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如今,我國體育事業(yè)不斷完善發(fā)展,國人的身體素質不斷提升,也使人們愈發(fā)注重身體素質訓練。拳擊運動項目的基本目的就是利用訓練技巧與方法,以提高運動員的運動能力、身體技能和反應能力?;诖?,拳擊技術對于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拳擊運動員全面發(fā)展,才能提高拳擊比賽的成績。由此可見,探究拳擊技術對身體素質訓練的分析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關鍵詞:拳擊技術;身體素質訓練;探索分析
中圖分類號:G886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1002-7475(2019)10-083-01
根據現代拳擊技術的發(fā)展研究,拳擊技術的快速、難度以及精準的攻防技術手段都依托于運動員自身強健的身體素質與扎實的基本功條件之下。如若拳擊運動員身體素質較弱,拳擊技術基本功不過關,僅憑借競技能力與比賽成績,難以脫穎而出。尤其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后,我國拳擊項目技術水平實現了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強健的運動素質不僅可以有效地降低運動創(chuàng)傷所帶來的傷害,還會延長運動員的運動壽命,使運動員掌握更高、更強、更快的拳擊技術,提高運動員的拳擊比賽成績。故此,本文主要以拳擊技術對身體素質訓練的影響,進行以下幾點分析,以期為拳擊技術訓練提供更多的參考意見。
1拳擊技術對身體素質訓練的基本任務
拳擊技術里對身體素質訓練的基本任務就是根據身體素質訓練專項,鍛煉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能力,使運動員掌握更加完善的戰(zhàn)術,為其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也要不斷強化運動員的體能素質,提高運動員各個器官的運動能力,實現運動強度與運動負荷的訓練標準。因此,增強拳擊運動員的身體機能需要利用資料采集評估,為此制定針對性的訓練計劃,才能讓運動員掌握技術能力與競技能力?,F如今,我國拳擊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個別級別已經與世界水平保持一致,但是相比于世界強隊,依然在體能與技術方面存在差距[1]。根本原因是由于拳擊訓練缺少可行性的測試方法與完善的訓練體系,不能有效地與人體運動規(guī)律相結合,從而影響了拳擊運動訓練效果。為此,實施全面、有效的身體素質訓練對于拳擊運動員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2拳擊技術對于身體素質訓練的基本要求
2.1根據人體運動素質發(fā)展規(guī)律展開訓練
身體素質訓練具有顯著的年齡特點,而柔韌度的培養(yǎng)應該從幼兒時期進行鍛煉,其效果更加顯著;速度的培養(yǎng)應該在8-14歲期間,其提升效果更加明顯,15-16歲效果次之,之后的變化意義不大;靈敏度的培養(yǎng)應該在13-14歲期間效果十分顯著;力量的培養(yǎng)在15-17歲期間發(fā)展較為快速,20-30歲達到力量增長的最大值;可見在運動員青春期階段增強耐力訓練,可以為運動員身體素質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2]。結合目標任務,教練員可以根據人體運動素質發(fā)展規(guī)律的特點展開訓練,有利于提高訓練的整體效果。
2.2實現身體素質訓練與專項身體訓練的有機結合
通常情況下,身體素質訓練,堅持全面化身體訓練原則,即實施速度、力量、耐久性、柔韌性、協(xié)調性以及靈敏性等綜合訓練,促進運動員綜合發(fā)展。身體素質訓練對于拳擊技術的掌握有著較高的要求與標準,通常情況下身體素質訓練,需要讓運動員通過田徑、球類、體操以及游泳等運動項目得以實現。
專項身體訓練是根據拳擊項目獨有的特點,利用直接式訓練強化,提高運動員的專項技能,例如,利用打沙袋的訓練方式,增強運動員的擊打能力與專項耐力;利用跳繩增強運動員的腿部力量與耐力等。拳擊訓練需要運動員將精力放在專項速度、力量與耐力的訓練上,但是又不可忽視身體素質訓練,應該結合運動員的實際年齡、綜合素質等情況,在不同的階段進行合理計劃,實現身體素質訓練與專項身體訓練的有機結合。通過相關實踐研究表明,通常身體素質需要在青少年階段奠定堅實基礎,當運動員成年后,身體素質訓練應該維持原有的運動水平[3]。其根本原因是受運動員自身年齡特點的限制,并且當運動員進入成年以后,需要面臨專項訓練與相關比賽,使運動員在身體素質訓練方面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逐漸減少。因此,拳擊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需要加強重視青少年階段的訓練。
2.3堅持身體素質訓練與技術訓練的融合原則
身體素質作為掌握拳擊技術的基礎,身體素質需要通過技術鍛煉才能有所提升,身體素質訓練與技術訓練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為此,在身體素質訓練過程中,需要與拳擊技術全面結合,才能有效地提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與拳擊技術,使運動員的戰(zhàn)術水平不斷提高。
2.4適度控制運動強度與負荷水平
根據相關實踐研究發(fā)現,運動員長期處于興奮狀態(tài)與精力充沛的條件下,會使身體素質訓練效果達到最佳水平,為此這就需要教練員適度控制運動強度與負荷水平,將運動員在身體素質訓練中傷害性降到最低,才能提高身體素質訓練的安全性、可靠性[4]。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拳擊技術與身體素質訓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拳擊運動員應該意識到身體素質訓練的重要性,從而運用多元化的訓練方式,增強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提高運動員的拳擊技術水平,使運動員比賽成績達到最佳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劉金超.對業(yè)余體校不同年齡青少年拳擊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重點的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5):289.
[2]霍鵬翔,王海明.我國優(yōu)秀女子拳擊運動員身體素質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湖北體育科技.2017(11):974-978.
[3]陳志堅,陳秋琦.運動員身體功能訓練的研究與探討[J].拳擊與格斗.2017(10):51.
[4]魏飚,霍鵬翔.探討制約我國拳擊運動開展的因素[J].當代體育科技.2018(25):232-233.
作者簡介:
張健(1985.10-),男,漢族,出生于濟南市,職業(yè):拳擊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