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萍
摘 要:語文作為高中基礎學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其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深受重視。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提出,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觀念已經不再適應新的教育教學形式的需求,教學策略的創(chuàng)新迫在眉睫。本文從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入手,簡要的從幾個方面簡要的概述了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的策略。
關鍵詞:語文教學;教學策略;現(xiàn)狀;創(chuàng)新策略
高中語文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作為目前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任務深受廣大教育者的重視,作為語文教師要明確目前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更新教學理念,改善傳統(tǒng)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弊端,促進語文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本文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方面對語文教學策略進行了創(chuàng)新,希望能夠進一步的提升語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
一、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現(xiàn)行新課標教材以模塊呈現(xiàn),每一模塊相對獨立,循序漸進性不強。老師上課時要么語法缺失,要么雜亂介紹。不系統(tǒng)不具體,學生概念不清,方法不明,一知半解。文學經典的類別不全,古代散文、詩、詞收錄相對較多,但對聯(lián)、散曲、名言幾乎空白。
作為教材,它是教學的材料,不是教學的全部,所以對統(tǒng)一編寫的教材是可以進行取舍的,甚至是可以重組的??梢愿鶕W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需要穿插使用教材,還可進行教材的補充編排。高考全國卷語文科,考論述類、實用類、文學類、文言文、古詩詞閱讀。分文體重組教材是一個思路,有的老師將作文教學劃分為審題與立意、內容與素材、語言與表達、結構與構思、文體與創(chuàng)新、標準與策略六大板塊來教學,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訓練,也是很好的嘗試。學??山M織編寫淺顯、精簡、實用的校本語法知識教材,以彌補統(tǒng)編教材的缺位。
二、高中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分析
1.課前預習——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前提。課前預習是課堂教學的前奏,對課堂教學質量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語文課前預習工作不僅僅是要做好生字詞、熟讀課文內容等基礎工作,還要做好尋疑工作,學生只有具備了充分的獨立閱讀和思考的能力,才能夠進一步的明確自己對所學內容的疑問所在,才能夠更加明確學習目標,清晰自己的學習方向,才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預習尋疑與日常預習工作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尋疑工作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這不僅能夠為課堂學習奠定基礎,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2.課堂教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關鍵。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為關鍵的一部分內容,又有良好的課前預習工作為前提,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加能夠發(fā)揮自己的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改變傳統(tǒng)的語文課程單一的講說模式,將語文課堂變得豐富多彩。如以教材內容為原型進行舞臺劇表演;以文章角色為模版進行角色扮演;以小說內容為基礎進行續(xù)寫或者改編等等。這些都能夠充分的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
語文課堂的拓展延伸,如同給學生打開了一扇面向生活、社會、世界的窗戶,讓他們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開闊了他們的視野,引發(fā)了學生更為深刻的思考,這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綜合的語文素養(yǎng),無疑是大有益處的。但有些教師,卻是為了拓展而拓展,只要課文中涉及某種風土人情,便讓學生去開發(fā)相關的民俗風情資源;只要課文涉及某門學科的知識,便讓學生進行延伸、拓展與整合。語文課上成了知識常識拼盤課、五花八門雜燴課。語文應該有自己明確的研究對象和教學目標,如果課文涉及到什么內容就拓展什么內容,那么語文課就會被上成歷史課、地理課、思想教育課、科學知識普及課……。如果語文課堂長此以往,必將種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課外拓展要立足文本,為語文教學服務。語文教學雖然強調“綜合性”,但無論怎么“綜合”,語文的拓展延伸也是語文學習的延伸。如果語文課姓了“綜”,不再姓“語”,那么語文就沒有了明確的研究對象,使老師更難以駕馭,學生無所適從。語文的拓展延伸應以學生對文本的深刻理解為基礎,潛心會文才是語文的根本。試想如果沒有對課文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沒有對優(yōu)美精彩文段的必要分析理解,那么其他的一切活動必將成會空中樓閣,以致于喧賓奪主,本末倒置。
3.課后活動——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保障。課后活動是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保障,作為教師不能夠將語文課程單純的禁錮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本身內容豐富,教師要借助豐富多彩的活動,將語文學習變成師生互動的樂園,如校園語文知識大賽、作文競賽、成語大賽等,師生競技比賽拉近師生感情的同時,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以高中語文寫作活動為例,我們在關于人物的寫作過程中,教師可以不設限,讓學生充分拓展自己的思維,選擇自己喜歡的、自己擅長的文體進行寫作;或者我們結合高中生思維靈活的特征,以“每日隨筆”的形式,讓學生結合今天一天的生活見聞等寫出自己的感想等等一些具有實際意義的寫作活動。我們發(fā)現(xiàn)剛開始學生的熱情并不是很高,總是將這些活動當作是教學任務來完成,因此質量也不是很高。但是,隨著教師對學生作品評價態(tài)度的轉變,學生意識到了寫作實踐活動并不是強制性的學習任務,而且通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寫生自己的寫作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他們開始逐漸熱衷于寫作,開始主動寫作,像生活見聞等;甚至一些學生孩開始將自己的一些作品主動的交給老師,征求老師的指導意見。
三、結論
語文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是一項綜合性比較強的工作,作為語文教師不能只注重課堂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要從課前、課中、課后等幾個方面共同努力,促進語文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朱水根.語文教學集成創(chuàng)新及其機理探究——語文教學內容的視角[J].教育學術月刊,2014.
[2]張薇. 論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的有效性[D].四川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