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雯雯
摘要:新課改的背景下,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是義務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著重強調了,教育就是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農村小學的音樂教學一直以來就是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本文中分析了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的現(xiàn)狀,從一年級學生的第一堂音樂欣賞課入手,提出故事教學策略方法及課堂實錄,供大家交流學習。
關鍵詞:農村教學;一年級學生特點;故事策略方法
引言
2011版《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提出,感受與欣賞是音樂學習的重要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欣賞能力的形成,對于學生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yǎng)、增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教學中應激發(fā)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鼓尉學生對所聽音樂表達獨立的感受和見解,養(yǎng)成聆聽音樂的習慣,逐步積累欣賞音樂的經(jīng)驗。
一.農村小學低段學生現(xiàn)狀分析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也就是說,從小培養(yǎng)怎樣的習慣,成人后就會形成怎樣的品性。以我校的學生為列,學生家長大多師附近的村民,家長的整體素質不高,父母雙方或者一方常年外出打工,其子女就寄托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親戚家,造成了事實上的“單親家庭”、“隔代教育”的現(xiàn)象。家長們的教育理念就是“學生在學校只要不出事,學習差不多就可以了,音體美這些課都不重要”這樣的放任自流型的教育觀念讓老師們感受到了教育的艱難,作為音樂教師就更加尷尬。在教學的4年中只有極少數(shù)的家長給孩子報過舞蹈學習班,其他樂器的學習幾乎沒有,孩子對音樂的興趣濃厚,但只停留在聽聽流行音樂上,很難真正的深入,也無法保持學習的熱度。所以,在小學一年級的第一堂課,良好的音樂習慣養(yǎng)成,更能保持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熱度。
二.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故事性策略的探究
1.第一堂欣賞課是關鍵
在筆者的嘗試中發(fā)現(xiàn),欣賞課的導入和音樂氛圍至關重要。以人音版第一冊為例,書中選的第一首欣賞音樂是德國耶賽爾的《玩具兵進行曲》,這首音樂作品情緒歡快,音樂形象生動,富有兒童性。教師在教學時先用輕柔的語調帶入故事。再讓孩子們模仿故事中的小耶賽爾在位置上靜息,教師還可營造氛圍關上教師的燈光,然后播放音樂的前奏在提問:你聽到什么聲音?猜猜玩具兵們要干什么?
師:玩具兵們吹起了集結號,他們決定偷偷跳出盒子,在小主人的房間巡邏參觀。,你能聽著音樂模仿玩具兵的步伐嗎?(提出要求輕輕踏步)
引出音樂的A 段,但農村孩子還不能很好的模仿,教師可再提醒軍人的步伐和神態(tài),這里筆者導入3.4張玩具兵的圖片幫助孩子更好的理解音樂形象。再次體驗音樂A段。
師:玩具兵神氣的巡邏后,發(fā)現(xiàn)小主人的房間好漂亮呀,那接下來玩具兵會干什么呢,請大家在音樂中找尋答案吧。
播放B段,B 段音樂抒情,學生的思維在此被打開,能聽著音樂感受出不同的答案,老師再讓學生們選擇最貼切的答案,讓孩子們自己編出不同的動作感受,大多數(shù)孩子感受出玩具兵們開舞會了。但農村孩子動作單一,筆者在這選擇導入一小段舞蹈視頻,讓孩子們模仿,在選擇合適的動作加入到B段音樂,
師:歡樂的舞會借宿了,你聽,玩具兵們又開始干什么了?
聆聽A1段,
師:天漸漸亮起來,小主人就要醒過來了,聽聽玩具兵怎么回到盒子里的?
播放尾聲。讓學生聽音樂模仿,教師可以適當打開燈光配合。
在學習聆聽過程中,學生容易興奮,教師要不斷提醒孩子們,小主人在睡覺,太大的聲音會吵醒小主人的。讓孩子們融入在音樂故事中。作為這節(jié)課的延伸我會播放幻想曲2000的《火鳥》,結束時告訴學生音樂只要你會聽,你就能體驗出音樂帶給你美麗的畫面。在經(jīng)過第一堂欣賞課的美好體驗,在接下來的欣賞課中,學生就會對音樂欣賞充滿期待。
2.我會講音樂故事啦!
教師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就可以逐步放手讓學生來補充音樂故事。以一年級上冊第4單元《快樂的小熊貓》為列
師:今天的音樂故事,要請同學們來講給老師聽了。讓我們先來聽聽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吧。教師給出選項,清晨 ,傍晚 ,中午
學生聆聽A段
學生會回答出音樂像清晨或傍晚
師:想判斷音樂的準確時間,我們在找找,音樂中你還會聽見什么聲音,音樂的旋律是上升還是下降?
復聽音樂A段
通過復聽,學生能聽出音樂中有小鳥,音樂旋律是逐步上升的。教師就可以總結
師:孩子們的小耳朵越來越靈敏了,音樂模仿了小鳥歡快的叫聲,音樂旋律逐步升高,是音樂家想告訴我們清晨太陽緩緩的露出光芒……
接著讓學生自己描述大森林的清晨,教師可以記錄關鍵詞,隨后跟音樂模仿。
師:太陽婆婆已經(jīng)升的高高的了(選擇剛剛孩子們的描述語言),在這個森林中,住著一位小熊貓也早早起床了,你聽它像我們走來了,你能告訴大家這是一只怎么樣的熊貓嗎?
聆聽音樂B 段
生:是一只胖胖的快樂的小熊貓……(教師板書關鍵詞)讓學生隨音樂模仿
師:這只快樂的小熊貓開了一家熊貓商店,每天早晨,小熊貓都為它的商店去森林里打水,你聽他提著水桶出發(fā)了,你能聽出它打水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嗎?
這時,學生會天馬行空的編出什么多不同答案,老師不用的否認,只是選擇跟貼合音樂的答案,讓孩子們明白,音樂故事的變化要從音樂元素中找尋答案,比如音樂上下行,可以想象成小熊貓打水要爬山,平緩有節(jié)奏的音樂可以想象小熊貓在過橋等等。
教師總結板書記錄后,學生就可以用動作歲音樂表演。
聆聽結尾
師:小熊貓終于打好水,看見自己的熊貓商店了,聽它回商店了
學生:它是跑著回去的,因為音樂很快……
這時學生已經(jīng)可以通過音樂要素來想象音樂了。
在這節(jié)課后,學生興奮的告訴我:老師,我們會自己聽音樂講故事啦!
三.結束語
每一首音樂欣賞的樂曲都是一個動人的故事,都是作曲家內心豐富的呈現(xiàn)。而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用音樂的故事作為橋梁,搭建起孩子們和音樂的互動,讓美好的的音樂走進孩子們的心里,溫暖豐富他們的內心,讓每個孩子都愛上聆聽音樂,感受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世界。
參考文獻:
[1]陳孝余.“審美”理念內質及其音樂教育達成芻議(上)[J].中國音樂教育. 2014(01)
[2]程之伊.論聆聽中事件型音樂作品的意義建構[J].中國音樂學.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