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圣
[摘 要] 湖南女教師因罰站學生被帶入派出所數(shù)小時,盡管有派出所副所長家長的公權(quán)私用,恣意妄為。但有一個問題我們不宜忽略,那就是校長的職責擔當,如果校長肯于為教師鼓與呼,替教師維權(quán),絕不會有鬧劇的發(fā)生。作為校長,雖然“話語權(quán)”不是太多太強,但關(guān)鍵時候要拿出堅守良知的勇氣,做好教師堅強的工作支撐。對家校矛盾,要主動介入設法調(diào)和,不能讓教師自己去單兵作戰(zhàn);對恣意侵害教師權(quán)益的情況,該堅持正義時要敢于“挺身而出”——路見不平一聲吼,讓公正的陽光燭照到教師的靈魂與生命。
[關(guān)鍵詞] 校長擔當;教師權(quán)益;依法治校
近日,湖南女教師因罰站學生被帶入派出所數(shù)小時一事,在網(wǎng)絡上炒得沸沸揚揚?!耙贿M派出所就被直接關(guān)押在審訊室,一待就是七個小時,全程被人監(jiān)視!限制人身自由!沒給過一口水,一粒飯……”看到女教師的含淚訴說,廣大教師尤感心寒——一個小小的派出所副所長就敢如此公權(quán)私用,用野蠻對待正常實施教育行為的老師,“尊師重教”是真的嗎?不過,這種悲嘆是多余的,正義的呼聲不斷刷屏,對涉事副所長給予記大過處分、免職調(diào)離的迅即處理,還是讓人們看到整個社會正能量在聚集,公平正義依舊是當代的主旋律。
然而,在眾人紛紛指責“副所長”恣意妄為,在媒體重申黨員干部要權(quán)為民所賦,“要堅持用權(quán)為民,按規(guī)則、按制度行使權(quán)力,把權(quán)力關(guān)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權(quán)、不以權(quán)謀私”的時候,我卻想到了另一個問題——校長的擔當。
此次事件,學生遲到,老師怎樣處理,如果不涉及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違背社會公德,都屬于教育方式方法的范疇。家長對處理有異議,可以通過與學校、老師溝通的方式來解決。即使不能達成一致,還可以向教育主管部門反映或者投訴舉報,這才是正道??墒?,身為派出所“副所長”的學生家長,應該懂得不少法律常識,卻無視教師的基本人權(quán),無視法律威嚴。在沒有正當手續(xù)的情況下,公然用警車帶教師去派出所接受審查,其行為顯而易見是越界的,是違法的。對這種一眼就能看出端倪的事情,如果校長有基本的職責擔當,就不會任由他們隨便帶走學校教師,哪怕他們硬性而為,校長憑個人或?qū)W校的能力無法掌控,也應該在第一時間向有關(guān)主管部門反映事實,為教師鼓與呼,替教師維權(quán)。那樣,即使女教師被帶走,也不會有被非法關(guān)押長達7小時之久的繼續(xù)。
毫不諱言,我們現(xiàn)在有些學校的校長,或許是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不足,或許是思想上顧忌多多,在校長的職責擔當上表現(xiàn)得差強人意,才使得各種傷害教師的事情偶有發(fā)生。這不,河南一位老師因為在班級群里發(fā)布了學生的作業(yè)情況,遭到家長的要挾;一名頑劣的孩子把隊伍前面女生的裙子脫了下來,體育老師罰站了孩子,孩子媽媽反闖入學校把體育老師打了一頓……這些事件中,我們都沒有看到校長“主持公道”的“影子”。作為校長,絕不應該只有“顧全大局”,而凈讓教師獨吞“委屈”。我曾看到一個校長,當教師遇到困難時,他不但不幫助,還“巧”借家長的外力,對這位與之有嫌隙的老師趁機“下黑手”,那不僅是沒有擔當,說他是枉為校長也不為過。
當前,最讓教師們顧慮重重的是家校矛盾。雖然大部分家長是通情達理的,但是就是有那么少數(shù)家長自以為是,他們誤讀“教育是服務”,認為孩子和家長是教師的“衣食父母”,教師應該像商場上商家對待顧客那樣,一切圍繞孩子和家長轉(zhuǎn)。對孩子,只講“保護”,很少或閉口不提孩子們必須遵守的“義務和紀律”,一旦孩子心有不“悅”,不管事出何因,都得教師認“罪”;對家長,只有“順從”,不但要教師“心悅誠服”地接受一切指責,還要教師在言語或行動上“小心翼翼”,顧及家長的面子。否則,他們不是以投訴要挾,就是直接投訴出去,或者干脆直接打上門來,攪你個“天翻地覆”再說。致使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動不得”“管不了”“不敢管”,教師空有教育的責任,卻沒有教育的權(quán)利和環(huán)境。
可是,與某些家長的“強勢”相對應的卻是教育的“無原則退讓”,一些教育行政和管理部門,常常從所謂的“穩(wěn)定”考慮,喜歡先讓教師和校長“背黑鍋”,當“替罪羊”,再用金錢“買斷”,只求息事寧人。于是,一些校長也學著能躲則躲,反應總是姍姍來遲。有報道,某學校校長為“眼不見心不煩”,躲避矛盾,特意把校長室搬到遠離學生的偏僻的學?!昂笤骸薄T?jīng)的北京某小學的“垃圾筐套頭”事件,之所以有后來的“媒體發(fā)酵”,與學校當初試圖躲避也不無直接的關(guān)聯(lián)。
其實,在依法治教的今天,如果我們校長能有職責擔當,凡事站在法治的層面去思考、決策,堅持把“家校矛盾”關(guān)進法律的“籠子”,以“法”律之,完全可以尋得一個雙贏的結(jié)果。因為,關(guān)于如何處理家校矛盾還是有法可依的。如2010年執(zhí)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quán)責任法》規(guī)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蛘咂渌逃龣C構(gòu)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蛘咂渌逃龣C構(gòu)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睋Q句話說,學校不是一只承受無限責任的“筐”,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裝,只要你全心投入,盡到了教育、管理職責,那么就可以理直氣壯地拒絕擔負額外責任,即使偶爾管理不周全,那也只是要擔負“管理失當”的補充責任,適用過錯責任歸責原則,學校教師該負什么責任不是學生說了算,也不是家長想怎么樣就怎么樣,自有法律給出公平的答案。
所以,不管是民選校長,還是行政任命的校長,一旦確定擔任這個職務,您就是學校的掌門人,您就得有職責擔當,做好教師堅強的工作支撐。對家校矛盾,要主動介入設法調(diào)和,不能讓教師自己去單兵作戰(zhàn);對恣意侵害教師權(quán)益的行為,該堅持正義時要敢于“挺身而出”——路見不平一聲吼,讓公正的陽光燭照到教師的靈魂與生命。
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堅持“每日四問”。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感慨:“未經(jīng)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钡肝覀兊男iL們,都能捫心反思問一下自己——我做到了校長的責任擔當了嗎?我是學校教師的保護神主心骨嗎?也許我們校長的“話語權(quán)”不是太多太強,但只要你在關(guān)鍵時候拿出堅守良知的勇氣,擔起該有的責任擔當,盡個人最大努力不再讓你的老師“跪著”教書。你一定會贏得信任,贏得支持,贏得工作上的一呼百應。
(責任編輯: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