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海
【摘要】伴隨農村小學教學點布局結構的不斷調整,班級結構逐漸形成小班額的趨勢,這也成為教師開展高效教學的優(yōu)勢。但是,如何針對農村小班額的現狀,開展中高年級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成為數學教師思考的關鍵性問題。基于此,筆者從自身農村中高年級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策略出發(fā),淺談如何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實現小班額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小班額 小學數學 學生主體 生活 評價方式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高效課堂實效性研究”(課題編號:WW{2017}GH373)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1-0123-02
農村小班額的課堂教學模式更加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教師也可以更好地踐行新課程改革標準中對數學課堂,以及對小學生的要求,從而使教師具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改革,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革新教學理念,突出學生主體
新的教育形式對應著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方法對應著新的教育理論,在農村開展小班額數學課堂的教學,教師應當更加關注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合作教學策略就在此時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空間。在農村中高年級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組,從而進行優(yōu)化分組,突出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例如,在進行《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本課教學中,就可以應用合作教學策略,實現高效小學數學課堂的構建。在課堂中,教師對班級中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調查;其次,教師根據學生對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等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不同對學生進行層級的劃分,分別是“對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等數學知識掌握程度較好的學生”“對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等數學知識掌握程度一般的學生”“對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等數學知識掌握程度較差的學生”等三個層級;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層級化分,按照優(yōu)勢互補的原則對學生進行組員的分配,使得每個小組當中既有對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等數學知識掌握程度較好的學生,也有對這方面知識掌握程度一般和較差的學生,之后教師組織學生以上述差異化水平的小組形式,開展《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這節(jié)課的合作交流和討論,從而強調每個學生的差異性,使得每位學生在體現出課堂的主體性,都在《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這節(jié)課的合作交流中,實現個性化的發(fā)展。
二、課堂融入生活,構建生活化課堂
系統(tǒng)數學知識的最初起源就是生活,數學知識的學習目的之一也是為了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因此,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具有緊密的聯系。因此,在農村中高年級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將實際生活中的元素融入數學課堂之中,引導學生在使用數學知識進行問題解答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生活化的數學意識,從而使得小班額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滿足當前新課程改革標準當中對學生數學建模意識的培養(yǎng)。
例如,在進行《簡易方程》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基于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結合生活中的場景,向學生提出“李老師帶了500元去買足球,買了12個足球之后,還剩下140元,那么每個足球的價錢是多少呢?”“劉奶奶去超市買了4袋牛奶和2個面包,付給售貨員20元,找回5.2元,每個面包的價錢是5.4元,那么每袋牛奶的價錢是多少?”等蘊含生活元素的問題,使得學生能夠根據自己已經學習的簡易方程相關數學知識,進行上述問題的解答,并在解答的過程中,能夠意識到簡易方程的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緊密聯系,從而能夠從生活的角度去看待數學知識,并且應用簡易方程的知識進行生活問題的解決,逐步實現生活化的數學意識。
三、優(yōu)化評價方式,發(fā)展小班優(yōu)勢
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是學生進行查落補缺的環(huán)節(jié)。在小班額課堂中開展小學數學知識的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當發(fā)揮小班額的優(yōu)勢,使得每一名學生都得到針對性的點評。
如,在《比》這節(jié)課的教學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先對班級中的學生進行點評,并指出每一名學生需要改進的地方,使得學生能夠根據教師的專業(yè)性意見,進行行為和學習方式的優(yōu)化改進,從而為之后參與小班額小學數學課堂奠定基礎;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之間進行互評,從而使學生了解自己在其他班級學生中的表現效果,并根據學生的期望進行改進,逐步實現中高年級小學數學課堂的高效教學??梢姡谛“囝~數學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能夠發(fā)揮小班額數學課堂的優(yōu)化,開展多元評價環(huán)節(jié),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小班額的課堂教學結構已經成為農村課堂的趨勢,在小班額課堂中開展小學數學知識的教學,教師應當優(yōu)化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模式,革新教育教學的理念,從而逐步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何復平.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教學的“活”與“新”[J].西部素質教育,2017(03):241.
[2]高達.淺析農村小學小班額數學生活化教學方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