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學理念、教育形勢都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因此,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模式也應當予以創(chuàng)新。本文就此展開論述,先是結合實際分析了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現(xiàn)狀,然后從創(chuàng)新管理理念、改革管理模式、提升教師整體素質、實施精細化管理四個方面入手,詳細闡述了如何加強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1-0095-02
引言
新課程改革為我國小學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與此同時,隨著人們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不斷重視,其中的管理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所以,學校應抓住這一契機,徹底改革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解決其中的管理問題,也只有這樣,才能為小學教育工作的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現(xiàn)狀
就目前來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現(xiàn)狀并不樂觀。其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應試教育理念嚴重。無論是小學,還是初中、高中,很多教師都比較關注成績。這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非常不利。更何況,應試教育理念在我國已經延續(xù)了很多年,其影響一時很難消除。第二,新教育理念融入不足。只有引入新的教學管理理念,才能為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提供理論基礎。但從實際來看,新理念并不能被管理人員、教師所接受。雖然部分學校引入了新的管理理念,但是并未落到實處。也有的學校為了應付檢查,才引進新的教學管理理念,但是從心理上并不接受新的教學管理理念。第三,重視行為管理。部分學校的管理者比較嚴格,只要求下級服從命令。這種管理方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管理成效,但是管理者卻不注重教師的反饋,很容易導致管理工作無法有效落實。第四,教師隊伍專業(yè)水平存在差異。就目前來看,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并不平衡。尤其是中小學生教師隊伍的差異更為明顯。所以,要想提高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水平,學校就應當切實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水平。
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措施
1.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管理理念
考慮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較大,很多教師仍是習慣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無法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導致教學質量無法有效提升。因此,在改革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同時,學校應當高度重視新的教育理念的引入,并積極開展教研工作,幫助教師及時轉變教學觀念。
首先,積極引入素質教育理念,并加大教學科研,將素質教育理念有效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如積極推行情境教學、合作教學等教學模式,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同時,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拓寬教師的視野,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其次,學校應引入生本理念,要求教師將這一理念有效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同時,學校還應當以身作則,在管理方面引入生本理念,改革管理方式,如構建學生參與的管理體系,讓學生成為管理主體。再次,引入信息技術教學理念,全面改革教師的教學模式、學校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在信息時代,學校管理者更應當從方方面面入手,將信息技術與管理、教學充分融合在一起。最后,應當構建反饋機制,完善學校管理體系。只有充分了解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才能針對這些問題制訂有效的解決措施,才能促進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2.改革教育教學管理模式
若想實現(xiàn)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學校就要完善相關管理機制,創(chuàng)建有效的管理模式,保證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首先,應當制訂完善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為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有效落實提供保障。學校應當完善課程管理制度、教學活動管理制度、教師管理制度等,如在課程管理制度中,應明確課程設置、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等相關要求,保證教師能夠按照要求規(guī)范開展各項管理工作。其次,應落實教師責任制,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如將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目標進行細分,并明確分工,落實到每位教師身上[1]。同時,將教師獎罰機制與責任制充分結合在一起,強化教師責任制的有效落實。再次,堅持生本理念,重構師生關系。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校應當要求教師重新定位師生角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上。對此,教師應當站在學生角度,改革教學模式,應用教學新方法、新理念。學校在管理中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制訂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最后,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學校應當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改革教育教學的管理手段,促進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應用效果的提升,如積極推進多媒體教學體系的建設,并構建學校教育教學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傊?,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校應當積極改革教育教學管理模式。
3.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為了保障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學校應當加強教師專業(yè)水平的培養(yǎng),并積極引進高素質的教師,充實教師隊伍。
首先,應當積極招聘專業(yè)的教師人才,充實教師隊伍,并積極優(yōu)化教師隊伍的層次結構,如可采用校園招聘、社會招聘的方式,引進專業(yè)人才。其次,可以加大在職教師的專業(yè)培訓,不斷更新其專業(yè)知識。同時,學校還應當鼓勵教師走出去,進行學術交流,以此提高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最后,應當從管理角度入手,提高教師的待遇,提升教師團隊的穩(wěn)定性、安全性。只有這樣,才能塑造出一支專業(yè)的教師隊伍。
4.實施精細化管理
在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中,學校應當順應時代發(fā)展,積極引入精細化管理理念,實施精細化管理。
首先,抓好教師備課、上課的精細化管理,提升教學質量,如要求教師積極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并規(guī)范、認真地撰寫教案、制作課件。同時,要求教師課上、課下兩把抓,加強教學管理。其次,教務處應當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制度,對教師的教案、上課情況進行檢查。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要立即提出,并要求教師及時改正。對此,學??沙闪iT的常規(guī)檢查小組,保障檢查工作能有效落實。再次,應當制訂完善的教學常規(guī)檢查、考評細則,對教師的教學、管理提出具體的要求。同時,依據細則對教師的教學、管理進行打分,并將其納入考核工作中。最后,應當加強教師管理和職業(yè)道德建設。學校應要求教師尊重學生人格,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收受學生或家長禮品,不從事有償補課。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應當以新課程標準為導向,融入新的教學教育管理理念,并積極改革教學管理模式,加強教師專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同時,學校還應當實施精細化管理模式,促進教育教學管理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曹美珍.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J].課程教育研究,2016(23):37.
作者簡介:羅世榮(1969.5—),男,廣西玉林人,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現(xiàn)任廣西玉林市玉州區(qū)睦馬小學校長,目前主要從事小學教育教學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