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航,伍亞男,馬 林
(1.安慶師范大學 教育學院,安徽 安慶 246133;2.上海師范大學 天華學院,上海 201815)
Luthans及其團隊在2004年首次提出心理資本(Psychological Capital, PsyCap)能夠超越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更進一步地投資于人以獲得競爭優(yōu)勢。Luthans同時還確定了希望(Hope)、效能感(Efficacy)、堅韌性(Resiliency)和樂觀(Optimism)四個心理資本構成要素,并從長期性、獨特性、可累積性、相互關聯(lián)性和可更新性等角度論證了這些要素的競爭優(yōu)勢來源。自2004年起,心理資本作為一個組織行為學前沿概念,逐漸成為學者們的研究熱點。
近年來,學者們對大學生心理資本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通過問卷設計及其測量、心理資本與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能力、決策能力、大學適應能力、學業(yè)成績、高校學生管理創(chuàng)新、學生家庭等諸多方面的深度研究,可有多種途徑提升大學生心理資本[1]。如李林英、肖雯應用自編心理資本問卷提出要十分重視積極心理資本的培養(yǎng)與建設[2]。宋洪峰等人通過修訂心理資本量表,并檢驗其在大學生群體中的信度和效度,表明修訂后的心理資本量表可以提取自信、希望、堅韌性和樂觀四個因子,作為大學生心理資本的測量工具。但文化背景差異以及研究樣本的特殊性帶來的影響,尚需不同樣本的研究來驗證[3]。常碩峰根據(jù)心理資本構成“四種作用機制”以及當前大學生心理資本呈現(xiàn)的不平衡性、可測量性和雙重性特征,提出了其心理資本開發(fā)途徑[4]。董佳文等人對少數(shù)民族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在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環(huán)境中表現(xiàn)出與漢族大學生不同的特征[5]。
李艷等人研究認為心理資本包括樂觀、韌性、感恩、興趣等多種屬性,并利用分形維數(shù)求權重的方法闡述心理資本分類的具體步驟,客觀地反映評判對象的差異[6]。石艷華發(fā)現(xiàn)貧困大學生的韌性及樂觀等因子水平均與普通大學生無顯著性差異,但在希望因子水平上卻存在顯著性差異,建議以積極心理資本引導貧困大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其心理資本水平[7]。張軒輝指出:積極構建女大學生職業(yè)指導路徑,促進這一群體的順利就業(yè)和未來職業(yè)發(fā)展意義重大[8]。孫穎等人以概化理論為基礎, 探討在大學生心理資本量表中加入作假識別量表的具體編制過程及其在提升量表信度、效度等方面的作用[9]。吳旻等人通過采用整群抽樣法,經(jīng)項目、探索性因素和驗證性因素分析后,認為探索本土化的大學生積極心理資本結構也是將來主要的研究方向[10]。吳丹萍等人指出大學生積極心理資本干預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積極心理資本水平,但對大學生積極心理資本與其預測變量、調(diào)節(jié)變量、中介變量及結果變量等關系未做深入地探討[11]。
由此可知:不同學者從大學生心理資本測量方法、影響因素、不同群體、家庭背景等多方面的研究為本課題提供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為此,本論文擬通過調(diào)研分析大學生的特征、心理資本及其影響因素,提出具體的提升途徑和解決方法,以期提升大學生的積極心理能力,為高校培養(yǎng)合格乃至優(yōu)秀大學畢業(yè)生提供指導方法和途徑。
本研究以安徽某高校在校大學生為被試,發(fā)放問卷1 600份,回收問卷1 560份,在處理了三道測謊題后,得到有效問卷1 332份。涉及變量有:性別、年級、專業(yè)、是否為獨生子女、生源地(城/鄉(xiāng))、學習成績、家庭經(jīng)濟情況以及人際關系。被調(diào)查學生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被試的基本情況(N=1332)
本問卷共包括48個題目,分為6個維度,分別為愿景12項,自信8項,合作8項,樂觀6項,韌性6項,感恩5項,其中有3個測謊題,采用likert7點式計分。該問卷心理資本及其各維度的信度指標較為理想。在效度檢驗方面,主要從內(nèi)容效度、效標效度和結構效度來檢驗問卷效度。利用專家判斷法及定量指標對內(nèi)容效度進行檢驗,其問卷內(nèi)容的有效性和區(qū)分性、各個維度內(nèi)容的同質性和一致性得以保證,具有較好的內(nèi)容效度;利用3個效標來證明心理資本問卷的效標效度較理想;經(jīng)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步驟,所獲六個維度與預設的六個維度一致,這說明此問卷的結構效度良好[12](上海師范大學周麗霞編制,2012年5月)。
使用SPSS16.0對不同性別、專業(yè)、生源地、是否為獨生子女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對所施測大學生不同年級、學習成績情況、人際關系情況和不同家庭經(jīng)濟狀況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檢驗。
對大學生心理資本及其各維度均分和標準差進行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大學生心理資本各維度平均分和標準差(N=1332)
由表2可知,大學生心理資本基本情況良好。心理資本總均分為4.629,除樂觀外,其余各個維度的均分都在4分以上,韌性均分低于總均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是感恩(5.756),得分最低的是樂觀(3.411)。六個維度的得分從低到高為樂觀、韌性、愿景、自信、合作、感恩。感恩和合作相對于韌性和樂觀水平更高,證明當代大學生更加重視感恩意識和合作精神。李艷等人(2014)、孟浩天等人(2015)研究也發(fā)現(xiàn):心理資本的開發(fā)和提升對于大學生良好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和綜合素質提高具有積極的作用;大學生心理資本水平越高,說明個體認知方式、行為態(tài)度更為積極、成熟[13-14]。
對大學生心理資本及其各維度在性別等變量進行分析,結果見表3-表6。
表3 性別變量均值、標準差及T檢驗結果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表4 獨生與否變量均值、標準差及T檢驗結果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表5 專業(yè)變量均值、標準差及T檢驗結果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表6 生源地變量均值、標準差及T檢驗結果
由表3-表6可知:不同性別在感恩維度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女性得分高于男性;而獨生與否、專業(yè)不同在樂觀維度上也存在顯著性差異。
不同年級情況對大學生心理資本及其各維度的影響分析,結果見表7。
表7 不同年級情況被試的均分、標準差及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
由表7可知存在顯著性差異的有:愿景、自信、合作、樂觀和心理資本,這些維度和心理資本在不同年級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從事后檢驗也可以看出:大四學生的心理資本(4.743)水平最高;從單個維度來看,大學生在愿景、自信、合作、樂觀等維度都有年級差異。以樂觀維度為例,大三學生的得分最高(3.591),大四學生的得分最低(3.229),大三與大一、大二和大四之間有顯著性差異,但大一、大二與大四之間無顯著差異。
對大學生心理資本及其各維度在家庭經(jīng)濟變量進行分析,結果見表8。
表8 不同家庭經(jīng)濟情況被試的均分、標準差及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
由表8可知:愿景、樂觀維度在不同家庭經(jīng)濟情況上存在顯著性差異。事后檢驗證實:家庭經(jīng)濟情況較好的被試在愿景水平的均值高于其他家庭經(jīng)濟情況,家庭經(jīng)濟情況較差的學生在樂觀水平的均值高于家庭經(jīng)濟情況一般被試得分。
對大學生心理資本及其各維度在學習成績變量進行分析,結果見表9。
表9 不同學習成績情況被試的均分、標準差及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
由表9可知:愿景、自信、合作、樂觀、感恩和心理資本在不同學習成績情況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事后檢驗也證實了這個分析。如成績優(yōu)秀大學生的心理資本均分達到了4.867,除樂觀外,在幾個維度上的得分顯著高于成績中等和一般的學生。
而從樂觀上看,成績中等和一般的得分之間有顯著性差異,但二者都高于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由此可知心理資本與成績有顯著的相關性,且對學習成績有促進作用。
對大學生心理資本及人際關系各維度變量進行分析,結果見表10。
表10 不同人際關系情況被試的均分、標準差及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
由表10可知:愿景、自信、合作、樂觀、感恩和心理資本在不同人際關系情況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事后檢驗也說明了這點。其中人際關系較好的大學生心理資本分數(shù)為4.731,顯著高于人際關系一般和較差的大學生;人際關系較好的大學生在愿景、自信、合作和感恩得分上要顯著高于人際關系一般和較差的學生,但在樂觀維度上結果相反,人際關系較差的大學生樂觀得分顯著高于人際關系較好的大學生。
大學生心理資本處于中等水平,可開發(fā)和提升的空間較大[15]。可能原因是:在問卷調(diào)查中,學生對心理資本認識一般,大多數(shù)學生對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處于較模糊狀態(tài),大學生心理資本各維度有差異,韌性和樂觀水平有待提高。
研究結果顯示,感恩得分最高,說明被測大學生對父母、朋友和他人所給予的幫助存在一種回饋心理,同時對自己與他人、社會的關系有著正確的認識,并形成了積極的人生觀。合作、自信和愿景的得分均高于心理資本結果均值,其中合作維度得分較高表明高校注重大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學生們也在合作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被施測學生大多數(shù)不是獨生子女,在家庭中需要學會與兄弟姐妹相處,更利于形成合群、寬容、為他人著想的人格特質。
自信是一種在自我評價上的積極態(tài)度。自信維度得分較高表明大學生敢于直面生活、學習中的問題。施測學校通過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和豐富多彩的心理教育與咨詢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在面臨更多競爭壓力時,能自我激勵、自我調(diào)節(jié),更加從容地面對壓力。因此在提升大學生心理資本的過程中,高校注重學生差異,創(chuàng)設有益的校園實踐活動和自我提升的心理訓練也是有效途徑[16-17]。
除了得分較高的維度,樂觀維度得分最低且低于均值。原因可能與大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有關,大學生對待未來的態(tài)度并不樂觀。一方面就業(yè)形勢嚴峻,高校畢業(yè)生人數(shù)不斷增加,招聘企業(yè)提供的崗位有限,加之大學生對于薪資的心理期望與企業(yè)開出的薪水有較大差異;另一方面大學生實踐能力較差,在校期間部分學生缺乏學習動力,成績中等和成績一般的人數(shù)較多,對專業(yè)知識掌握不扎實,要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后才能體現(xiàn)出他們的能力,所以用人單位更愿意聘用有工作經(jīng)驗的人。當前大學生就業(yè)能力不足是影響其順利就業(yè)的一個主要障礙,而就業(yè)能力不足與心理資本的欠缺密切相關[18],高校應通過正確引導大學生合理規(guī)劃就業(yè)愿景,來提高大學生職場競爭的優(yōu)勢[19]。
1.性別等變量對大學生心理資本的影響。心理資本總問卷均分在性別變量上有明顯差異。不同性別在感恩維度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獨生與否、專業(yè)不同在樂觀上也存在顯著性差異。
性別變量。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表明,心理資本在性別變量上存在顯著性差異。李林英等人也研究指出:男生的感恩水平顯著低于女生[20]。在感恩維度上,女性大學生感恩得分更高,可能由于女生相對男生而言情感體驗更豐富,更容易給予他人正向積極的反饋。
是否獨生子女。是否為獨生子女在心理資本上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在樂觀這一變量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究其原因,二者家庭教育和成長環(huán)境不同,多數(shù)家庭中的獨生子女更受重視,對未來表現(xiàn)得更樂觀。
專業(yè)。在專業(yè)上心理資本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但樂觀這一變量存在顯著性差異??赡茉蛟谟诰蜆I(yè)前景方面,理科學生的就業(yè)選擇面比文科更廣。
2.不同年級對大學生心理資本的影響。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心理資本和四個維度在不同年級上存在顯著性差異。
在愿景維度上,大四學生得分較高。說明大四學生相對于低年級學生更會主動制定目標,并具有完成目標的能力;執(zhí)行力較高,對未來有較明確的規(guī)劃。
在自信維度上,大四學生比其他年級學生得分較高。說明大四學生在以往的實踐活動和學習中鍛煉提高了自己的能力,相對于低年級學生更認為自己擁有完成任務和解決問題的信心;大一、大二的學生比大四學生得分低,說明大一與大二學生對自己信心不足,單獨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欠缺。
在合作維度上,大四學生比其他年級學生得分較高。說明大四學生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更善于和其他同學交流合作;大一、大二學生比大四學生得分低,說明大一、大二學生在處理任務的過程中更傾向于獨立完成任務。
在樂觀維度上,大三學生比其他年級學生得分高。說明大三學生更有良好的心態(tài),對未發(fā)生的事情充滿期待。
3.不同家庭經(jīng)濟情況對大學生心理資本的影響。觀察結果可以看到,愿景和樂觀在不同家庭經(jīng)濟情況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大學生心理資本水平與家庭背景、家庭經(jīng)濟之間有密切關系[21-22]。
家庭經(jīng)濟情況較好的被試在愿景水平上的得分高于家庭經(jīng)濟水平一般和較差的被試得分,可能原因在于家庭經(jīng)濟較好的學生由于生活水平普遍較好,在成長過程中對自己的滿意感和幸福感相對較強,促使他們對未來的期望更加明確,在制定長遠目標上更加實際。在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能激勵自我才能,跳出舒適區(qū),離長遠目標越來越近。
家庭經(jīng)濟情況較差的學生在樂觀水平的均值高于家庭經(jīng)濟水平一般被試得分,可能原因在于家庭經(jīng)濟較差的學生從小在較困難的環(huán)境下成長,比一般的學生更早地接觸社會,他們對生活的挫折接受能力更強,同時也會以更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中所遇到的失敗和不利的方面。
4.不同學習成績情況與大學生心理資本的關系。觀察結果可以看到,愿景、自信、合作、樂觀、感恩、心理資本在不同學習成績情況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
成績優(yōu)秀的大學生心理資本均分和其他維度都比成績中等和一般的大學生要高。心理資本得分較高的學生成績更優(yōu)秀,愿景、自信、合作和感恩維度都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積極推動作用。
愿景得分較高的學生對未來采取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對未來的學習生涯有更好的期待,也能及時調(diào)整當前的學習狀況,制定更長遠的目標。
自信得分較高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學習能力很強,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也能很快地理解上課內(nèi)容,思維能力更加敏捷迅速,通過課下努力促使學習成績達到優(yōu)秀水平。
合作得分較高的學生一般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善于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與他人合作,對于不懂的問題也更愿意去請教他人,這些都有利于提高學習成績。
感恩得分較高的學生會給予更積極的反饋,對他人的幫助表示感激,也更傾向于幫助他人,互惠共贏,共同成長。
但在樂觀這一維度得分中,成績一般的得分高于成績中等的大學生。成績一般的同學相對而言學習壓力較小,減壓能力強,放松機會多,對待事情和學習方面也更加樂觀。
5.不同人際關系情況對大學生心理資本的影響。觀察結果可以看到,愿景、自信、合作、樂觀、感恩和心理資本在不同人際關系情況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
在心理資本上,人際關系較好的大學生心理資本分數(shù)和其他因素得分顯著高于人際關系一般和較差的大學生心理資本得分。人際關系較好的學生適應能力較好,更傾向于同他人合作,表現(xiàn)得更加自信,更懂得他人對自己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重要性,對未來充滿期待。
在樂觀維度上,人際關系一般的大學生更樂觀,從中可以看出樂觀和人際關系之間因人而異,并不完全是正比的關系。原因在于人際關系一般的學生可能習慣獨處,愿意獨立地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更適應周圍的環(huán)境,樂于接受新事物。另外,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生適應性對心理資本的提高有重要意義[23]。
研究發(fā)現(xiàn)大學生心理資本基本情況良好。心理資本總均分為4.629,其余各個維度的均分除樂觀外都在4分以上,韌性均分低于總均分。六個維度的得分由低到高為樂觀(3.411)、韌性、愿景、自信、合作、感恩(5.756)。
通過樣本分析得出:大學生心理資本及其各維度在人口學變量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尤其在年級、家庭經(jīng)濟情況、學習成績和人際關系變量上。由此建議各高校針對本科各年級不同的特點積極開展心理資本教育,實施差異化培養(yǎng)策略[24]。如對低年級學生應該培養(yǎng)他們感恩意識和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接受挫折教育以及如何堅持并達到自己的長遠目標;對高年級的學生注重感恩的培養(yǎng),提倡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鍛煉自己專業(yè)能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更加樂觀地面對就業(yè)壓力。
大學生們在堅持優(yōu)勢方面的同時,也應減少自己的不足;找尋自己的興趣所在,發(fā)展專項特長;多融入集體,拓寬人際交往。同時注重培養(yǎng)自己的樂觀、合作精神,構建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