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摘 要】學生厭學是家長和學校以及社會都感到棘手的一件事情,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這類問題越來越困擾著教師,尤其是隨著語文考察內容的不斷變化,形式的靈活多樣,學生的語文成績每況愈下,好多語文教師苦不堪言,盡管進行各種艱難的教育嘗試,但教育教學效果甚微。
【關鍵詞】語文厭學;原因探究;興趣激發(fā);家校合作;效益提高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1-0271-01
很多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時,經常發(fā)現有些學生學習語文時沒有多少興趣,學習過程中也不夠專注。和其他學科相比,學生很少花時間在語文學習上,屬于厭學情緒的一種。教師想要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必須重視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切實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一、語文教師要探究學生厭學的原因
眾所周知,因材施教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必須、遵循的原則,對厭學學生的教育,首先要弄清厭學的原因,進而對癥下藥。厭學的原因有多種,比如,貪玩影響到學習,跟不上課程進度導致厭學;適應能力差,沒能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不能適應學習生活導致厭學;因迷戀網絡游戲,沉迷于網吧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導致厭學;因教學方法的不當使學生產生叛逆心理厭學;還有因為對老師講課索然無味失去學習的興趣,因為家庭教育方法不當等等。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弄清原因呢?這就要求教師和厭學學生交朋友,關心他們,親近他們,使他們在情感上與你拉近距離,愿意與你交流,這樣才能做到了解到厭學的原因。這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厭學教育成敗的關鍵。
二、改變小學生語文學習厭學的現象策略
1.營造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
厭學學生往往因學習成績差自卑,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厭學學生敞開心扉,放下包袱,也會因同學的學習氣氛而受到影響,會逐步關注學習。還會因同學的幫助產生動力,樂于學習。所以,教師要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建立“一對一”的互助小組。
在教學中,教師要選擇學生喜歡的教法,使自己所教的內容既生動又形象,吸引學生,使他們對語文學習逐漸產生興趣。如經常通過語文活動,讓學生親自參與,激發(fā)興趣。另外,對厭學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如對其降低學習要求,提出簡單的問題讓其回答,老師還允許考試借分等,使其在心理上獲得積極的滿足感與自豪感,點燃其學習的熱情,讓其體驗到學習的成功,重新樹立起學習的信心,進而投入到學習中去。班中有個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一直不高,但老師發(fā)現他記憶力超常,就引導他把這個優(yōu)勢用到背誦語文等學科上來,并不斷在同學面前展示自己。教師的這種揚其所長,讓他在學習活動中有了出色的表現,使他慢慢對語文學習產生了興趣,開始熱愛語文。
2.增強自信心培養(yǎng)良好意志品質。
在語文學習中,每個學生都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或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勢必影響學習,更何況是厭學的學生,他們在學習中的困難更多。即便是對學習有了興趣,也要格外關注他的學習中產生的問題,及時幫助解決。這樣才能使其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另外,還要看準時機,適時鼓勵。不斷給他們加油助威,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使他們真正喜歡語文,樂于學習語文。
意志是決定達到某種目的產生的心理狀態(tài),往往由語言和行動表現出來。多數厭學學生的意志薄弱,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厭學學生往往會在感興趣的學習中,因課業(yè)負擔的加重、知識難度的加大、學習成績的不理想等情況,選擇逃避,這時,教師必須通過家訪、談話、借分、鼓勵,塑造學生積極的性格,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
3.家校共融齊抓共管促成長。
教師要經常與學生家長溝通,共同商量教育策略。要求家長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經常鼓勵孩子。切忌急躁和打罵孩子,盡量營造一種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圍,使孩子保持身心健康,專心致志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老師要善于觀察,既要觀察家長,還要關注學生,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教育和引導。有一個學生,因為家長長期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產生了強烈的叛逆行為,不光產生了強烈的厭學情緒,經常逃課,而且與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到了一起,經常出入網吧,出現了打仗斗毆等傾向。老師了解后,與家長取得了聯系,指出是其教育方式粗暴而使孩子產生叛逆心理,要求家長改變教育方式,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孩子不再厭學了,緊張的家庭關系變得融洽了。一家人在和諧的家庭中感受到了幸福。
4.掌握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習習慣。
教師在關注學生的學習時,要注意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在學習時采用最科學、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除了課堂上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課習慣,還要在課下養(yǎng)成復習和預習的習慣,利用記憶的遺忘規(guī)律,反復識記積累字詞句篇,教師還要做到不斷督促檢查。
盡管語文厭學現象目前仍舊較為普遍,但只要我們正確認識到這一現象也是伴隨教育產生的一種正常的教育現象,是必須正確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只要抱著不放棄一個學生的信念,選擇正確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就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教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董瑞祥.小學語文教學中厭學現象處理策略[J].學苑教育,2017(08).
[2]呂碧霞.語文教學中基于學生厭學情緒的教學對策分析[J].教師,2018(03).
[3]鄭小云.對小學生語文學習厭學的分析及其對策[J].語文天地,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