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晟
摘要:職業(yè)教育在我國的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同時校園安全也成為了高職院校學生能否順利成長與發(fā)展的關鍵前提。作為未來國家建設的關鍵組成部分,職業(yè)院校也是生產的一線力量。對于這些學生的安全教育而言,應該將其提到管理日程當中,尤其是對現(xiàn)有安全教育現(xiàn)狀的分析,提出針對性應對方案。
關鍵詞:高職學生;安全教育;重要性與對策
近年來校園安全事故頻發(fā)的現(xiàn)狀下,使得學生安全問題與校園安全問題逐漸成為了教育領域的研究重點。高職院校的學生年齡范圍也處于16-19歲的年齡段,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其生理和心理機能水平尚未完全成熟,受到意外傷害的可能性較高。大力開展安全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顯然非常關鍵,需要學校承擔相關的責任。
一、當前高職院校安全教育的主要問題
(一)學生安全意識薄弱
安全教育意識是人們對于安全問題的認知態(tài)度,直接影響到各項工作的正常展開。如果具有安全教育意識,也會積極地關注安全問題,并主動地探索安全教育的內容與方法。反之,其效果會受到影響。在現(xiàn)階段的安全教育工作當中,學生的自我安全教育意識不足成為了主要問題。更多情況下學生很少關注校園安全的內容,也不能自覺地參與到學校組織的安全教育活動當中,主觀意愿不夠強烈,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師的安全教育意識也非常重要,他們作為安全工作的實施主體,也關乎到教育活動的開展程度與質量。更多時候教師未能充分發(fā)揮主體的作用,兩方面的共同影響下使得當前高職院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未能落到實處,需要作出調整[1]。
(二)安全教育的專業(yè)性問題
學校的安全教育是學校日?;顒拥目傮w規(guī)劃內容之一,同時是由學校自主開發(fā),并通過決策執(zhí)行成為關鍵措施。目前安全教育計劃的專業(yè)性還應得到提升,且高職院校的安全教育過多集中于目標和教育途徑,對于活動實施的具體保障措施還存在缺陷,安全教育計劃往往過于形式化而缺乏實際內容。例如當前最直接的教育途徑就是通過課堂教學的方式,讓學生了解安全知識,將其納入教學計劃之中。然而從課程安排的角度分析,缺乏規(guī)范化的安全教育課程體系,更多時候課程時間無法得到有效保障,內容也缺乏針對性。高職院校學生的消防意識、電路安全與日常飲食安全是主要的安全教育內容,但沒有與崗位實習安全與自然災害應對的防范措施教育,學生在面臨突發(fā)公共安全事件時可能會不知所措。特別是對于部分寄宿制高職院校而言,還需要考慮到學生的日常生活層面,包括隱性安全的重視和心理健康安全。
(三)安全教育資源規(guī)劃問題
安全教育資源是學校開展教育活動中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些都是潛在的教育資源,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配合之下,從安全教育和設備環(huán)境等方面入手,利用現(xiàn)代化教育資源來規(guī)劃學校的內部環(huán)境。網絡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之下,網絡顯然成為了提升工作效率的主要方式,然而很多高職院校都沒有專門的網絡安全教育措施,無論是網站、微信公眾平臺還是其它方式都未能普及,僅僅通過影像資料進行宣傳顯然不夠,更多時候安全演習等實踐活動的缺失使得安全教育落實不到位,且家長和學校間的聯(lián)系不夠緊密,造成家庭教育功能的嚴重浪費[2]。總體來看,安全教育的具體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明顯缺陷,安全事故頻發(fā),在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中還需要我們采取良好的控制方案。
二、高職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與措施
(一)轉變人員的安全教育意識
校園的安全穩(wěn)定是一項系統(tǒng)化的過程,而意識和觀念正是各項活動開展的前提條件,安全教育認識的轉變與觀念轉變也是開展各項工作的前提。作為學校而言,需要認識到安全教育對于維護學生安全的關鍵作用,將其作為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所以,除了學生的日常生活管理之外,還需要聯(lián)系安全教育與學生的發(fā)展,并且立足于長遠的學生規(guī)劃,充分利用校園這一有利的教育場所,發(fā)揮學校教育的系統(tǒng)化優(yōu)勢,讓各項措施能夠落到實處。
作為教師,應該明確自身的崗位優(yōu)勢,在教育滲透的環(huán)節(jié)中認識到安全教育與本職工作間的關系,挖掘安全教育因素,滲透安全教育內容,對學生展開指導。作為學生,也應轉變自身對于安全問題的認識和態(tài)度,采取針對性的學習措施,重點提升自身的安全能力。
(二)制度建設的完善
早在2008年教育部所頒布的《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就已經明確提到了每學期6-7學時的安全教育課程,將其納入常規(guī)教學計劃當中。高職院校的學生本身具有特殊性,他們在畢業(yè)后會傾向于直接走向工作崗位,這也對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他們而言,安全教育不僅能保障他們在學校中的安全,在進入工作崗位,也能幫助他們避免各類問題。對此,制度建設不斷完善成為了未來的教育重點,讓安全教育的計劃具有專業(yè)性,減少工作內容中的盲目性。為了科學有效地實施安全教育,高職院校需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可操作性的計劃,并且學校的領導部門和行政部門可以征求專業(yè)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共同參與到教育計劃的制定過程當中,共同討論來明確安全教育的目標。目標內容具體來看包括教育途徑、教育方式、經費支持、步驟安排等,必要時在每學期設置一次安全教育的實踐課程,除去理論知識的教學外加入一些實際操作內容,包括火災來臨時的自救措施、如何應對地震、如何應對突發(fā)公共安全事故等,按照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轉變不斷地補充和更新教育內容,始終保持教育制度的專業(yè)性與時效性[3]。例如可以通過網絡教育的方式來建立校企之間的信息溝通制度,讓校內制度與校外實習工作相互連接,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強化其心理素質的提升與自我情緒的調節(jié)能力。
(三)安全教育合力體系
安全教育合力體系的構建首要目標在于探索安全教育的新途徑,考慮到學生在本校的實際條件,按照他們的生活需求,結合其它類型的教育活動來采取易于被接受的安全教育形式,納入學校的整體安全計劃當中。因為安全教育本身是一項系統(tǒng)化工程,也需要多方力量的配合來共同推進,學校需要協(xié)調好各方力量,開展與家長層面、社會層面之間的溝通合作機制,充分利用有利的安全教育資源,定期展開與家長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在日常生活中滲透安全知識的細節(jié)。在環(huán)境保障方面,應該將學校周邊作為關鍵的治安巡邏區(qū)域,必要時采取法律手段來維護學生的安全,承擔其教育責任,加強合作機制的構建,利用現(xiàn)有的安全教育資源來形成教育合力[4]。
三、結語
和諧校園建設的背景之下,我們需要意識到校園安全教育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同時也體現(xiàn)著關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要求。而高職院校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也是一項動態(tài)化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學校和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總體來看,安全教育的落實還需要良好的溝通協(xié)作機制,形成教育合力,顯然在這一方面仍然有研究發(fā)展的空間。隨著未來教育工作的不斷深入,高職院校學生的安全教育針對性會更加顯著,體現(xiàn)在安全教育的內容、途徑、保障方式等層面。
參考文獻:
[1]劉曉霞. 論總體國家安全觀視域下高職院校的國家安全教育[J]. 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7(6):50-53.
[2]陸文曉. 互聯(lián)網時代高職院校安全教育新模式探索——基于江蘇海事職業(yè)技術學院安全事件的調查分析[J]. 職業(yè)教育(下旬刊), 2015(12):39-41.
[3]林志和, 王華勤, 周永軍. 以高職學生安全教育與管理為視角的校園維穩(wěn)工作探析[J]. 好家長, 2015(12):58-59.
[4]劉泉. 新形勢下高職體育安全教育的調查與思考--以廣西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 廣西教育, 2015(35):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