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楓 蔡禮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出現急性加重,導致患者肺功能加劇惡化,出現死亡的概率極高[1]。其中患者的痰液增多和引流不暢是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主要因素[2]。目前,氨溴索是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的黏液解溶劑,大量臨床研究表明,患者的臨床療效與使用氨溴索的劑量呈現相關性,加大氨溴索的使用劑量,可以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本文主要選取2014年3月—2018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療的處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大劑量氨溴索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F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3月—2018年3月進入我科進行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9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8例患者,其中觀察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齡60~78歲,平均年齡為(65.23±1.82)歲,病程2~6年,平均病程為(3.71±0.92)年;對照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齡61~77歲,平均年齡為(64.57±1.98)歲,病程2~7年,平均病程為(3.82±1.01)年,研究均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同意書。
在患者進入醫(yī)院治療之后指導患者完成必要的檢查項目。對照組靜脈注射氨溴索30 mg每日兩次(國藥準字H20133372,國藥集團國瑞藥業(yè)有限公司,規(guī)格2 ml,1 5mg),觀察組靜脈注射氨溴索60 mg,每日兩次。10天作為一個療程。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以及在治療中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臨床的治療效果根據藥監(jiān)部門制定的“祛痰、止咳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作為評價標準[3]?;颊叩目人耘c排痰程度降低兩個等級或者完全康復的評定為顯效;降低一個等級的評定為有效;沒有改變或者等級加重的評定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數×100%。
數據用SPSS 20.0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由表1可知,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3.75%)高于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70.83%)(P<0.05)。
由表2可知,兩組患者出現消化系統(tǒng)癥狀、對肝酶的影響、注射部位出現疼痛以及頭痛的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如果在短時間內出現咳痰量增加、氣喘加劇以及痰液變得濃稠即為處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出現黏痰增多以及引流不暢的情況與病情的發(fā)展具有很大的相關性,因此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最重要的措施之一為祛痰[5]。氨溴索作為一種新型的黏痰分解劑,可以分解糖蛋白中的多糖纖維,與此同時,還可以作用于氣道,促進細胞漿液的分泌,進而減少呈黏液狀的糖蛋白物質的分泌,從而達到降低痰液黏稠度的作用。痰液有效排出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氣道阻塞的癥狀,從而減輕對氣道的刺激,進而促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緩解。除此之外,還有助于進行抗感染治療[6]。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在使用大劑量的氨溴索進行治療之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93.75%)高于對照組(70.83%)(P<0.05);相比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近幾年來,使用大劑量的氨溴索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進行治療的報道增加[7-9]。根據文獻報道可知,在加大氨溴索的用量之后,臨床上的治療效果得到了增強,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沒有增加,證明加大劑量后的安全性具有較大的保障。隨著更加深入的調查研究以后,發(fā)現常規(guī)劑量的氨溴索僅有化痰和排痰的功效,在加大劑量以后,人們發(fā)現其不僅具有化痰和排痰的功效還能發(fā)揮抗炎、抗氧化以及促進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生長的功效[10-12]。使用大劑量的氨溴索進行治療可以抑制多種炎性因子的產生,與抗生素產生協(xié)同效應,極大地提高了抗菌的效果,縮短治療的時間[13]。
綜上所述,同常規(guī)劑量的氨溴索治療效果相比較,大劑量的氨溴索表現出更加優(yōu)異的臨床治療效果。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出現了不良反應,因此在指導患者使用氨溴索進行治療的時候,應該緊密的關注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并及時的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比較(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