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佛系 青年 表征解讀 成因
作者簡介:賀鐘玉,西安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8級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D66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063
一、引言
2017年底“佛系”一詞席卷網(wǎng)絡,在青年網(wǎng)友中迅速傳播發(fā)酵起來。在百度百科中,“佛系”的意思大概是一種看淡一切,隨遇而安,不爭不搶,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和人生態(tài)度。2018年12月3日,詞語“佛系”在《咬文嚼字》中被評為2018十大流行語之一?!胺鹣怠逼鋵嵤且粋€外來詞,在2014年,日本某雜志社介紹了在當時很流行的一種男性——“佛系男子”,“佛系男子”外表上跟普通人沒有什么不同,但其內心偏愛獨處,不想談戀愛,覺得談戀愛很費神太麻煩,只想關注自己的喜好和興趣,按著自己喜歡的方式和節(jié)奏去生活處事?!胺鹣怠痹谥袊幕馃醾鞑ミ€衍生出了許多新詞,例如:“佛系買家”“佛系職員”“佛系戀人”“佛系青年”“佛系生活”“佛系追星”等,其中“佛系青年”就是指那些崇尚一切隨緣、安靜自在、不苛求什么、做事有自己喜歡的方式和節(jié)奏,以自己最舒服的狀態(tài)生活的青年?!胺鹣怠爆F(xiàn)象的廣泛傳播看似是很平常的網(wǎng)絡流行而已,實際上在廣大的青年背后隱藏著一種新的生活態(tài)度和現(xiàn)代青年復雜的心理現(xiàn)象。雖然現(xiàn)在距離“佛系”一詞最火爆的時期已有時日,但“佛系”類詞語仍然是當代青年日常用語的“寵兒”,在青年中潛藏某種意義發(fā)揮著一定作用,它代表著當代一部分青年群體的生活狀態(tài),甚至是人生觀念?!胺鹣登嗄辍闭娴氖且圆蛔鳛榈膽B(tài)度去生活的嗎?“佛系青年”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至流行應該引起我們的思考,透視其現(xiàn)象,解析其原因,對于我們把握當代青年的思想觀念,從而使我們做好對青年思想的正確引導,并對其展開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著深刻重要的意義。
二、 “佛系青年”現(xiàn)象的表征解讀
(一)生活中的“出家”現(xiàn)象
“佛系青年”在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不表現(xiàn)著隨緣的心態(tài),購物時提不起興趣去逛街,也沒有特別心儀必須要買到的款式,一心想著能用就行合適就好,有比沒有強,差不多就行,需要選擇時也只是說一句“都可以”,網(wǎng)購后也不會專門評論,評論不曬圖,不給差評,也不與賣家較勁。社交生活中,“佛系青年”也同樣是開啟“佛系”交友模式,他們不會刻意去認識新朋友,甚至不想認識新朋友,覺得了解對方是個復雜漫長的過程,索性隨緣交友。“佛系青年”對待戀愛時是一種默默相處,靜靜相愛的方式,表現(xiàn)的十分淡然平和,不愿把太多時間花在戀愛上,有些人甚至更喜歡獨自一人,覺得談戀愛太費神。
(二)學習始于興趣,其它都是浮云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懷著“佛系”生活態(tài)度的“佛系青年”也許沒有詩句中那么高的學習積極性?!胺鹣登嗄辍敝械摹胺鹣怠贝髮W生群體在考試中只求及格過線,不求卓越的成績。平時只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自己主動延伸學習的情況比較少;對于校園文化活動,如果非學校規(guī)定必須參加的活動,他們大部分都是敬而遠之,不太會關注校園文化的風采?!胺鹣登嗄辍辈⒉辉谝庾约鹤鍪裁床攀亲钣袃r值和意義的,不會刻意為了迎合他人去提升自己,而是只想關注自己最感興趣的領域,以興趣為主導,拋開其他的因素,在這個領域中他們能獲得更多的滿足感和喜悅感,使自己的生活變得舒適和豁達。
(三)工作中的“路人甲”
近年來,網(wǎng)絡上常有某公司員工由于加班過度導致身體出現(xiàn)問題的新聞報道,2019年3月一種名為“996”的工作制度在網(wǎng)上引起激烈討論?!?96”工作制是指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中午和傍晚休息1小時或不到1小時,總計工作10小時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這是一種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盛行的加班文化。這種過度用工的工作制度雖是違反勞動法的,但反應了市場對經濟發(fā)展效率的更高要求。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國家經濟水平迅速增長的環(huán)境下,需要青年一代投入到工作中去,為自己的事業(yè)打拼出一片天地。而“佛系青年”對待工作不是徹底的全身心投入,他們在工作崗位上保守完成其分內的工作,上級布置的工作任務他們不會推卸也不主動請纓,有關初入職場的熱情也在遞減,工作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經濟來源,無關夢想也無關遠方。
綜合來看,“佛系青年”生活懷有平常心,不想為世事所煩惱,只想守住屬于自己小世界里的舒適喜悅,在經歷一些生活中的波折之后,也不會為追求某事放手一搏,變得寵辱不驚。青年作為當今社會發(fā)展的核心力量,最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一代人,但“佛系”現(xiàn)象在網(wǎng)絡上的火熱傳播,“佛系青年”群體的漸漸壯大反應了社會存在的一些問題,“佛系”走紅的原由,值得我們去探究。
三、 青年“佛系”現(xiàn)象的成因
(一) 物質條件使部分青年有底氣“佛系”
當今的青年群體中,大部分是“90”后,他們成長在國家改革開放經濟與科技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他們從小沒有經歷過吃不飽穿不暖的貧乏年代,依靠著父母打拼得來的物質基礎無憂無慮的生活。在進入社會這個大熔爐之前,很多人不知生活不易,但家庭條件的好壞也會形成較為鮮明的對比。來自富裕家庭的青年,他們從小錦衣玉食,生活在父母提供的優(yōu)質條件的保護傘里,喜歡什么也不用太費力就能得來,久而久之他們覺得只要依靠父母就算自己不努力也能過上悠然自在的生活,從而心安理得的享受著“啃老”,不愿通過自己的努力奮斗再去提升生活水平,安于現(xiàn)狀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來自貧困家庭的青年,他們?yōu)榱四軌驕p輕父母的負擔,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傾向于盡早進入社會掙錢養(yǎng)家。對于他們來說,能靠自己的努力獲得一份好工作是最大的幸運,在職場上他們是最積極能干的員工,希望通過奮斗改變現(xiàn)狀,實現(xiàn)自己生活的美好愿景。因此,“佛系青年”的出現(xiàn)在一定程度上與青年群體的物質條件,家庭背景相關,富裕家庭的青年經濟負擔輕,理想生活觸手可得,如果沒有更高的人生追求與理想,就會很容易地形成無追求、無目的、無信念的“三無”人生狀態(tài),從而陷入“佛系”的泥潭中。對于貧困家庭的青年來說,“佛系”的特征并不明顯,為了改善家人與自己的生活,他們沒有暫停前進的腳步。
(二) 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骨感現(xiàn)實帶來多方壓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變?yōu)槿嗣袢找嬖鲩L的美好生活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社會科技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一方面為我們創(chuàng)建出美麗的生活家園也給百姓帶來便利優(yōu)質的生活體驗,另一方面也使社會中的某些領域在發(fā)展過程中有了偏差,人們對生活的要求水漲船高,但夢想與現(xiàn)實總是一個“豐滿”一個“骨感”。初入社會的青年們?yōu)榱藢ふ乙环葸m合自己的好工作,需要準備各種考試跟上萬人共同競爭一個崗位,職場中的青年職員們,重復著每天都一樣的工作內容,不分日夜的加班,同時還要面對越漲越高的房價和婚戀上的棘手問題,這讓青年一代顯得有些“不知所措”。他們背負著巨大的生活壓力,并在經歷過從熱情到無奈的生活感受之后,嘗試著對生活“妥協(xié)”,凡事看淡一點,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收獲簡單的快樂,降低對外界的期望值,也降低對自己的要求,以此來尋求內心的安慰,從而獲得能輕易觸碰到的滿足感。久而久之,這種看淡一切,怎么樣都行的“佛系青年”就產生了。
(三) 青年群體對新潮事物的高敏感度
“佛系”的廣泛流傳與青年群體自身特征有關,青年是一個樂于追求時尚,喜歡標新立異的群體,在發(fā)達的網(wǎng)絡信息時代,青年群體經?;钴S于微博、微信朋友圈、貼吧等有巨大流量和熱度的網(wǎng)絡平臺,并且對網(wǎng)絡流行事物有著高敏感度和高好奇心,作為喜歡“趕時髦”的一代,他們一旦接觸到新穎的詞匯時,很快能夠理解其中的意思,并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相似的經歷與一些網(wǎng)絡潮語產生共鳴,就會迫不及待在自己的圈子內傳開,在理解“佛系”的意思之后,青年群體們紛紛用“都行、隨便、沒關系”這類“佛系”詞匯作為自己的日常用語,由此為自己貼上“佛系”的標簽,長時間后便成了一種習慣。
然而部分青年自稱“佛系”,是將“佛系”作為他們的一種掩護手段,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一些人在表面上對某事表露出不在乎無所謂的態(tài)度,以此來誤導競爭對手,讓對方放松對自己的警惕,實則會為了爭取某事而暗暗努力,用“佛系”掩飾自己的真實狀態(tài)。但在強大壓力支配下的另一部分人,在社會的浪潮里抱團“佛系”,給予自己歇息的空間,慢慢看淡世俗之事,守住自己的小幸福。
(四) 作為“幕后推手”的網(wǎng)絡媒體
在智能手機普及以后,人們對智能手機的依賴性極高,尤其是青年群體,他們在與朋友交往之余,幾乎都是用手機來娛樂消遣,在上下班時段的公交地鐵上也隨處可見目不轉睛盯著屏幕的人們。隨著網(wǎng)絡信息平臺的優(yōu)化,出現(xiàn)了大批的自媒體,自媒體在“佛系”詞語上開始大做文章,發(fā)布在各大平臺中獲得了不少關注度,比如:2017年11月21日,“留通社”公眾號發(fā)布《胃垮了,頭禿了,離婚了,90后又開始追求佛系生活了?》,將“佛系”一詞“發(fā)揚光大”;12月11日微信公眾號“新世相”發(fā)文《第一批90后已經出家了》。手機網(wǎng)絡的便利,使微博、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傳播速度快得驚人,“佛系”攻占了不少頭條。并且網(wǎng)絡為青年營造了一個相對寬松的表達環(huán)境,也使青年對網(wǎng)絡上的新潮流接受能力變強,在“佛系”的熱度之下,青年受其感染產生從眾心理的幾率也增大了不少,由此推動了“佛系青年”的產生。
四、結語
經上述原因,我們應當發(fā)現(xiàn)“佛系”現(xiàn)象對青年群體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青年群體生活節(jié)奏快、事業(yè)追求高、精神壓力大成為常態(tài),如果對平常的一些小事還特別的在乎,就會更加感到疲憊不堪,反之試著去放下一些執(zhí)念,不那么去在意生活里的小細節(jié),確實能夠幫助青年擺脫一些煩惱?!胺鹣怠币辉~的流行,說明社會中有許多青年對該詞的認同,使他們感同身受其中的寓意。因此,對于“佛系”我們應該辯證的去看待,不要盲目的跟風也不要徹底否定它。但也不能任由“佛系”的浪潮肆意洶涌,對于“佛系青年”還是要進行正確的引導,以免青年群體誤解其中之意,消磨斗志,一蹶不振。
青年若能在“佛系”心態(tài)的稍作休整之后投入到工作學習中,將其轉化為動力以迎接下一階段的挑戰(zhàn),那他們將會收獲更多的精彩。為此筆者提出幾點對策和建議:一是網(wǎng)絡平臺應倡導媒體要大力宣傳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文化,并且加強網(wǎng)絡監(jiān)管,杜絕一些網(wǎng)絡營銷號發(fā)布的外來糟粕文化對青年群體信念的侵蝕,以維護良好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二是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高校輔導員與思政教師要及時了解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根據(jù)學生的特征和當下的社會風潮對他們進行適當?shù)匾龑Ш徒逃?,幫助其保持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教育,引導他們樹立起遠大的理想,成為有志向有擔當?shù)拇髮W生;三是鼓勵青年創(chuàng)業(yè),政府近年來相繼出臺了一些創(chuàng)業(yè)優(yōu)惠政策,目的就是鼓勵青年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為中小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寬松的發(fā)展空間,青年能夠以興趣愛好為導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能力,不斷地向自己的目標接近,通過創(chuàng)業(yè)去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yè),那么對未來的生活就會更加充滿信心與動力。
參考文獻:
[1]陶志歡.“佛系”青年的生成機理與引導路徑——以當代大學生為考察對象[J].中國青年社會科學,2019,38(1):96-103.
[2]張志堅.青年“佛系”現(xiàn)象的透視與解讀[J].青少年學刊,2018(4):3-7.
[3]陳賽金,陳超俊.當代青年“佛系”現(xiàn)象的成因與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2018(7):106-111.
[4]陶志歡.高校“佛系青年”現(xiàn)象的生成邏輯與引導策略[J].思想理論教育,2018(5):100-103.
[5]阮凱,楊義成.佛系:中國社會心態(tài)新動向[J].探索與爭鳴,2018(4):2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