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睿
摘要: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占比呈上升趨勢,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本文對影響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進行了深入分析,具體分析了家庭結構、家庭經濟狀況以及家庭教育方式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影響,分析認為家庭因素對未成年人犯罪影響深遠。目前我國相關法律規(guī)定在強調家庭保護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顯得過于宣示性和理想化,缺乏操作性,還需要完善其規(guī)定和改進其家庭教育方式來真正達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關鍵詞:家庭因素? ?未成年人犯罪? ?家庭教育方式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xù)快速發(fā)展,我國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在刑事犯罪中所占比例也在不斷升高,且所觸犯法律法規(guī)的程度也愈來愈深,對他人和社會的危害也越來越大。據(jù)統(tǒng)計,山東省2017年比2016年未成年人犯罪人數(shù)增長了23.81%,未成年人犯故意傷害、尋釁滋事案件所占比例大幅上升,從2014年至今均在40%以上①。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有多種,其中,家庭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少家長因忙于工作而疏于對孩子的管束,研究如何加強父母對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已經是迫在眉睫。本文著重分析了家庭因素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來改善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的現(xiàn)狀。
一、家庭因素對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影響
父母身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家長是孩子所模仿的對象,家長的教誨更是孩子成長中所遵循的人生信條。可以說,家庭因素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要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就需要認真分析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具有重要影響的家庭因素有哪些,進而可以從社會、國家以及父母的角度來省思相關改善措施,從而真正達到防范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這也是很多學者的共識,即家庭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礎和第一道防線。在此部分,筆者從家庭結構、家庭經濟狀況以及家庭教養(yǎng)方式幾個方面分析了家庭因素對未成年人的影響。
(一)家庭結構之于未成年人的影響
不能說家庭結構對未成年人有絕對性的影響,因為許多具有良好素養(yǎng)的人才也是出自家庭結構不完整的家庭。但一般來說,完整的家庭更有利于未成年人在正確的人生道路上前進,而那些生活在破碎家庭中的未成年人群體違法犯罪的概率則要普遍高于前者,對那些父母離異、父母分居以及父母外出務工等家庭結構的未成年人來說尤其如此②。他們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教,從小由祖父母教育,而老人對于隔代人的溺愛更容易使他們養(yǎng)成了以自私自利、不顧全他人的特點,其個人主義傾向更明顯,在與他人發(fā)生一點口角上的爭執(zhí)就容易大打出手。有一些雖不是家庭結構殘缺,但由于父母長年離家而疏忽了對他們的教育,從而使他們沒能在身心方面實現(xiàn)良好成長。
(二)家庭經濟狀況之于未成年人的影響
家庭經濟狀況對未成年人違反法律法規(guī)有著極強的影響。據(jù)統(tǒng)計超過三分之一的犯罪未成年人是來自經濟狀況不太好的家庭。這即是因為家庭無法滿足自身成長所需要的物質條件,而讓他們不得不鋌而走險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③。更多的則是因經濟狀況困難,而無法滿足未成年人的教育條件,這就使得他們在應上學的年紀無法完成自己的學業(yè)。在還不能抵抗誘惑的年紀,過早地接觸到了社會不良同伴,而使他們常年出入不宜少年出入的場所,養(yǎng)成社會不良習慣。在其沒有形成自己正確的是非判斷能力之前,就開始進入社會這個大染缸,這使他們步入違法犯罪道路的概率大大提高。
(三)家庭教育方式之于未成年人的影響
在有違法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的家庭中,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普遍有著較大的分歧,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上存在較大的區(qū)別。一方面,父親更多的是嚴厲的管教,在他們看來“嚴是愛,寬是害”,他們相信“不打不成器”,在生活中對孩子的懲罰措施更多是不正當?shù)捏w罰,從他們的意愿上來說并沒有錯誤,但他們忽視了對孩子的心理影響,不能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所以這使其難以保持良好的父子關系,使得未成年人的叛逆更加嚴重④;而另一方面,母親更多是溺愛,雖然處處千依百順,處處順從孩子的意愿,滿足他們一切要求,認為這樣就可以使孩子對自己言聽計從,但反而養(yǎng)成了孩子驕縱任性的性格,如若自己的愿望無法得到滿足便對父母大呼小叫甚至拳腳相加,就比如: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因為自己的母親拒絕給他買iPhone,一怒之下竟然把自己母親殺死。綜上來說,此種家教的特點主要是:母親溺愛,放任;父親嚴厲,體罰。而這兩種方式均為極端,而極端的行為必然會引起極端的后果。還有一種就是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方式起了一定的爭執(zhí),態(tài)度不統(tǒng)一。不同的家長,不同的教育方式便有不一樣的理解,不一樣的效果。長期彼此相互矛盾,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準則,使孩子無法適應,此時便易使未成年人滋生反叛的心理,處處與家長對著干。這也是使他們走上犯罪的道路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
二、我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規(guī)定及其存在的問題
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一個孩子的入獄會使一個家庭遭受十分巨大的打擊,由家庭教育而造成的未成年人違法不僅僅傷害的是他本人,還有他的父母親人,甚至整個社會風氣。我國政府部門和立法機關一直將未成年人保護問題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問題作為其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分別出臺了《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未成年人保護法》,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問題進行了規(guī)定。
我國對未成年人犯罪采取的是“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刑事政策。因此,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中,主要突出和表現(xiàn)的也是針對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即如何通過家庭教育來實現(xiàn)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避免其走入違法犯罪的歧途?!额A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確規(guī)定了父母或其監(jiān)護人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負有直接責任,同時,也規(guī)定了父母或其監(jiān)護人對未成年人不良行為的教育責任,以及必要時采取的制止措施;在《未成人保護法》中,則設專章對未成年人的家庭保護問題進行了規(guī)定。但是,就具體的措施而言,其還卻缺乏一定的實操性,很難落到實處。根據(jù)相關規(guī)定,父母或其監(jiān)護人未履行對未成年人的教育責任,也只能對其進行訓誡,具有較強約束力的懲罰措施顯得極為有限。因此,針對未成年人保護以及防范其犯罪的措施,大多是宣示性的,顯得過于理想化。
三、完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因素的對策
(一)加強對監(jiān)護人的教育
正所謂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單單依靠社會等外部條件去保護未成年人只能說是暫時的辦法而終非長遠之計,只有通過加強對監(jiān)護人的教育宣傳,提高其自身道德素養(yǎng),同時使其掌握進行家庭教育的科學方法。通過注重運用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而不是對孩子呼來喚去,亦或是一言不和就動手,杜絕家庭教育中的暴力教育和寵愛教育⑤。
(二)注重家長與未成年人之間的交流
正如俗語說“解鈴還需系鈴人”,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學校可以在此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其重要作用,學??梢酝ㄟ^開辦優(yōu)秀家長的經驗分享會來提高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交流能力和技巧,老師與家長共同關注未成年人的成長,通過開展家校聯(lián)合的方式降低犯罪的比率;在家里,父母則需要多和孩子談談心,充分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千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去看他們的世界,一定要和孩子打成一片,這樣才能和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最大限度的利用一切合理的資源去保障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三)完善相關的法律,明確監(jiān)護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職責
如前文所述,目前,無論是《未成年人保護法》,還是《預防未成人犯罪法》,其雖然都對家庭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所起的作用進行了突出強調,但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都顯得過于籠統(tǒng),更像是宣示性的條款,缺乏實操性,尤其在約束監(jiān)護人方面顯得明顯不足,沒能充分發(fā)揮法律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所需要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來真正起到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注釋:
①http://news.e23.cn/shandong/2018-05-31/2018053100101.html最后訪問時間2018年9月23日。
②周慧敏、劉昕、游濤:《家庭因素對犯罪未成年人成長過程的影響及介入對策——以2014年北京市海淀區(qū)未成年人犯罪情況為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6年,第4期。
③陳葦、石婷:《家庭因素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影響及對策實證研究——以重慶市某區(qū)人民法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為對象》,《青少年犯罪問題》,2013年,第5期,第46-52頁。
④趙軍、祝平燕:《未成年人犯罪相關因素通徑分析》,《教育研究與實驗》,2013年,第3期,第17-21頁。
⑤關穎:《家庭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全國未成年犯調查》,《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年,第2期。
參考文獻:
[1]周慧敏,劉昕,游濤.家庭因素對犯罪未成年人成長過程的影響及介入對策——以2014年北京市海淀區(qū)未成年人犯罪情況為例[J].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6,(04):32-43+25.
[2]陳葦,石婷.家庭因素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影響及對策實證研究——以重慶市某區(qū)人民法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為對象[J].青少年犯罪問題,2013,(05):46-52.
[3]趙軍,祝平燕.未成年人犯罪相關因素通徑分析[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3,(03):17-21.
[4]關穎.家庭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全國未成年犯調查[J].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02):4-8+19.
(作者單位:臨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