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會榮
[摘 要]觀察是學生習作的前提,觀察能力的高低影響著學生習作的優(yōu)劣。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可從激發(fā)觀察興趣、明確觀察目的、注重觀察的條理性、重視觀察的具體性、觀察時進行合理的想象等方面入手。
[關鍵詞]習作教學;觀察能力;培養(yǎng)路徑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2-0015-01
觀察是習作的重要基礎,也是習作的主要源頭。作文教學中,經常會聽到學生抱怨,不知道作文應該寫什么、怎么寫。究其原因,最大的問題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缺乏足夠的素材。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筆者認為,應該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抓起,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意識,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記錄、學會積累,逐漸構建起屬于自己的習作“素材庫”。只有這樣,學生在習作時才會有得寫,才知道寫什么。
一、激發(fā)觀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讓學生對周圍事物產生觀察興趣呢?我們可以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意識。
一是開展校內活動。比如,“六一”兒童節(jié),我們可以組織“童心飛揚”主題繪畫比賽,鼓勵學生用手中的筆描繪出心中的世界。然后,以畫展的形式將學生的作品展出,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思考,讓他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習作素材,又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是走出校園,深入觀察。生活每天都日新月異、豐富多彩,我們要引導學生勤觀察、多體驗,做生活的有心人,隨時隨地記錄下寫作的素材或靈感。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在活動中體驗,就會不斷產生興趣。春天,和爸爸媽媽去踏青,和小伙伴一起放風箏;夏天,去樹林捉知了,下雨前看螞蟻搬家;秋天,去果園采摘,體驗豐收的喜悅。這些生活體驗,既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培養(yǎng)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又為習作提供了素材。
二、明確觀察的目的
習作的要求不同,觀察的對象也不同,觀察的目的和側重點也會不同。根據(jù)習作的要求,我們要引導學生帶著目的去觀察。在觀察前,應先明確觀察的對象、闡明觀察的目的,按照習作的要求,引導學生有的放矢地去觀察。比如,寫參觀動物園的習作,在組織學生去動物園前要明確觀察的重點是典型動物的外形和特點,以及同學們在游覽過程中的語言、動作。觀察時要有目的性,要選擇有代表性的動物進行重點觀察,著重觀察典型動物的特點、動作、生活習性等。
三、注重觀察的條理性
我們要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一定的條理去觀察,這樣習作時才會邏輯清楚,層次分明,具有章法。
比如,在觀察一個人的外貌時,我們可以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可以先觀察五官,眉毛、眼睛、鼻子和嘴,接下來再觀察身材和衣著;觀察活動時,可以分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后三個階段去觀察,按照一定的時間順序,這樣就非常具有條理性;觀察景物時,或由近及遠,或由遠及近,或由表及里,或由外到內,按照一定的空間順序去觀察,寫出來的習作就會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四、觀察要細致、具體
學生的習作往往內容空泛、粗枝大葉,這是他們在寫作時常犯的毛病。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在觀察時缺乏對細節(jié)的關注,觀察得不夠細致、不夠具體,往往只從大處著眼,泛泛而談。觀察得越細致,越具體,寫出來的作文才會越生動,越逼真。如教師在引導學生觀察動物時,可以從觀察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入手,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動物在生活中的各種變化,以及與主人之間發(fā)生的有趣事情。這樣寫出的動物就會真實可感,讓人印象深刻。通過細致觀察,還會有獨到的發(fā)現(xiàn)。如我們班上的一個學生在日常觀察中十分用心,她發(fā)現(xiàn)牽?;ǖ念伾谝惶熘械牟煌瑫r段是可以變化的,通過查閱資料,她找出了原因,并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寫出的小品文有聲有色。
五、觀察時要發(fā)揮想象
充滿想象的觀察,能使描寫更加生動。在觀察事物時,如果只注意觀察事物的客觀表象,缺乏聯(lián)想和想象,筆下的景物就會平淡乏味,筆下的人物就會空洞干澀,讓人感受不到生機和活力。觀察時,我們應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象,讓學生給眼中的事物插上想象的翅膀。通過想象可以把靜態(tài)的變成動態(tài)的,對沒有生命的賦予其生命,這樣習作就會更加充滿靈性。如我們班的一個學生在觀察雪后的松樹后寫道:“大雪過后,校園里的松樹好像穿上了一件厚厚的雪白的羽絨服。遠遠望去,就像林海雪原里的戰(zhàn)士,堅強地守衛(wèi)著校園?!背錆M想象的觀察多么生動形象,富有美感。
總之,觀察是習作的基礎。在進行習作訓練時,我們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指導學生有目的、有順序地去觀察,把觀察的順序性和記敘的條理性結合起來;引導學生細致地觀察周圍的事物,把觀察到的細節(jié)與具體的描寫融為一體;指導學生觀察時要運用想象,通過想象使描寫更生動,抒情更感人。有效地觀察將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