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級活動作為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組成內容,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對教書育人工作成效的提升起到正面影響。基于此,本文圍繞開展班級活動對提升育人實效的相關情況展開分析,首先闡述開展班級活動對提升育人實效的意義,其次分析開展班級活動提升育人實效的具體策略,認為要保證班級活動整體規(guī)劃性,注重學生班級活動的體驗,給予學生充足的自由空間以及開展主題教育班級活動。希望借此來充分發(fā)揮出班級活動的價值和作用。
關鍵詞:班級活動;育人;學生
一、?前言
班級活動在班主任組織帶領下,班級內學生共同完成的活動,常見形式包括有文藝活動、模擬活動、交流活動、競賽活動、辯論活動、實踐活動等等,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內容。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持續(xù)推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成為教育工作者所重點考慮的問題,而開展有效的班級活動,對于教育教學目標的達成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在此背景下,圍繞班級活動開展以提升育人實效的相關情況展開進一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二、?開展班級活動提升育人實效的意義
(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學習成績、考試分數并非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當代教育觀念更加側重于如何讓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避免學生出現“偏科”的情況,而班級活動的開展,恰恰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有力的幫助。例如,體育類班級活動鍛煉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發(fā)展體育運動能力;歌唱類班級活動發(fā)展學生的藝術能力;辯論類班級活動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能力等。
(二)?培養(yǎng)學生集體觀念
班級活動的類型多樣化,然而無論是哪一種班級活動,都需要學生之間互相配合才能夠完成的,在活動目標達成之后,學生能夠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團隊之間的密切配合與互相支持,才能夠共同完成任務,學生的個人成長,也離不開同學的支持與幫助;每一個學生都被分配了不同的責任,盡管分工會有所不同,但是卻也是班級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深切感受配合、團隊的力量。
(三)?提升學生的能力素養(yǎng)
班級活動并不僅僅停留在書面知識當中,更多的情況下會深入實踐當中,這也就極大地鍛煉了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班級活動中學生會遇到各個方面的問題,需要學生能夠獨立解決,借此也就讓學生逐步減輕對教師的依賴性,在遇到問題之后,學會首先進行獨立的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并且能夠發(fā)動同伴的力量,集思廣益,與同學共同探討之后,制訂處理問題的方案與計劃。
三、?開展班級活動提升育人實效的策略
(一)?保證班級活動整體規(guī)劃性
通過班級活動的開展來提升育人實效,要求教師能夠從整體出發(fā),對班級活動進行規(guī)劃與設計。在班級活動設計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從班級內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等多個方面因素進行設計,以確保班級活動開展的效果,也就是說教師對于開展班級活動的類型、活動的目標、預期達到的效果等等,都需要進行充分的調查和準備,不能毫無計劃性地開展,以此來保證班級活動的實施效果。例如,在開展籃球比賽活動時,教師需要考慮到班級內學生的人數如何分組更加合理、比賽的時常、活動的時間、場地的安排、邀請體育教師進行指導等等,這些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教師前期做好準備,并且進行精心的設計與安排,盡可能地避免在班級活動過程中產生意外事故,以確?;顒幽軌蝽樌剡M行。
(二)?注重學生班級活動的體驗
經由班級活動來提升育人實效,要求教師能夠注重學生在班級活動過程中的體驗感。要想讓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獲取成長,就必須要保證班級活動能夠落實到位,而不是停留在表面,讓學生能夠在活動中獲取一定的感悟和體驗,避免出現活動形式化的現象。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在選擇班級活動類型之前,詢問學生們的想法,選擇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話題,并且在班級活動的設計環(huán)節(jié)中,也聽取學生們的建議和意見,讓學生們能夠真正地參與其中。例如,在組織班級文藝活動時,教師便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由班長、文藝委員以及有藝術特長的學生作為組長,分別組織一個小組內的學生進行唱歌、舞蹈、樂器演奏等不同形式的演出,還可以安排專門的美工組、設備組等等,讓全部學生都能夠真正地參與到班級活動中,各司其職,增強學生對班級活動的體驗感;又如,在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戶外進行郊游活動,貼近自然環(huán)境,為學生打造親近自然環(huán)境的機會,營造良好的班級活動氛圍,同時這也有助于學生之間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溝通。
(三)?給予學生充足的自由空間
教師應當為學生保留在班級活動中的充足自由空間,從而才能夠達到提升育人實效的目標。在班級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學生處于主體的地位,為了能夠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充足的自由空間,讓學生主導和掌握班級活動的進展。教師在班級活動開展過程中,所處的是指導的位置,對于一些超出學生能力范圍之外的問題,教師可以適當地提供參考意見和解決問題的辦法,絕大部分情況下,都應當引導學生發(fā)揮各自的才能,尊重學生的選擇。例如,在班級辯論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便可以把主動權轉交給學生,由學生獨立組織完成,包括在辯題的選擇、正方反方的分組、辯論成員的選擇和日常練習、參考材料的收集整理等等,而教師僅在辯論結束之后,對活動進行評價,肯定學生的成績,并客觀指出不足之處,提出改進的建議等,由此才能夠讓學生真正獲取成長。
(四)?開展主題教育班級活動
教師應當積極地開展主題教育班級活動,借此來增強育人效果。班級活動的類型是豐富多樣的,這有助于教師進行不同類型的主題教育班級活動,并通過不同的主題教育,對學生的潛力進行挖掘,也讓學生能夠對班級活動保持興趣,對學生進行多個方面的教育。在開展主體教育班級活動時,教師應當注重創(chuàng)新,根據不同的教育主題,來設計不同類型的班級活動,從而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例如,當前國內“垃圾分類”是熱點話題,未來一段時間內,垃圾分類將在我國各大城市推廣,處于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設計“垃圾分類”主題的班級活動,組織學生在學校周圍撿垃圾,并對垃圾進行分類,包括干垃圾、濕垃圾、可回收垃圾以及有毒垃圾等等,根據不同城市的不同標準進行具體的劃分,這一班級活動的組織,不僅迎合了當前的社會熱點話題,同時也將綠色環(huán)保的理念以生動、立體的方式落實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又如,教師可以組織“英雄人物”學習的主題班級活動,參觀歷史博物館,訪問老一輩的英雄人物,熏陶學生的價值觀念,同時引導學生對于當代英雄人物的話題進行討論,在學習老一輩精神的過程中,也能夠了解當代的英雄人物。
四、?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教育工作者面臨著十分嚴峻的挑戰(zhàn),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保障教學效果,要求教師務必要開展有效的班級活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并且在此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能力和素養(yǎng)。為了能夠充分發(fā)揮出班級活動的應有作用,在班級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當要從整體出發(fā)進行班級活動的規(guī)劃設計,注重學生在班級活動中的體驗,并且為學生保留充足的自由空間,開展不同主題的教育活動。希望學生能夠感受班級活動的輕松、愉悅氛圍,獲得成長。
參考文獻:
[1]高東霞.在班級活動課程中育生命自覺[J].江蘇教育,2019(23):30-34.
[2]陳志輝.創(chuàng)建特色班級文化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研究,2019(4):10-11.
[3]李娟.組織開展班級活動,促進素質教育發(fā)展[J].學周刊,2019(4):154-155.
[4]程肇基.團體活動:班級育人的重要途徑[J].高教探索,2017(11):119-123.
[5]顧青.班級活動在不同階段的育人實踐與反思[J].江蘇教育,2017(71):40-41.
作者簡介:
姜琳,上海市,上海市嘉定區(qū)啟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