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姣
摘? 要:主述位理論是語篇分析的一個重要工具,能夠更清楚地分析句子結(jié)構(gòu),傳達作者表達的情感。本文通過對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憶江南》及其英譯本的對比,分析了整首詞的展開方式和作者情感的變化,也為詩歌賞析提供了新思路。
關(guān)鍵詞:主位述位;憶江南;英譯本;對比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18-0-02
1.簡介
韓禮德提出的系統(tǒng)功能語法中,韓禮德指出,語言是系統(tǒng)中的不同選擇,小句應為研究的基本單位。語言具有語篇功能,并且語篇功能是將小句的主題結(jié)構(gòu)作為信息來實現(xiàn),而句子的構(gòu)成主要包括主位和述位兩部分(Halliday 2004)。在中國古典詩詞的翻譯賞析對比方中,多數(shù)學者采用傳統(tǒng)的翻譯理論等相關(guān)方法進行對比分析。主位述位理論分析給詩詞翻譯對比分析提供一個新的方向,更好地體現(xiàn)中國古典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異同。
1.1主位述位理論簡介
布拉格學派創(chuàng)始人馬泰修斯在1939年發(fā)表的《功能句子觀》中首次提出了主位與述位這兩個術(shù)語,來分析句子結(jié)構(gòu)。不同于傳統(tǒng)學派將一個句子分為主語和謂語的分析方法,布拉格學派的句子功能觀主張話語中各部分的作用取決于該部分對全句意義的貢獻,基于這個主張將一個句子分為主位與述位兩部分?!爸魑弧笔窃捳Z開始的地方,即從這里講話人開始講話的內(nèi)容,簡言之,是說話人和聽話人都知道的已知的舊的信息?!笆鑫弧眲t表示話語的目的,即說話人想要表達給聽話人的信息,是未知的新的信息(胡壯麟 2011)。例如,“小明坐在凳子上”這句話中,主位是“小明”,述位是“坐在凳子上”,且主位和主語,謂語和述位都一致。稍作調(diào)整,在“凳子上坐著小明”中,主位是“凳子上坐著”,述位是“小明”,主語和謂語卻沒有隨著結(jié)構(gòu)的調(diào)整而變化。在《語言結(jié)構(gòu)與語言功能》這本書中,韓禮德提出主位系統(tǒng)包括主位和述位,信息包括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他認為主位和述位側(cè)重說話人,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側(cè)重聽話人。盡管在主位述位與已知未知信息的關(guān)系上,馬泰修斯和韓禮德各執(zhí)己見,但二者都從主位述位理論分析句子。
1.2憶江南簡介
《憶江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詞寫出了詩人對江南的美好印象,詩人選擇了江花與春水,日出和春天的美景等自然意象,全詞共用二十七個字,形象地描繪出了江南的美好春景。
2.《憶江南》原文文本中的主位述位分析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憶江南》整首詞寫江南春色。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首句主位是“江南”,述位是“好”,第二句主位是“風景”,述位是“舊曾諳”,第三句主位是“日出江花”,述位是“紅勝火”,第四句主位是“春來江水”,述位是“綠如藍”,最后一句零主位,述位是“能不憶江南”。全詞前四句的主語和主位都是一致的,以名詞作主語,最后一句的主語為“我”,即詩人自己,無主位,整句都是述位。從表達的情感來看,主位也是符合整首詞的意境的,首句主位“江南”夸贊江南美,第二句的主位從“風景”的方面寫出了江南好的可信性,接下來的兩個主位“日出江花”和“春來江水”是“江南好”具體化和形象化,尾句述位表達詩人對江南的留念贊美之情。全詞的主位述位結(jié)構(gòu)為T1-R1,T2-R2,T3-R3,T4-R4,T5(0)-R5。
3.《憶江南》英譯本中的主位述位分析
本文選取的是三位具有代表性的譯者許淵沖、趙彥春和路易·艾黎的英譯本。三位譯者的翻譯反映出譯者對主位述位的側(cè)重不同和核心信息的理解不同,同時也說明了翻譯是一個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
首句“江南好”,許淵沖譯為“Fair Southern Shore”,主位是“Fair”,述位是“Southern shore”;趙彥春譯為“The south is dear to me”,主位是“the south”,述位是“is dear to me”;路易·艾黎譯為“the beauties of Jiangnan”,主位為“the beauties”,述位是“of Jiangnan”。與原文主述位相比,許將主位述位作了顛倒,趙譯文的主述位與原文相一致,路易將主位述位作了調(diào)整。此外,主位“江南”,許譯為“southern shore”,趙譯為“the south”,路易直譯為“Jiangnan”,述位“好”,許譯為“fair”,趙譯為“dear”,路易譯為“beauties”。
第二句“風景舊曾諳”,許譯文是“with scenes I adore”,主位是“scenes”,述位是“I adore”;趙譯文是“The scenes stay in my memory”,主位是“The scenes”,述位是“stay in my memory”;路易譯為“how deeply I appreciated”,主位是“how deeply”,述位是“I appreciated”。許和趙的譯文主位述位都與原文一致,路易譯文主位和述位作了調(diào)整。許和趙的譯文中對主位“風景”是“scenes”,對述位“舊曾諳”則采用了“I adore” 和“stay in my memory”的做法,路易的翻譯更加接近意譯,沒有遵循原文的主位述位。
第三句“日出江花紅勝火”,許譯作“At sunrise riverside flowers redder than fire”,其中主位是“At sunrise riverside flowers”,述位是“redder than fire”;趙譯為“Over the waves the sun glows, redder than fire”,主位是“Over the waves the sun glows”,述位是“redder than fire”;路易譯為“The flowers blooming on the river banks at sunrise red as fire”,主位是“The flowers blooming on the river banks at sunrise”,述位是“red as fire”。三位譯者都以“日出江花”為主位,以“紅勝火”作述位。但在江花的翻譯上,許譯為“at sunrise riverside flowers”,趙譯為“the sun glows over the waves”,路易直譯為“the flowers blooming on the river banks”。相比之下,許的譯文更加貼合原文,即朝陽和鮮花烘染比火紅。在述位“紅勝火”的翻譯上,許淵沖和趙彥春都用比較級的形式突出原文的“勝”,路易采用了同級比較表達紅的像火一樣。
第四句“春來江水綠如藍”,許譯作“In spring green waves grow as blue as sapphire”,主位是“In spring green waves”,述位是“grow as blue as sapphire”;趙譯作“And the spring water flows as blue as sapphire”,其主位是“And the spring water”,述位是“flows as blue as sapphire”;路易譯為“The river water in spring darker than indigo”,主位是“The river water in spring”,述位是“darker than indigo”。三位譯者的主述位和原文的一致。述位“綠如藍”的翻譯上,許和趙都譯為“as blue as sapphire”,用同級比較表達綠的像藍寶石,路易譯為“darker than indigo”,用比較級突出藍,有點偏離原文。
末句“能不憶江南”,許譯為“Which I cant but admire”,主位是“which I”,述位是“cant but admire”;趙譯作“How can I not the south desire”,主位是“How can I”,述位是“not the south desire”;路易譯作“How can I ever forget Jiangnan”,主位是“How can I”,述位是“ever forget Jiangnan”。三位譯者在翻譯中都加入了主位“I”,述位中的“憶”,許譯為admire,趙譯為desire,路易譯為forget,路易的翻譯更加貼合原文。
從整體來看,許淵沖的譯文尾韻押韻,用詞簡潔明了,符合原文的平仄韻律感,趙彥春的譯文從整體來看與原文的主位述位相一致,路易·艾黎的翻譯則失去了原詞的悠遠深長的意味。
4.結(jié)論
主位述位理論在語篇功能分析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從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側(cè)重點和整篇文章展開的方式,是語篇分析的重要工具。從上述對白居易的《憶江南》以及其英譯本的對照分析中,可以看出譯者在翻譯古詩詞時,古詩詞的理解和譯者的主體性都對譯文的主位述位表達影響較大。
參考文獻:
[1]Halliday, M.A.K. 200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Edward Arnold.
[2]成芳霞& 徐雯婷. 2018. 主位述位理論下《春江花月夜》及英譯本對比分析[J]. 長春理工大學學報(02).
[3]戴煒棟. 2004.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導論[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4]胡壯麟. 1998. 語篇分析任重道遠[J]. 外語研究(02).
[5]胡壯麟. 2011. 語言學教程[M]. 北京大學出版社.
[6]拓華. 2014. 主位推進模式及其對論述文翻譯的指導[J]. 青年與社會(08).
[7]王昆霞. 2008. 主位-述位結(jié)構(gòu)的案例分析[J]. 北京城市學院學報(03).
[8]許淵沖. 2003. 唐宋詞三百首[M]. 河北人民出版社.
[9]朱永生. 1995. 主位推進模式與語篇分析[J]. 外語教學與研究(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