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晶 侯麗雯 孫 麗 鄭英花
(1.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護理部,大連 116027;2.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血液科,大連 116027;3.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手術室,大連 116027)
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及素質教育的改革,本科護理學生(簡稱護生)臨床實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考核已經普遍受到重視,但臨床實習質量評價體系的建設還相對薄弱[1],缺乏統(tǒng)一標準,難以真實、客觀地反映本科護生臨床綜合能力。因此,構建多元化的本科護生臨床實習綜合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至關重要。本研究運用文獻分析法和德爾菲法構建一套系統(tǒng)的、規(guī)范的符合護理學本科生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目標要求的本科護生臨床實習綜合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以期為本科護生的臨床實習質量提供科學、嚴謹?shù)臏y量工具。
研究小組有9名護理教育與護理管理專家,包括主任護師2名,副主任護師5名,主管護師2名,負責設計專家咨詢問卷、確定咨詢專家標準、進行專家咨詢及對咨詢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
采用文獻檢索法,結合半結構訪談法建立條目池,并經由1名心理學專家審核,初步擬定本科護生臨床實習綜合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并設計成專家咨詢問卷。再選取5名護理教育專家進行預填寫,根據專家意見與建議,對問卷中存在的指標描述不準確、條理不清晰等問題進行修正和完善,最終確立正式的咨詢問卷。
專家咨詢問卷包括3部分:①說明:介紹研究背景、目的和問卷填寫注意事項;②問卷主體:本科護生臨床實習綜合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一級指標3個,二級指標9個,三級指標47個。請專家按照Likert5級評分法,對各項指標的重要程度進行判斷,分為非常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重要,非常重要5個等級,依次記1~5分。同時設置“修改意見”欄和“需要增加的指標”欄,專家可對各級指標進行修改、補充和刪減;③專家信息調查表:專家年齡、工作年限、學歷、職稱、專家對咨詢內容的熟悉程度及判斷依據等。
根據研究目的和內容,嚴格篩選咨詢專家,專家納入標準[2]: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從事該領域工作10年以上;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對于本次研究具有較高積極性,同時能在該研究領域內提出科學、全面的意見與建議。根據研究需要,選取遼寧、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從事護理教育、臨床護理、護理管理等領域的24名專家作為本研究咨詢對象。
共進行2輪專家咨詢,采用電子郵件或親自發(fā)放咨詢問卷,請專家對各級指標的重要程度進行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2017年2月進行第1輪咨詢,根據咨詢結果和專家意見,經討論修改后,2017年5月進行第2輪咨詢。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專家積極系數(shù)由問卷的有效回收率表示;專家意見的集中程度采用各指標重要性賦值均數(shù)、滿分率表示[3];專家意見的協(xié)調程度由變異系數(shù)、協(xié)調系數(shù)表示[4],并進行Kendall協(xié)調系數(shù)(W)顯著性檢驗。信度及效度評價采用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重測信度、內容效度等統(tǒng)計指標來進行。
24名專家年齡為(45.5±6.11)歲,工作年限為(25.23±8.62)年,其中19名專家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
本研究第1輪咨詢,共發(fā)放24份咨詢問卷,有效回收24份,有效回收率100%;第2輪咨詢,共發(fā)放24份咨詢問卷,有效回收23份,有效回收率95.83%。
專家權威系數(shù)(Cr)由專家對指標的判斷依據(Ca)和專家對指標的熟悉程度(Cs)2個因素決定。計算公式為專家權威系數(shù)(Cr)=(Ca+Cs)/2[5]。本研究中專家的判斷依據(Ca)及熟悉程度(Cs)分別為0.92和0.74,專家權威系數(shù)(Cr)為0.83。
專家咨詢結果表明,第1輪咨詢中,各指標重要性賦值均數(shù)為3.95~5,滿分率為40%~100%;第2輪咨詢中,各指標重要性賦值均數(shù)為4.37~5,滿分率為61%~100%。
第1輪咨詢中,各指標變異系數(shù)為0~0.29,協(xié)調系數(shù)為0.80~0.97,總的Cronbach’sα系數(shù)是0.82;第2輪咨詢中,各指標變異系數(shù)為0~0.19,協(xié)調系數(shù)為0.86~0.99,總的Cronbach’sα系數(shù)是0.96。本研究的Kendall協(xié)調系數(shù)(W)顯著性檢驗結果(P<0.01)(表1)。
根據界值法,結合專家意見,經過小組討論,第1輪咨詢后修正了2個二級指標,新增了1項二級指標;刪除了10項三級指標,新增了12項三級指標,修正了4項三級指標。第2輪咨詢后刪除了1項三級指標。最終形成3項一級指標、10項二級指標、48項三級指標的本科護生臨床實習綜合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表2)。
表1 專家意見的協(xié)調系數(shù)
內容效度指數(shù)分為條目水平的內容效度指數(shù)(I-CVI)和量表水平的內容效度指數(shù)(S-CVI)兩類[6]。第1輪咨詢中,各指標的I-CVI為0.88~1.00,全體一致S-CVI為0.88,平均S-CVI為0.99。第2輪咨詢中,各指標的I-CVI為0.92~1.00,全體一致S-CVI為0.93,平均S-CVI為 0.99。
文獻回顧證明,德爾菲法要求咨詢專家人數(shù)在15~50名比較適宜[7]。本研究中參與咨詢的專家數(shù)為24人,專家的平均年齡>45歲,平均工作年限>25年,碩士及以上學歷占79.17%,均為副高及正高級職稱。從年齡、工作年限、學歷、職稱構成看,專家工作經驗豐富,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和受教育程度;工作區(qū)域分布全國各地,均來自護理本科院校及三級甲等綜合醫(yī)院的臨床一線,有效避免地區(qū)差異,因此具有廣泛性、代表性和權威性。
研究結果的可靠性主要從專家的積極系數(shù)、權威系數(shù)和協(xié)調程度進行分析[8]。本研究中2輪咨詢的有效回收率分別為100%和96%,均>95%,表明專家積極性較高。相關研究認為[9],權威系數(shù)≥0.7時,專家的意見較可信。本研究中專家權威系數(shù)(Cr)為0.83(>0.7),表明專家對構建的本科護生臨床實習綜合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較熟悉,咨詢結果具有較高的代表性和權威性。協(xié)調程度由變異系數(shù)和協(xié)調系數(shù)兩個因素決定。變異系數(shù)越小,專家意見協(xié)調程度越高[10];協(xié)調系數(shù)在0~1之間,越接近1,表示專家對指標評分的協(xié)調程度越好[11]。2輪咨詢后各指標變異系數(shù)為0~0.19,協(xié)調系數(shù)為0.86~0.99,協(xié)調系數(shù)(W)顯著性檢驗結果(P<0.01),說明專家意見較集中,研究結果可靠。
評價測量工具需進行信效度檢驗,信度的評價主要采用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重測信度等進行評價[12]。本研究的評價體系總的內部一致性系數(shù)是0.96,一級指標為0.86~0.93,二級指標均>0.70,說明該評價體系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偟闹販y信度為0.89,顯示該評價體系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效度則主要從內容效度、結構效度等進行評價,一般來說,全體一致S-CVI不低于0.8,提示內容效度較好,平均S-CVI也應達到0.9[13]。本研究中2輪咨詢全體一致S-CVI分別為0.88、0.93(>0.8),平均S-CVI分別為0.99、0.99(>0.9),說明該指標體系具有較好的內容效度。綜上,本評價體系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為評價本科護生臨床實習綜合質量的工具。
本科護生教育是高等護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醫(yī)學及護理專業(yè)的發(fā)展,本科護生作為護理隊伍的中堅力量將承擔具有挑戰(zhàn)性的使命[12]。本研究創(chuàng)新之處是將護理學本科生作為一個研究整體,按照護理學本科生教學計
劃和教學大綱的目標要求建立系統(tǒng)的本科護生臨床實習綜合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完善和彌補目前本科護生實習能力評價研究方面的不足。本評價體系在實習過程中重視其評判性思維能力與專業(yè)發(fā)展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可以作為優(yōu)秀護理人才的遴選條件之一,有效促進護理學科發(fā)展。
表2 本科護生臨床實習綜合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本研究在文獻分析、訪談的基礎上,運用德爾菲法構建了本科護生臨床實習綜合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包括一級指標3項、二級指標10項、三級指標48項。專家積極性、權威性、協(xié)調性均較高,專家意見較為集中,可靠性強。本評價體系以客觀有效的評價指標作為考核標準,可科學、全面地評價出本科護生的臨床實習綜合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