系,幫助學生提高生活能力。
例如,學生學習了時、分、秒這些內容時,老師可以問學生,你們早上起床要用多長時間洗漱完,并吃完早餐。怎么用你們早上寶貴的時間才更劃算呢?學生聽到這些問題,就開始動腦思考了起來。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給學生講一個小故事,強化學生的時間概念,增強學生對時、分、秒的認識。“小明6點半起床,他要7:20到校。在路上要花15分鐘時間??墒切∶髌鸫不?分鐘,洗漱花了20分鐘,聽單詞花了20分鐘,吃早點又花了15分鐘,在上學路上慢吞吞地花了25分鐘。”同學們,你們覺得小明的時間夠嗎?他這樣用時間合理不?很多眼尖且計算能力強的同學,同聲回答不夠。小明這樣用時也不科學。接著就有同學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怎么用時更合算等等。這樣,有了生活的內容,枯燥的數學不但有了溫暖,有了人情味,生活味,讓學生覺得親切,不抗拒,不僅有利于學生數學運用能力提高,也有利于課堂教學的推動和質量的提升。
4優(yōu)化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方法
于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而言,教師使用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落后,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十分不利,因此教師需要改變落后的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方法,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探索出符合現階段教學需求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從而讓學生積極融入到學習氛圍中,并將自身的優(yōu)勢充分展現。例如,教師在訓練學生進行口算時,應該將相應的口算方法傳授給學生。教師可以定期給學生出題,讓學生堅持進行口算,不僅可以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fā)揮,而且可以使學生的口算能力逐步提高。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的工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數學計算教學進行全面分析,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吸收知識,而且可以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得到逐步推進,為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礎,在教師的教導之下,學生逐步向多個方向發(fā)展。
結束語
我們進行一堂課的教學,必要講究一定的效率,這是教學最基本的原則。打造高效課堂,其含義除了知識量,還應該包括對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以小學數學課堂為例,高效課堂不僅僅讓學生對課本知識點進行掌握,還要達到培育學生數學思維的目的。高效課堂不僅僅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提高數學實踐能力,而且調動他們的數學思維,減少教學過程中不必要的鋪墊,直接將學生引導到正確的解題思維中。目前打造高效課堂,有很多方式方法,如情境教學法、生活化教學、運用多媒體技術、小組合作,等等,都是不錯的嘗試。
參考文獻
[1]李燕.淺談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15):139-140.
[2]施壽榮.巧設練習提升效能——淺談小學數學練習與設計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01):59.
[3]王彬.精心設計精彩隨行——小學數學練習設計的策略[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8(1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