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穎 胡艷平 嚴俊汝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指有活性的內膜細胞種植在子宮內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種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其主要表現(xiàn)為痛經、月經異常、不孕、性交痛等臨床癥狀,尤其近年以來,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率也明顯地提高,嚴重的影響到患者的心理以及生活質量[1]。目前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主要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但由于術后并發(fā)癥以及復發(fā)率較高,因此術后護理較為重要,而目前對于術后常規(guī)的護理并不完善,容易導致患者產生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以及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狀況也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有相關學者提出,中醫(yī)情志護理對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心理狀況以及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但尚未有研究結果。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中醫(yī)情志護理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心理狀況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5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住院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其中觀察組年齡19~46歲,平均(33.24±1.47)歲;未婚5例,已婚35例;未生育4例,已生育36例。對照組21~47歲,平均年齡(35.64±2.98)歲;未婚6例,已婚34例;未生育7例,已生育33例。比較2組患者的年齡,婚否、生育等一般臨床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1)符合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斷標準[2];2)獲得患者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心血管,以及婦科惡性腫瘤疾病者;2)嚴重肝腎功能疾病者;3)既往有精神病史者。
1.3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健康宣教以及對患者手術前的一些常規(guī)檢查(彩超、心電圖、血常規(guī)等)、做好術前準備并告知患者術前注意事項,術后檢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并做好飲食指導。觀察組是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中醫(yī)情志護理,具體步驟如下:1)心理暗示:醫(yī)護人員主動告知患者及家屬關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相關知識,重點說明目前對于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并解釋手術治療的重要性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以增加患者及家屬對疾病的了解,提高對于疾病治療康復的信心。2)心理疏導:當患者產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時,護理人員應及時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根據(jù)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疏導,并對于患者的基本需求盡量滿足,以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從而積極配合治療。3)穴位按摩:為了能夠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可對患者進行穴位(太陽、印堂等)按摩,并結合中醫(yī)足浴療法,以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
1.4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比較2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生活質量兩部分。其中心理狀態(tài)使用癥狀自評表量表對患者焦慮、抑郁以及人際關系等三方面進行評分比較,其中焦慮、抑郁中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狀況越差,但人際關系的評分表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心理狀況越好。生活質量主要是采用WHO制定的生活質量評定表,主要從患者生理、心理、環(huán)境以及社會領域等四方面進行評定,其分數(shù)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2.12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比較干預前,2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但觀察組的人際關系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內干預后的心理狀態(tài)評分與干預前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比較 (例,
注:表示同組內與干預前比較,1)P<0.05
2.2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干預后,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內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干預前(P<0.05),對照組內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評分與干預前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例,
注:干預后與對照組比較,1)P<0.05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其主要病理變化是異位內膜周期性出血以及周圍組織纖維化,從而形成異位結節(jié),一般多發(fā)生在生育年齡的女性,青春期前不發(fā)病,絕經后異位病灶逐漸萎縮,嚴重影響到患者身心健康[3]。目前主要采用手術治療,但由于手術治療創(chuàng)傷較大,容易使患者產生負面情緒,從而影響到治療效果,因此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是目前臨床上的重要問題。因此有相關研究表明,中醫(yī)情志護理能夠消除患者焦慮等負面情緒,提高其生活質量。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前,2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焦慮、抑郁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但觀察組的人際關系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內干預后的心理狀態(tài)與干預前比較有明顯差異(P<0.05),表明中醫(yī)情志護理能夠降低患者焦慮、抑郁并提高患者的人際關系。干預后,觀察組的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內干預后的生活質量明顯高于干預前(P<0.05),對照組內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與干預前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表示中醫(yī)情志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中醫(yī)情志護理主要是指在護理的過程中要經常注意觀察患者精神癥狀等變化,并通過情志護理從而消除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從而提高康復效果[4]。并且歷年以來中醫(yī)都十分重視情致病,認為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因此對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焦慮、抑郁患者實施中醫(yī)情志護理是非常重要的[5]。
綜上所述,中醫(yī)情志護理的使用能夠消除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心理狀況,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較好的護理效果,值得運用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