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下一代的成長,批評、指責只會增加他們的自卑,壓抑他們的力量,用肯定和鼓勵創(chuàng)造支持性的環(huán)境陪伴孩子成長。
關(guān)鍵詞:肯定;鼓勵;支持
在微信群里看到一篇文章《地鐵不讓座被踹胸:你不是善良,你就是慫》
一中年大叔給老人讓座后,質(zhì)問旁邊那個男孩子:你為什么不讓座,我比你都大。不僅如此,他還指責這個男孩:立刻放下你的二郎腿,不然我就踹你。話沒說完,中年大叔一腳踢向男孩的胸部。
這個舉動引發(fā)眾怒。見狀,中年大叔道歉,男孩只是搖頭說沒事……
文章開頭還加了一句話:戴上你的佩劍,亮起你的獠牙
讀了文章,心痛。我們希望看到,當這位青年面對指責的時候,他可以堅定地說:“您讓座是您的事情,我不讓座是我的事情,您沒有權(quán)利對我指手畫腳。”“您已經(jīng)侵犯了我的權(quán)利,您是當面向我道歉,還是接受法律的制裁?”但是,男青年為什么只說了句“沒什么”呢?
這不是“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一種互動模式,一種教育的結(jié)果嗎?“大叔”高高在上,頗有教育者的“威嚴和架勢”,觀眾呢,雖然制止了“大叔”進一步的行動,繼而也舉起了自己的手指:“你就是慫”……孩子永遠處于被批評、指責的教育狀態(tài)。
這樣的教育狀態(tài)下,我們的孩子還能“戴上佩劍”“亮起獠牙”嗎?有沒有人反思他“揮起寶劍,亮起獠牙”的氣勢哪里去了?
有人說:“每一個靈魂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完美無缺的,都是豐潤無比的,不多一點也不少一點。然而生活太復雜了,不同的養(yǎng)育者,不同的養(yǎng)育環(huán)境,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使得靈魂——有一部分被壓抑了;有一部分被扭曲了;還有一部分被忽略了……”這位男青年的生命能量是不是已經(jīng)被壓抑了?我們是不是需要思考下一代的靈魂還是完美無缺,豐潤無比嗎?我們對孩子做了什么?以后我們需要怎樣做?
作為一名心理輔導老師,我有機會面對家庭,深入家庭教育,讀到孩子的心靈。
一、 孩子,發(fā)生了什么讓你覺得“活著真沒有意思”
一天上午,一家三口臨時來到了輔導室,我看著面前憂傷的女孩兒,“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張老師這里?”
孩子沉默著,一顆一顆的眼淚落下來……
媽媽說:“快回答張老師,是怎么回事?”我示意她別出聲。
過了一會兒,女孩兒弱弱地說:“老師,我覺得活得沒有意思?!蔽宜坪跄芨杏X到孩子內(nèi)心的無力、無助與無望。
我輕聲地問:“有這種感覺多長時間了?”
孩子沉默了一會兒說:“好長時間了,一年了吧?!?/p>
“今天,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孩子在講述的過程中,時而有停頓,爸爸插話:“這個孩子不自信?!眿寢尣逶挘骸八约旱囊路荒茏约合?;寫作業(yè)拖拉,經(jīng)常寫到11點;吃飯時看手機,爸爸也縱容;最后一個吃完飯,催她快吃也不聽;喜歡打扮了,說自己長得不好看……”媽媽皺著雙眉,一臉的糾結(jié)。
我面向媽媽說:“你先停下來,你說一說你這個女兒有什么優(yōu)點?”
她停下來,想了一會兒說:“我覺得她沒有優(yōu)點。”
“我昨天晚上還問我媽媽,我有什么優(yōu)點?我媽媽說不出來?!迸哼呡p輕抽噎邊說。
我說:“交流的這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孩子有這樣的優(yōu)點,她作業(yè)寫到11點,但能寫完,有始有終,對學習有責任心,有擔當;有堅持,有意志力。她能把自己收拾得好看,追求美,展現(xiàn)自己的美好。吃飯細嚼慢咽,讓自己有消化的時間,健康啊。今天孩子能主動向老師道歉,自己去解決事情,有勇氣有智慧?!蔽以掍h一轉(zhuǎn)問媽媽:“你今天做了什么事讓你覺得比較開心?……昨天呢?你覺得你喜歡自己的哪些特點?”
媽媽沉默了。我說:“一位做事過程中感受不到快樂的媽媽她能快樂地伴隨孩子嗎?一位看不到自己優(yōu)點的媽媽能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嗎?”
我看著孩子說:“孩子,你有很多優(yōu)點,你是個很好的孩子,只是你媽媽沒有發(fā)現(xiàn)優(yōu)點的眼睛和心靈。這是媽媽需要成長的點,她的郁悶、不滿與你沒有關(guān)系?!蔽以诮o孩子肯定,讓孩子對自己升起信心。孩子走出輔導室的時候,臉上有了從容和平靜。
二、 孩子,發(fā)生了什么你的身體在顫抖呢
有一位初二的男生小石在第四次個體輔導的時候,我邀請爸爸一同來。我們一起聊上一次輔導結(jié)束后留的作業(yè):每天運動后的感覺。
在講述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小石雖然跟爸爸坐在L型沙發(fā)同側(cè),但是身體卻側(cè)向一邊,說話時根本不看爸爸。我說:“你覺察到?jīng)]有,在這段時間的講述中,你基本上沒有與爸爸有眼神的交流……”
爸爸說:“他害怕我。”
“他小時候不愿意叫人,我經(jīng)常批評他?!卑职掷^續(xù)說。
小石開始回憶小時候的事,“有一次,一位叔叔請客,爸爸讓我叫叔叔,我沒有叫。吃飯時,我請求爸爸:爸爸,您幫我把魚刺挑一挑吧。爸爸說:這點兒小事都做不好?沒有吃完飯,就帶我走了,走到樓梯,就打了我……”
“還能想起有因為不叫人挨打的時候嗎?”我問。
“想不起來了。”小石回答
“只要遇到這樣不叫人的事可能就會挨批評甚至挨揍?!蔽已a充并看向爸爸。
爸爸點頭稱是。
我面向小石:“現(xiàn)在,你跟爸爸說:
“我不叫人,并不代表‘沒有禮貌……
我不叫人是那個當下我最正確的選擇……
我是正確的……
叫不叫人在某種程度上是我的事情,與您沒有關(guān)系,更與您的面子沒有關(guān)系……”
我引導小石跟爸爸對話。說著,說著,小超突然自己大聲說:
“我是正確的!我小石是獨一無二的!”結(jié)果喊完了以后,小石突然說:“老師,我的右腿沒有力量了,我站不住了……”小石“抖”的癥狀又表現(xiàn)出來了。
我看向爸爸:“你想說什么?你允許孩子這樣跟你講話嗎?”
爸爸調(diào)整了一下說:“兒子,我允許你這樣跟我講話,我希望聽到你的心里話?!?/p>
接著提出要求說:“老師,我可以抱一抱他嗎?”
“可以啊?!?/p>
父子擁抱,孩子的腿開始站得有力量……
平復了情緒的小石說:“老師,我覺得這樣跟爸爸說話不恭敬?!?/p>
“你可以用你的方式跟你爸爸表達歉意,比如說對不起,鞠躬或者是其他的方式。”
小石選擇了深深地鞠躬。
爸爸也反思自己:“老師,有很多時候是我做錯了。是我不對,反而責怪孩子。我沒有想到對孩子產(chǎn)生了這樣的影響?!?/p>
“這些道歉的話語你可以跟孩子說嗎?看著兒子的眼睛,跟他說吧?!蔽医ㄗh爸爸。
“對不起,兒子,有很多時候,是爸爸錯了,你是對的?!?/p>
走出輔導教室的時候,小石的腰板挺直了,微笑了,響當當?shù)馗艺f“老師,再見!”
感謝小石的爸爸及時地轉(zhuǎn)變,讓小石又開始揮舞自己的人生寶劍。
作者簡介:張淑娟,山東省青島市,萊西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