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啟甲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進程中,涌現(xiàn)出諸多先進科學的新型教學方法。對于小學數(shù)學說,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憑借其變教為導、以導促學、學思結合、導學互動等一系列優(yōu)勢特點教學,成為小學數(shù)學教師提高教學成效的首選。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關鍵點,之后針對具體的教學策略進行了系統(tǒng)化的研究,相關觀點及措施建議供大家參考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導學互動教學模式;關鍵點;應用策略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各階段、各學科的教學模式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優(yōu)化調整。對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而言,一方面其教學內容本身比較單調枯燥,另一方面小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尚未正式形成。如果教師持續(xù)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非常不利于小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成效的提升。而通過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可以使這一情況得到極大的改觀,值得全體小學數(shù)學教師給予高度重視,及時將這種教學方法引進到課堂教學活動當中。
一、?應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幾個關鍵點
在以往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導者,采取的都是“一言堂”或者“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能被動聽從教師的講解,一堂課下來,鮮少有發(fā)言的機會。如果遇到什么學習障礙,要么不敢直接告訴老師,怕受到老師的批評,要么沒有適合的機會向老師請教,導致最終的學習成效非常不理想,有些學生甚至對數(shù)學課程產(chǎn)生抗拒、逃避和放棄的心理。然而,伴隨著教育體制的全面推進,教師需要將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交予學生,自己則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通過導學互動教學模式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在這個過程當中,主要涉及以下幾個關鍵點:首先,教師要盡快更新自身教學理念,調整好自身的角色定位,主動與學生建立起新型師生關系。比如在制訂教學方案時,不僅要結合教學大綱的相關要求,還要結合學生們的年齡特點以及興趣喜好,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以“確定位置”這一教學內容為例,為了激發(fā)出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將教學內容融入某種生活場景當中,以此來提高教學過程中的生動性、直觀性與趣味性。比如教師創(chuàng)設了一個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將教室想象成電影院,將教室中的座位想象成電影院的座位。然后,教師給學生們出示一張‘3排5號的電影票,讓學生們找到這個位置,當學生們基本掌握住查找座位的方法以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們劃分成若干個小組,再給每一名小組成員發(fā)一張電影票,比一比哪個小組找得又快又準。通過這種導學互動環(huán)節(jié),既讓學生掌握住了“確定位置”的相關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還有效激發(fā)了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氛圍,促進教學成效的整體提升;其次,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引導性作用,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適時穿插一些互動環(huán)節(jié),加快學生掌握知識要點的速度,并且及時暴露出學習過程中的障礙,以便于教師第一時間為其提供教學指導。例如在學習“負數(sh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國北方冬季溫度與夏季溫度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學生們都爭先恐后地回答“冬季零下,夏季零上”。此時,教師再問:“大家知道零上與零下有什么區(qū)別嗎?”伴隨著這一問題,就可以趁機導入“負數(shù)”的相關概念,引導學生更快、更好地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當中,促進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全面提升;再者,在課余時間,教師還要時常與學生聊天,聊天內容不僅限于學習方面,還可以是生活趣事,難忘回憶以及學生心中的煩惱等等。這樣一來,勢必會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懼怕之感,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為接下來的教學工作提供參考,避免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過于主觀,不利于學生聽課質量的提升。
二、?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合理創(chuàng)設互動情境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通過互動情境的合理創(chuàng)設,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有效降低教學難度,培養(yǎng)小學生的抽象性思維,幫助學生實現(xiàn)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的相互結合。例如在學習方程式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教學情境:“同學們,每當新學期開學時,大家需要去文具店買很多種學習用品,比如水彩筆、文件袋、筆記本、書包等等。文具店的水彩筆是20元10支,文件袋5元一個,而筆記本和書包的價格暫時未知,大家想一想,應該列出一張怎樣的購物清單,對這些學習用品的價格進行明確表示呢?”,當學生接收到老師所提出的問題時,便開始運用曾經(jīng)學到的知識進行思考。當有些學生想到辦法之后,便開始舉手作答,課堂氛圍也因此變得活躍起來。此時,教師再適時導入方程式的相關內容,恰巧可以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建立起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由此看來,導學互動教學模式能否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效,關鍵在于老師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有效增加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頻率,激發(fā)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明顯提升。比如在講解“三角形”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這樣的問題情境:“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三角形的物品常見嗎?”學生都回答“常見”,教師再問:“那你們都見過哪些三角形物品?”此時,有的學生說七巧板,有的學生說三明治,還有的學生說積木,大家的思維都變得異?;钴S。此時,教師再讓同桌之間用兩個三角尺進行拼接,看一看都能拼出哪些不同的形狀。學生們經(jīng)過一番嘗試與對比之后,都得到了新鮮有趣的學習體驗,對接下來的教學講解環(huán)節(jié)充滿期待,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二)?合理安排互動環(huán)節(jié)
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下,雖然師生之間的互動是至關重要的,但生生之間的互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控好整個教學節(jié)奏,合理穿插一些互動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們帶來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同樣以“位置確定”這一知識點為例,在課堂上,教師可組織這樣一場小游戲:先將學生們劃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教師讓一名學生隨機走到班級中某一個位置,然后喊“?!?。此時,每一個小組都要準確寫出這名同學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哪些物品,再看哪個小組寫得快,寫得正確。一開始,由于大家對于方位知識掌握得還不夠扎實,要么正確率偏低,要么用時過長。但是,經(jīng)歷過幾輪這樣的游戲之后,大家的答題速度和準確率都得到了顯著提升。最后,教師剛一喊“?!?,就同時有好幾個小組表示“已經(jīng)寫好了!”不僅學習質量得到了快速提升,還幫助學生樹立起更強的自信心。事實上,這也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成效獲得提升的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