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雪梅 李海姣 譚嗣偉
【摘要】 目的 分析結腸鏡檢查前不同飲食控制方法對腸道清潔的影響。方法 280例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140例。對照組于結腸鏡檢查前3 d進食無渣飲食, 研究組于結腸鏡檢查前1 d進食無渣飲食。比較兩組患者腸道清潔效果及腸道檢查中舒適情況。結果 對照組腸道清潔總有效率為93.6%, 研究組腸道清潔總有效率為95.0%,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腸道檢查中舒適率94.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6%,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結腸鏡檢查前1 d進食無渣飲食、檢查前3 d進食無渣飲食對腸道清潔效果無明顯影響, 但檢查前1 d進食無渣飲食可提高患者檢查中舒適率, 更易于患者接受。
【關鍵詞】 結腸鏡檢查;飲食控制方法;腸道清潔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1.026
目前, 臨床診斷和治療結腸疾病最直觀和最有效的方法為結腸鏡檢查, 而確保結腸鏡檢查成功的關鍵在于維持腸道清潔, 若腸道清潔質量較差, 不僅會對操作者進鏡時的視野產生不良影響, 從而延長檢查時間和增加患者檢查誤診、漏診率, 同時還可能增加患者檢查的痛苦和引發(fā)其出現(xiàn)腸道損傷, 因此, 結腸鏡檢查前做好腸道清潔工作準備至關重要, 不少研究認為, 影響腸道清潔的最主要因素為檢查前的飲食控制[1-4]。本文主要探究和對比了結腸鏡檢查前1、3 d進食無渣飲食對腸道清潔效果的影響?,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行結腸鏡檢查的2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依從性良好且自愿加入本研究者;符合結腸鏡檢查適應證者。排除標準:存在結腸鏡檢查禁忌證及無法耐受腸鏡檢查者;存在結腸梗阻、結腸腫瘤等病變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140例。研究組男85例, 女55例;年齡39~72歲, 平均年齡(59.6±6.9)歲。對照組男87例, 女53例;年齡37~74歲, 平均年齡(59.8±7.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取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 2 方法 對照組于結腸鏡檢查前3 d進食無渣飲食, 檢查當天清晨禁食, 術前晚上和檢查前6~8 h各給患者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2000 ml溫水混合液。研究組于結腸鏡檢查前1 d進食無渣飲食, 檢查當天清晨禁食, 術前晚上和檢查前6~8 h各給患者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2000 ml溫水混合液。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腸道清潔效果及腸道檢查中舒適情況。腸道清潔效果判定標準:Ⅰ級:腸液清澈, 腸腔內未殘留明顯殘渣和糞水, 進鏡視野效果良好;Ⅱ級:腸液渾濁, 腸腔內殘留少量殘渣和糞水, 但不影響腸鏡視野;Ⅲ級:腸液渾濁, 腸腔內殘留大量殘渣和糞水, 腸鏡視野模糊, 對腸鏡檢查產生嚴重影響??傆行?(Ⅰ級+Ⅱ級)/總例數(shù)×100%。檢查舒適的判定標準為患者檢查期間未出現(xiàn)腹脹、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腸道清潔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腸道檢查中舒適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結腸鏡檢查是目前臨床診斷、治療結直腸疾病最簡單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是, 受多方面因素的干擾(如結腸鏡檢查前, 大量黏液和糞便存留在腸管內而掩蓋腸道黏膜病變部位)常會對結腸鏡檢查、診斷準確性產生一定的影響, 進而增大患者疾病診斷的誤診率, 因此, 對患者行結腸鏡檢查前, 臨床還需嚴格做好患者的腸道清潔準備工作, 才能確保結腸鏡檢查的順利實施和全面提升檢查結果的準確性[5-8]。
不少研究證實, 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飲食控制[9-11], 而以往大多數(shù)臨床醫(yī)師認為, 飲食控制時間越長越有利于腸道清潔, 為此, 常在檢查前3 d對患者行無渣飲食、檢查當天清晨禁食以及術前晚上和檢查前6~8 h各給患者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2000 ml溫水混合液, 雖能達到良好的腸道清潔效果, 且其中的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屬于分子量較高的聚合物, 能利用氫鍵對大量的水分子進行聚集, 使水分子固定于腸腔內而促使腸道內的水分增加, 從而有助于擴張腔腸容積和軟化糞便, 使糞便更易排出, 從而能進一步提高腸道清潔效果[12, 13]。但該種飲食控制方法常易導致患者機體缺乏必要的營養(yǎng)物質而引發(fā)能量供應不足, 從而易引發(fā)患者在檢查期間出現(xiàn)腹脹、頭暈、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而現(xiàn)代臨床常在檢查前1 d對患者行無渣飲食、檢查當天清晨禁食以及術前晚上和檢查前6~8 h各給患者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2000 ml溫水混合液, 同樣能達到良好的腸道清潔效果, 且由于其禁食時間較短, 患者營養(yǎng)能量未被大量消耗, 因此, 其還能有效減輕患者檢查期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 兩組腸道清潔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腸道檢查中舒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苗旺 [14] 研究 [檢查前1 d給予無渣飲食組患者腸道清潔總有效率95.00%與檢查前3 d行無渣飲食組的93.75%對比,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檢查前1 d給予無渣飲食組患者腸道檢查中舒適率93.750%顯著高于檢查前3 d行無渣飲食組的78.75%,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基本一致, 說明結腸鏡檢查前不同飲食控制方法對腸道清潔無明顯影響。
綜上所述, 結腸鏡檢查前1 d進食無渣飲食、檢查前3 d進食無渣飲食對腸道清潔效果無明顯影響, 但檢查前1 d進食無渣飲食可提高患者檢查中舒適率, 更易于患者接受, 因此, 其值得被臨床優(yōu)先使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汪景麗, 趙新鮮, 宋燕. 結腸鏡檢查前兩種飲食控制方法對腸道清潔效果的影響. 護士進修雜志, 2015, 30(7):653-654.
[2] 鄒杏堅, 何雪英, 陳曉華. 個體化腸道準備管理對患者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清潔度的影響. 臨床醫(yī)學工程, 2018, 25(11):1561-1562.
[3] 韓秀艷, 黃曙, 徐敏敏, 等. 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清潔效果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 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8, 25(9):45-48.
[4] 張秋紅. 結腸鏡檢查前不同腸道清潔方法的效果觀察與比較. 醫(y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 2014(6):489-490.
[5] 李曉亮, 唐紅衛(wèi), 陳曉光, 等. 結腸鏡檢查兩種食物對腸道清潔度影響的比較. 武警醫(yī)學, 2017, 28(3):244-246.
[6] 程亞紅. 腸鏡檢查前飲食對腸道清潔的影響240例分析.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0, 23(1):45-46.
[7] 紀麗, 白姣姣, 顧幼敏, 等. 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清潔效果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 護理學雜志, 2015, 30(24):33-35.
[8] 王志民. 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清潔方法的效果分析. 鄭州大學, 2014.
[9] 沙菊艷, 李秀芬, 鄧穎, 等. 結腸鏡檢查前不同飲食對腸道清潔度的影響.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2, 18(36):4381-4384.
[10] 張媛媛, 鈕美娥, 汪茜雅, 等. 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準備效果的現(xiàn)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7, 33(14):1085-1088.
[11] 張小燕. 在行結腸鏡檢查前用不同方法進行腸道清潔準備的效果分析.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5, 13(23):281-282.
[12] 何丹丹, 何蘭珍, 劉讓, 等. 影響電子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清潔度的相關因素分析.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4):11-13.
[13] 谷穎, 劉春英, 張志芬. 結腸鏡檢查前腸道清潔兩種方法的比較.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 2013, 7(14):111-112.
[14] 苗旺. 結腸鏡檢查前不同飲食控制方法對腸道清潔的影響. 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 2018, 24(11):81-83.
[收稿日期:201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