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廣寶
H 型高血壓是指基于高血壓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血管的正常松弛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一定的關(guān)系, 當水平升高時, 血管容易狹窄和硬化, 使腦血管病的發(fā)病率高于單純的高血壓。因此, 對于這樣的患者, 需要在血壓控制的前提下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 型高血壓是指患有原高血壓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血漿同型半胱氨酸≥10 μmol/L)的患者, 目前臨床H 型高血壓的患者比較多, 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和生活質(zhì)量。本研究分析了氨氯地平聯(lián)合依那普利葉酸片治療H 型高血壓的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7 年1 月~2018 年1 月收治的90 例H 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對照組(44 例)和觀察組(46 例)。觀察組患者年齡32~77 歲, 平均年齡(55.21±7.82)歲;男23 例, 女23 例;病程1~25 年, 平均病程(12.11±4.31)年。對照組患者年齡32~77 歲, 平均年齡(55.28±7.88)歲;男22 例, 女22 例;病程1~25 年, 平均病程(12.24±4.28)年。兩組患者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依那普利葉酸片治療, 服用10 mg/次,1 次/d。
觀察組予以氨氯地平聯(lián)合依那普利葉酸片治療。依那普利葉酸片用法用量與對照組一致;氨氯地平服用2.5 mg/次,1 次/d。兩組患者均治療8 周。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血壓得到控制時間, 治療前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舒張壓以及收縮壓,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癥狀消失, 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舒張壓以及收縮壓指標正常;改善:癥狀和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舒張壓以及收縮壓指標改善程度≥50%;無效:疾病改善不明顯, 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舒張壓以及收縮壓改善程度<50%??傆行?顯效率+改善率[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顯效24 例, 改善20 例, 無效2 例, 總有效率為95.65%;對照組患者顯效16 例,改善16 例, 無效12 例, 總有效率為72.73%。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舒張壓以及收縮壓比較 治療前, 兩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舒張壓以及收縮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舒張壓以及收縮壓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舒張壓以及收縮壓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舒張壓以及收縮壓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bP<0.05;1 mm Hg=0.133 kPa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血漿同型半胱氨酸(μmol/L) 舒張壓(mm Hg) 收縮壓(mm Hg)觀察組 46 治療前 19.13±4.96a 96.56±6.96a 151.25±3.11a治療后 8.56±1.21b 78.21±3.21b 122.22±2.11b對照組 44 治療前 19.14±4.58 96.67±6.58 151.11±3.18治療后 14.72±3.53 85.56±4.53 142.22±2.12
2.3 兩組患者血壓得到控制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血壓得到控制時間為(8.11±1.22)d, 短于對照組的(12.42±2.21)d,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52%(3/46), 與對照組的9.09%(4/44)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目前, 治療H 型高血壓的藥物多種多樣。臨床治療高血壓的關(guān)鍵是降低血壓、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改善生活方式和積極的藥物治療。臨床治療H 型高血壓的關(guān)鍵是選擇合適的藥物, 這也是研究的重點。氨氯地平可以擴張靜脈并產(chǎn)生降血壓作用, 而依那普利葉酸片可作用于動靜脈和靜脈血管, 使其擴張, 產(chǎn)生降壓作用[3-5]。兩種藥物聯(lián)合應用, 對于H 型高血壓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其中, 氨氯地平是一種鈣離子拮抗劑, 目前是治療高血壓的主要藥物。它具有穩(wěn)定的降壓作用, 不良反應少, 安全性高, 且用藥比較方便, 在各種類型的高血壓中被廣泛使用;而依那普利可以促進全身血管舒張, 血葉酸可用于各種葉酸缺乏癥。依那普利葉酸片屬于復合制劑, 可綜合發(fā)揮作用而改善血壓和降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葉酸被人體吸收后, 可轉(zhuǎn)化為甲基, 加速了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甲基化。甲硫氨酸的形成與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再甲基化的速率正相關(guān), 有效促使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下降[6-8]。
本研究中, 對照組予以依那普利葉酸片治療, 觀察組則予以氨氯地平聯(lián)合依那普利葉酸片治療。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5.65%, 高于對照組的72.7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舒張壓以及收縮壓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血壓得到控制時間為(8.11±1.22)d, 短于對照組的(12.42±2.21)d,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6.52%(3/46), 與對照組的9.09%(4/44)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氨氯地平聯(lián)合依那普利葉酸片治療H 型高血壓的臨床療效確切, 可更好改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舒張壓以及收縮壓, 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