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金花
【摘? 要】 “偷懶”,就是把管理班級的機會交給學生,不包辦代替,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解決難題。班主任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讓學生在自主管理中“暢所欲言”,讓學生“自治”從而達到“偷懶”的最終目的,用自己的“懶惰”換取學生的“勤奮”。
【關(guān)鍵詞】 “偷懶”師生關(guān)系;暢所欲言;自治
“你的作業(yè)呢?怎么沒有交啊?”“你的紅領(lǐng)巾怎么又沒有帶呀?今天你又被扣分啦!”“××同學,快過來打掃衛(wèi)生,今天是你值日,你又想溜?”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當班主任真是累,什么事都要我提醒,怎么辦呢?不負責任的班主任是可惡的,而整天為班級工作而忙得焦頭爛額的班主任又有點可悲。那么如何來當一個民主、有效而輕松的班主任呢?
我們不妨做個會“偷懶”的班主任。我所說的“偷懶”,就是把管理班級的機會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解決難題。因為“懶”老師把更多的機會給了學生鍛煉能力,而不是自己苦口婆心地說教,也把更多的難題留給了學生自己去解決,而不是步步為營,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更重要的,是把真誠和信任留給了學生。
一、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是“偷懶”的前提條件
班主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的關(guān)鍵在于自己的人格力量和工作藝術(shù)?!坝H其師,信其道”。班主任不但要身體力行,以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工作態(tài)度、人格力量、言行舉止等正面影響學生,而且必須積極營造一種民主、和諧、合作的良好氣氛,做到以境育情,以情感人。師生感情良好,學生愿意把自己的理想、興趣、愿望、學習生活感受告訴老師,老師才能夠全面地了解學生,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教育學生,激勵學生。由此“親其師”必然會轉(zhuǎn)化為“聽其教,信其道,效其行”。
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是在教與學的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的。在形成的這個過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做好以下方面:一是關(guān)心、愛護、親近、體諒學生,積極參與學生的課外活動,使任何一個學生都覺得老師心目中有他的存在。二是尊重、理解學生。我們要明白師生關(guān)系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學相長;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chǔ)上,努力挖掘?qū)W生身上的閃光點。三是嚴格要求學生。不能無原則的遷就和放任學生,師者為長。同時老師要用人格、博識的魅力在學生中樹立形象。
有了良好師生關(guān)系的“土壤”,“偷懶”的班主任才有生長的“空間?!?/p>
二、“暢所欲言”是“偷懶”的慣用方法
學生是班級的主人,他們不是單純的被管理者,而應該是積極主動的班級管理人。我在班級日常管理中,注意營造一種民主氣氛,讓學生全員參與管理。
首先,培養(yǎng)一支有責任感的班干部隊伍,進行科學分工合作。我用制度的形式規(guī)定了班干部的職責范圍,教給他們科學的管理方法。如班長管課前紀律,讓同學們拍手、唱歌安靜下來。紀律委員管理課間十分鐘的紀律,監(jiān)督學生做到舉止文明、行為規(guī)范。最有意思的是勞動委員,我們把全班同學分成五個勞動小組,學生戲稱“五大作戰(zhàn)兵團”,由五個勞動委員帶領(lǐng),每隊值日一天,徹底消滅“垃圾敵人”,每天由勞動委員評出兩名“勞動能手”,給予獎勵。
班干部培養(yǎng)好了,班級工作逐漸上了軌道,我接著就由“扶”到“放”,放手讓學生去管理,自己戴上“班級管理顧問”的頭銜,一邊“偷懶”去了。由于老師對班干部的尊重和信任,他們工作起來特別帶勁,還提出了不少管理班級的“金點子”呢!
第二,開好每周班隊會,讓全班暢所欲言,全員參與管理。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不用再教育,管理的目的也是為了不用再管理,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管理、群眾監(jiān)督能力就顯得特別重要了。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小主人翁”精神,在每周班隊會上,全班暢所欲言,同學們的小手舉得高高的,有的表揚班里的先進事跡,有的指出班干部工作上的失誤,有的提出改進的好辦法……
同學們的意見得到重視了,管理的積極性就提高了,群眾監(jiān)督的效力就充分發(fā)揮了。同學們的幾十雙眼睛比起班主任的一雙眼睛來,就“明亮”多了,所以作為班主任的我,就有了“偷懶”的條件。
第三,充分發(fā)揮“班級日記”的作用。
為搞好班級工作,我在所任教班級建立了“寫作‘班級日記制度”,對我搞好班級管理幫助很大。 “班級日記”制度的具體操作程序為:先要求班干部輪流記錄每天班級學習、生活等各方面的表現(xiàn),一段時間后學生根據(jù)座號順序輪流寫作。班級日記的內(nèi)容主要是每天的學習、出勤、紀律、衛(wèi)生、好人好事等各種情況。班級日記隨著時間的逝去一篇一篇逐漸增多,內(nèi)容也由日常生活情況的記錄逐漸轉(zhuǎn)向?qū)Π嗌线`紀事件的評述,對良好班風的渴求,對美好未來的向往。每周的班會課上,一個主要的內(nèi)容就是閱讀《班級日記》,對學生進行規(guī)范養(yǎng)成教育、集體主義教育、人生理想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三、讓學生“自治”是“偷懶”的最終目的
其實“偷懶”的目的是把班主任手中的權(quán)利交給學生,讓學生自治、自管。這樣,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班級榮譽感,而且班主任也可以抽身出來做更多更重要的事情。那么如何達到學生的“自治”呢?
1. 隱蔽班主任的教育意圖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把自己的教育意圖隱藏起來,是教育藝術(shù)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痹诒睅煷蟀嫖迥昙壍囊黄n文中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小女孩初學小提琴,如同鋸木頭,父母不愿聽。小女孩一氣之下跑到樹林中去練,卻聽到了老婦人頭一回的贊許:我的耳朵聾,什么也聽不到,只感覺你拉的不錯。小女孩受到鼓勵,每天為老婦人拉,老夫人說:謝謝,拉得不錯!家長驚異發(fā)現(xiàn)女兒優(yōu)美的琴聲,忙問什么名師指點。這時,小女孩才知老婦人是著名的器樂教授,耳朵從未聾。
裝耳聾,引自信,認真聽,給鼓勵。班主任管理中若也能做到教育意圖的隱蔽性,那么,學生就能逐步達到“自治”了。
2. 班主任要發(fā)揮示范作用
榜樣力量是無窮的。教師的示范,崇高的師德是最具魅力的“無為”教育。學生可以有很多機會從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去感受和了解班主任。學生不接受你的為人,就不會接受你的教育管理。古人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如果班主任沒有起到示范作用,也就更談不上學生“自治”了。因此,為人班主任,就要公正無私,時時刻刻注意言行舉止,有所不為,通過自己的“身教”而達到教育管理的目的。
3. 放權(quán)給學生進行自我管理
學生沒有親身的體驗,就不會有覺悟。班主任的主導作用是讓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把自己手中可以下放的權(quán)利都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自己的主人。同時,要達到自治,應該把機會帶給每一位同學。在大家共同管理和監(jiān)督下,既要把自己管好,又要把班級管好。經(jīng)過日常管理的摸索,我覺得放權(quán)給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實行“全員管理”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
“全員管理”就是讓全班所有同學都參與班級管理,成為管理者,所有學生又都是被管理者,接受全班所有同學不同項目的管理。因此,整個班級層層管理、面面俱到,每個學生兼任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具有雙重身份。在這樣的雙重身份下,他們便會更加遵守規(guī)章制度,更加自覺、主動地維護班級的秩序,成為真正的班級主人。
這樣的管理方式,可以更有效了解、鍛煉每一個學生,讓班級工作自動化,合理化,讓學生都能以主人翁態(tài)度自治自管,真正達到“無為而治”。
最后,我想說的是,讓我們做智慧型的班主任,把學生作為一切工作的核心,用激情去點燃每一位學生。用自己的“懶惰”換取學生的“勤奮”,做一個處處會“偷懶”的智慧型班主任!
【參考文獻】
[1] 李洪凡. 分階段養(yǎng)成學生管理能力[J]. 班主任之友,2013(12).
[2] 雷鳴. 班主任工作的“勤”與“慢”[J]. 吉林教育,2005(12).
[3] 楊清. 從學記看班主任工作的失誤[J]. 班主任之友,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