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華
【摘要】在初中教學中,語文是必修課,也是影響中考成績的主要學科。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最關鍵的模塊是名著導讀。此模塊的根本任務是提高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而且在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的同時引導學生掌握閱讀名著的方式,使學生可以真正喜歡閱讀名著?;诖?,本文主要介紹了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有效途徑,希望可以為有需要的人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在新課改實行的背景下,語文課本加入“名著導讀”內容。之后,在中考語文試卷上也增設名著導讀內容的考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既然名著閱讀已經(jīng)占據(jù)一定的地位,就必須要開展特有的教學活動。因此,本文以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活動為出發(fā)點,制定出一些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為正確指導名著閱讀實踐做出更深層次的探索。在筆者看來,想要在名著閱讀教學中獲得感悟,必須要從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激發(fā)學生閱讀熱情、調動學生閱讀積極性做起,這樣才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促進初中語文教學事業(yè)穩(wěn)定發(fā)展。
一、名著導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現(xiàn)狀分析
現(xiàn)如今,隨著新課改的出現(xiàn),我國很多初中學校都已經(jīng)徹底打破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制度,開始推行素質教育,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增設名著導讀課程,但仍舊有些學校沒有認識到名著導讀課程的重要性,認為這樣會占據(jù)學生的學習時間,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因此,當前名著導讀在我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現(xiàn)狀是不容樂觀的,需要引起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高度重視。
二、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充分調動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培養(yǎng)讀書興趣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名著活動剛開始需要向學生介紹清楚開展這項活動的重要性,充分認識到閱讀名著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必要性,提高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英國著名科學家約翰路克曾經(jīng)說過:“書籍指引我們渡過難關,書籍能安慰我們的心靈,使我們擺脫和痛苦的羈絆,書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歲月化為令人愉快的時光?!敝挥屑ぐl(fā)學生對閱讀名著的熱情,學生才會喜歡閱讀名著,并且積極主動地讀書。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首先,教師必須要正確引導閱讀名著。比如閱讀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時,必須要適當?shù)亓私庾髡卟苎┣鄣娜松?jīng)歷等;閱讀《老人與海》時,需要了解作者海明威的個人經(jīng)歷等;閱讀《聊齋志異》時,需要了解作者蒲松齡的身世。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或者名人逸事形式對學生的求知欲進行啟發(fā),調動學生閱讀名著的積極性。然后,引導學生對名著進行梳理,將脈絡理清楚。教師可以通過層層設置疑問的方法發(fā)散學生空間想象能力,激發(fā)學生閱讀的熱情。通常,小說都是以敘述故事情節(jié)的方法對社會生活進行反映。學生喜歡閱讀名著,關鍵在于名著中的故事情節(jié)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吸引學生注意力。因為很多名著的篇數(shù)都是較長的,故事情節(jié)千變萬化,再加上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創(chuàng)作手法,所以只有將名著的故事情節(jié)都理順清楚,才可以準確把握整本名著。比如名著《水滸傳》中,整個故事情節(jié)是寫108個英雄好漢是怎樣被社會現(xiàn)實逼上梁山的。然而在所有回合里,又結合不同的情況具有不同的故事情節(jié)。然后,必須要重點分析《水滸傳》中一些主要人物個性,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也可以鼓勵學生自己按照名著內容編制劇本,與其他同學共同演繹劇本,進而更加準確地把握對人物的分析。最后,教師還可以采用猜想法引導學生自己分析,更加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能力,引導學生主動閱讀名著,激發(fā)學生對閱讀名著的好奇心。
(二)引導學生熟練掌握閱讀名著的主要方法
自古以來,大多數(shù)文明名人都是人們“讀”出來的,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經(jīng)說過:“他們有個不二法門,就是熟讀明文,讀著讀著,自己頓悟。”閱讀質量高的文學作品,可以使人們的精神世界變得更加豐富,提升人們的綜合水平和審美水平,增強人的文化修養(yǎng)。確保閱讀效果的前提是有效的閱讀方式。只有方法是正確的,才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通常,閱讀名著時必須要結合篇幅長短以及優(yōu)秀程度,可以運用以下幾個方法:
其一,瀏覽法。對于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或者篇幅長的內容,但是又需要了解的文章,可以采用這種方法,通常僅僅要求學生了解名著的基本概況、文章中心思想、寫作方式等等。其二,精讀法。對一些篇幅較短、質量高的文章,可以采用這種方法,通過認真品味文章語言,反復推敲寫作結構,進而對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寫作的特征以及文章的主要內容進行把握,進而獲取大量的知識和陶冶情操。其三,讀書筆記法。其屬于深化閱讀之一,將讀寫相結合的一種閱讀方式。和人們的生活是相當貼近的,在閱讀中很有可能引發(fā)人們感觸的文章。采用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深刻地閱讀書,而且可以提升文化素養(yǎng)。該方法和讀后感法是十分相似的,而這里所提到的讀后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閱讀完名著后,可以將自己對名著的想法寫出來;另一方面,觀看他人寫的讀后感,如果可以將兩者相結合,效果可以更加顯著。自己寫完讀后感,必須要看看原創(chuàng)的作品,深刻回味,進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原創(chuàng)作品。通過觀看他人寫的讀后感,不僅可以豐富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而且可以及時找到自身閱讀的問題,培養(yǎng)鑒賞作品的能力。其四,質疑法。我國宋代文學家朱熹曾經(jīng)說過:“讀書無疑需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長進?!边@里所說的是讀書經(jīng)驗。讀書的關鍵在于提出質疑,善于思考,盡可能多提問,只有這樣才可以進一步深入和領悟,學到更多的知識。
(三)積極開展關于閱讀名著的活動
在閱讀名著中為了可以長期保持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教師必須要積極開展不同形式的課外閱讀活動,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將自己的閱讀成果展示出來,與他人分享個人的閱讀方法,進而擴大他們的閱讀范圍。比如舉辦“評選讀書優(yōu)秀分子”活動時,應當樹立榜樣,增強學生的閱讀自信心。同時開展推介新書的活動,可以鼓勵和引導學生向其他同學和教師講解自己閱讀的主要名著內容,自己閱讀過程中的感悟,而且表達出個人的想法,進而調動其他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同時,組織班級辦手抄報活動,報紙的內容都是學生日常閱讀名著的內容、圖片等等,比如“我和張飛對話”“海明威求生方法”等。還可以開展“與名著作者面對面交流”活動課。引導學生閱讀名著,書籍中的人物不管是普通的老百姓還是王侯將相,都必須要鼓勵學生和他們進行心靈上的交流,和古人交流,以此了解整個世界發(fā)展史,有無限的樂趣。
三、結語
想要確保閱讀名著活動可以順利開展,必須要采取適合的方式,積極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活動,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名著興趣,使學生可以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中,我們要積極探索、勤于思考、學會歸納總結,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找到適應于學生閱讀名著的最佳方式。
參考文獻
[1]李汭桐. YJ市四中“名著導讀”教學現(xiàn)狀調查與研究[D].延吉:延邊大學,2018.
[2]陳婷.人教版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有效性教學策略研究[D].贛州:贛南師范大學,2017.
[3]譚江慧. 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7.
[4]王海燕.重溫經(jīng)典——談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有效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6(27).
[5]馬弛. 人教版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6]杜麗娜.初中語文名著導讀教學有效途徑初探[J].學周刊,2012(16).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