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闖
摘要:在如今發(fā)展和提升學生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是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當中的首要目標。那么該如何提升高三學生在數(shù)學課當中的核心素養(yǎng)呢?本文從高三立體幾何課程當中開展復習課方面展開相應探索。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三立體幾何;復習課
一、復習課課程開展誤區(qū)
在現(xiàn)如今的高三數(shù)學復習課開展當中,仍然有教師存在較大的錯誤,從而使課程的開展效果不盡人意。在這些錯誤當中擁有以下幾點:首先,教師在復習課當中將復習課當做學習新知識內(nèi)容的課程來講,沒有意識到這些知識內(nèi)容在之前就已經(jīng)被學生所吸收,在這種情況之下,只會讓學生產(chǎn)生膩煩心理,不愿意進行聽講和復習知識,最終也就使得課程開展失去了應有的意義;其次,就是教師在課程開展當中,沒有與學生進行互動,也可以說教師已經(jīng)進入了教學的“忘我”狀態(tài),從而滔滔不絕的對學生進行知識內(nèi)容的灌輸,就相當于在袋子當中裝沙子,當所有袋子裝完之后,發(fā)現(xiàn)還有一些沒有裝完,但是,之前的袋子已經(jīng)裝滿了,沒有運用相關手段,只是在進行灌輸,從而變成了無用功。在復習課當中也是一樣,之前已經(jīng)對學生進行過知識的講解,這就像裝滿袋子的沙子,而復習課的開展,就像是要往裝滿的袋子當中繼續(xù)裝填,沒有運用相關方法,讓袋子當中的空隙更緊實一點,騰出空隙,也就沒有辦法進行裝填。所以,在復習課開展當中,要讓學生了解到自己的欠缺,騰出腦袋當中的知識空隙,從而才能夠在復習課當中認真聽講和復習,最終達到復習課對學生掌握知識的鞏固作用,使復習課的開展實現(xiàn)應有的價值和意義。
二、直擊考題,明確題型
在近幾年高考過程當中所發(fā)布的立體幾何題型方面還是比較穩(wěn)定的,這一點不難發(fā)現(xiàn)。所以,在進行立體幾何復習過程當中的關鍵,就是對考題方面的類型進行關注。立體幾何課程的內(nèi)容是對圖形的垂直和平行方面做出推理和判斷,通常情況之下都是以填空題的形式或者選擇題的形式來對學生進行考察知識的吸收水準,從而讓學生對其進行解答,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例1 如圖1,在四棱錐A -BCDE中,平面ABC⊥平面BCDE,∠CDE =∠BED =90°,AB =CD =2,DE=BE=1,AC=
(1)證明:DE⊥平面ACD;
(2)第二,求二面角B-AD-E的大小。
分析:
(1)首先根據(jù)圖形當中的BCDE來對BC進行求出,之后便可以對勾股定理進行利用驗證出AC⊥BC,之后就可以對綿綿垂直方面的性質定理將已經(jīng)知曉的平面ABC⊥平面BCDE轉化為AC⊥平面BCDE,之后獲得AC⊥DE,最后就能夠與已知的DE⊥DC進行結合便可以得到相應結論。
(2)方法一,根據(jù)之前問題一當中已經(jīng)獲得的垂直關系,來進行二面角當中的平面膠設定,之后就可以求出這個三角形當中的三個邊長,然后便可以對余弦定理進行利用將數(shù)值進行求出;方法二,根據(jù)問題一當中已經(jīng)獲得的垂直關系,來建立出一個空間直角坐標,之后便可以對相應點位之上的坐標數(shù)值進行求出,同時,還可以獲得二面角的法向量,最后便可以對這兩個法向量進行利用,用其夾角來對二面角進行表示即可。
解:
(1)在直角梯形BCDE中,由DE=BE=1,CD=2,得BD=BC= 。由AC= ,AB=2,得AB2=AC2+BC2,即AC⊥BC.又平面ABC⊥平面BCDE,從而AC⊥平面BCDE.所以AC⊥DE,由DE⊥DC,從而DE⊥平面ACD。
(2)方法一:作BF⊥AD,與AD交于點F,過點F作FG∥DE,與AE交于點G,連接BG.由問題一知,DE⊥AD,則FG⊥AD.所以∠BFG是二面角B-AD-E的平面角.在直角梯形BCDE中,由CD2=BC2+BD2,得BD⊥BC.
又平面ABC⊥平面BCDE,得BD⊥平面ABC,從而BD⊥AB。
三、以情境導入為主開展復習課
在高三課程當中開展復習,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對于基礎知識進行良好的梳理,從而高效的展開功課復習,這也是每個數(shù)學教師在高三復習課教學當中最大的愿望,所以,在開展高三復習課的過程當中,可以應用情境導入的形式來開展復習課,在開展課程之前,教師可以根據(jù)需要講解的課程內(nèi)容來設置一系列的引入問題從而開展,讓學生能夠在教師所提問的第一個問題當中就被吸引,當?shù)谝粋€問題成功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之后,教師便可以提出第二個問題,使學生注意力可以更加集中,在提問2-3個問題之后教師便可以根據(jù)課堂當中學生的現(xiàn)狀來選擇是該切入正題還是繼續(xù)提問,而這個切入正題的契機就是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被教師所提問的問題吸引,只有在這種情況之下,所開展的課堂教學才能夠取得高效率。當學生被成功吸引興趣之后,教師開展復習課課程也不能夠全部托盤而出,因為,學生之前已經(jīng)對這些知識進行掌握,只是掌握的知識程度存在差異而已。并且,學生在學習知識時尤其是復習課當中都擁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之前我已經(jīng)學習過這些知識了,我已經(jīng)會了沒必要再聽。所以,教師在進行復習課開展當中,要充分的體現(xiàn)出互動,抓住學生當時的內(nèi)心反應,讓學生形成注意力,才能夠使課堂開展成功。如果在課程開展之前,使用情境導入的形式已經(jīng)取得不錯的成果,但是,在之后進入正題,教師將所有的復習課程內(nèi)容全盤托出,在中間沒有一丁點互動必然會讓某些學生感覺到枯燥乏味,最終不認真聽講,最終也就使得課程的開展效果打打折扣。而想要復習課擁有絕佳的效果,就需要在講解知識時,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和學生產(chǎn)生互動,也就是我們經(jīng)常說的“師生互動”,在達到一個階段之后,教師便可以采用“生生互動”的形式進行開展,讓學生通過互相之間的討論,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加深,形成鞏固作用,最終使課堂的開展效果得到提升。
四、總結
在高三數(shù)學教學當中的復習課,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課程內(nèi)容,因此,在該課程當中,通過合適的方式方法進行開展,提升高三學生的知識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學生進行學習,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之后的生活和工作當中進行良好的實踐運用,讓這些知識能夠充分進行發(fā)揮,提高學生的社會生活體驗。并且,在教學當中教師不能夠在使用之前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應當結合學生的現(xiàn)狀來進行開展,避免出現(xiàn)教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而學生卻感覺只是天花亂墜的現(xiàn)象產(chǎn)生。在教學當中,只要能夠通過合適的情境創(chuàng)設,對學生學習當中的積極主動性進行充分發(fā)揮,再加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良好討論和互動,以及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參與到教學過程當中,在學習當中能夠產(chǎn)生親身經(jīng)歷的感覺,必然能夠對學生形成積極影響,讓學生的學習效果直線上升,最終達到復習課開展和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麗洪.高三數(shù)學復習教學例題的選擇與設計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08):79-81.
[2]李青.撿了芝麻 不丟西瓜——高三數(shù)學復習教學思考[J].數(shù)學通報,2018,57(07):49-51+58.
[3]劉佳輝.讓變式教學開點花——一堂高三數(shù)學復習課的實踐[J].福建中學數(shù)學,2018(07):16-18.
[4]劉玲玲.論提高高三數(shù)學復習例題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成才之路,2018(20):54-55.
[5]鄧永峰.高三數(shù)學復習課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24):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