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
摘 要:在以往的教育理念下,體育學科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不過,隨著素質(zhì)教育與新課程改革的大力推進,體育教學的地位有所提升,肩負著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雙重重任。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足球是一項常規(guī)項目,教師需要基于新背景視角,優(yōu)化和改進訓練方式。筆者主要對新背景下的高中體育足球教學進行探討,制訂恰當?shù)牟呗?,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體育;足球教學
中圖分類號:G40-01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1-0059-02
引言
足球作為世界第一大運動,深受廣大青少年的青睞,也是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重要項目之一。不少學生雖然喜歡踢足球,但是對足球課并不感興趣,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影響了他們參與足球訓練的積極性。在新背景下的高中體育足球教學中,教師需要及時轉(zhuǎn)變教育觀念,借助足球訓練幫助學生強身壯體,培養(yǎng)其合作精神,使其身心得以健康發(fā)展。
一、從興趣角度著手,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動力
在之前的高中體育足球教學中,通常是教師講解專業(yè)足球理論知識,針對一些動作和技巧簡單示范,學生聽講后進行自主練習,其主體地位往往被忽視,這樣的教學模式略顯死板,趣味性較低,不僅影響學生的訓練效率,而且不利于其興趣的培養(yǎng)。新背景下的高中體育足球教學中,教師應從激發(fā)興趣角度出發(fā),換位思考,思考學生對訓練內(nèi)容和方式是否感興趣,結(jié)合其足球基礎和興趣點展開訓練,使其對足球訓練產(chǎn)生源源不斷的動力,通過扎牢根基為后續(xù)訓練做好準備。
例如,在進行“顛球”教學時,這是學生學習足球運動時需要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首先,教師詢問:“誰能將足球像踢毽子一樣顛起來?”教師應鼓勵學生踴躍參與,一分鐘內(nèi)自由進行顛球表演,不限顛球方式。其次,教師講解、示范顛球要領:“腳向前上方擺動,用腳背擊球,擊球時用踝關節(jié)固定,擊球的下部;兩腳可以交替擊球,也可以一只腳支撐,另一只腳連續(xù)擊球;擊球時用力均勻,使球始終控制在身體周圍?!痹俅危處熞髮W生無球模仿顛球動作進行集體練習,然后用球網(wǎng)網(wǎng)住球通過自拋自顛的方式自由練習,增加顛球次數(shù),使其體會觸球部位與發(fā)力方式。最后,教師指引學生一人一球進行一拋一顛,確保在脫離球網(wǎng)的情況下穩(wěn)住球,隨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學習與監(jiān)督,使其掌握顛球技巧。
二、借助信息技術優(yōu)勢,轉(zhuǎn)變足球的教學形式
在新時代背景下,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輔助性教學手段,多媒體作為一種輔助性教學工具,適用于各教育階段的各學科教學。教師需要緊跟時代潮流,借助信息技術優(yōu)勢轉(zhuǎn)變足球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系列經(jīng)典的足球比賽視頻,讓學生充分體會足球運動的精彩,激發(fā)其參與足球訓練的熱情。同時,高中體育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播放動畫,帶領學生進行足球動作分解,使其直觀、全方位地了解足球技術,有助于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足球技巧,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腳背正面射門技術”教學實踐中,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知名足球運動員的射門視頻,如貝利、馬拉多納、梅西、C羅等,帶領學生認真觀看,指引其通過慢放或者反復播放的方式學習技術要領,使其初步了解這一射門動作的要領。其次,教師講述該射門技術的動作要領:直線助跑,支撐腳踏在球側(cè)10~12厘米處;踢球腿以髖關節(jié)為軸,擺幅大,以大腿帶動小腿加速前擺;踢球腳觸球一剎那,腳背繃直,腳趾摳緊,以腳背正面擊球的中部;其中支撐腳的站位是腳背繃直,腳趾扣緊,擊球點的準確。最后,教師采用親自示范與動畫演示相結(jié)合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指導學生采用兩人一組的方式展開訓練,一位學生用腳踩住球,另一位學生進行腳背正面踢球練習。
三、巧妙引入足球游戲,提升足球的訓練趣味
游戲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說具有無可比擬的誘惑力與吸引力,而且足球教學一般是在寬闊的足球場或操場上進行,十分適合各種游戲的設計與開展。教師要帶領學生在有趣的游戲中學習部分足球動作和技術,提升足球教學的趣味性。在足球教學中,教師應將專業(yè)足球知識巧妙地融入游戲中,讓學生以愉悅輕松的心態(tài)參與足球訓練,使其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最終幫助其掌握更多足球技能,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并推動實效性課堂的構(gòu)建。
例如,以“腳內(nèi)側(cè)傳接球”教學為例,首先,教師講解和示范動作要求,要求學生站成4排,間距為5米,其中第1排、第3排學生拿球,兩人一球一傳一接進行練習,然后組織其進行無球練習,僅僅訓練腳的動作。這不僅能夠解決無球練習的枯燥問題,而且可以起到糾正動作的效果。其次,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插入踢固定球感受觸球部位的練習,學生繼續(xù)采用一傳一接的方式,并增設三角傳球練習,提升移動范圍和難度。最后,教師引領學生展開胯下滾球游戲,促使其體會足球訓練的樂趣,規(guī)則如下:學生站成四路縱隊,兩腳跨開成八字形站立,前后一臂距離,用腳內(nèi)側(cè)從頭至尾由胯下向后滾球,最后一位學生接球后跑至排頭繼續(xù)向后滾球,以此類推,最先完成的隊伍獲勝。
四、豐富足球訓練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應注意足球訓練方式的多元化,不能長期使用一種或幾種固定不變的教學方式,以免引起學生的審美疲勞。教師要敢于創(chuàng)新訓練方式,為其不斷帶來新鮮感,使其始終興趣不減、熱情不降。因此,高中體育教師在足球教學中,可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和場地、設施、設備等條件,設計多樣化的足球訓練方式,如小場地訓練、小組對抗、分組比賽、同班教學、分層教學,以及設立班際、校際足球聯(lián)賽等,為學生提供多姿多彩的訓練方式,由此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發(fā)展技能[1]。
以帶球、傳球、接球等基本性足球技巧的教學以例,教師可以采用小場地訓練模式,把整個足球場劃分成若干個小場地,講解完理論知識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足球?qū)褂柧?,使其將學習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或者設置一些障礙物讓其穿越,適當提升訓練的難度,并為變向、過人等技術的學習做準備。教師也可采用分層教學法,根據(jù)學生能力差異劃分成多個層次,讓水平較高的學生帶領水平一般或較低的學生一起訓練,達到同伴教學的目的,之后以小組形式進行對抗賽。教師可組學生進行足球模擬比賽,可以以小組、班級為單位組建足球隊,運用國際比賽規(guī)則,配備裁判員,每支隊伍設置前鋒、中場、后門、門將,使其感受比賽氛圍和運動活力。
結(jié)語
對于新背景下的高中體育足球教學而言,教師需及時更新教學理念與轉(zhuǎn)變教學思路,結(jié)合足球運動的特點與學生實際情況制訂教學方案和訓練規(guī)劃,極力借助各方面的優(yōu)勢與有利條件,帶領學生練習足球動作和技巧,使其在日常訓練中享受到足球運動的激情與魅力。
[參考文獻]
李富程.高中體育足球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230.
作者簡介:趙軍(1980.4—),男,江蘇張家港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