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月
摘 要:有意義的歷史活動有利于提高教學的效果,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具有自主參與性。文章研究歷史教學活動的意義,探討歷史教學的多種方式,指出教師要抓住歷史活動的特征,將歷史活動與課本相結合,關注學生個體,使他們在歷史課堂中養(yǎng)成良好的歷史學習習慣。
關鍵詞:歷史教學;設計;教學活動;教學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33-0066-01
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教學的思想與途徑也在不斷更新,開展有意義的教學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歷史學習效率。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只有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知識、理解歷史,才能活躍他們的思維,讓他們在歷史課堂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歷史教學活動的意義和教學方式
教學活動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學活動和教學系統(tǒng)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密切相接的。歷史課堂教學活動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喜愛歷史,提高歷史成績,而開展各種歷史教學活動則是為了讓學生減少歷史學習方面的難度,使他們對歷史學習充滿信心。
1.確定歷史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題
在歷史課堂中,教師首先要了解課堂重點,然后根據(jù)不同情況進行分析,依照每個知識點的不同,設計不同的教學活動。教師一定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不同個性特點來教育他們,要尊重他們的想法與觀點,和他們以朋友的方式相處,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在歷史課開始前,教師可以和學生討論上課時教學活動的具體環(huán)節(jié)以及歷史趣事,讓學生在課前對課堂內(nèi)容有了解。教師在課上開展的教學活動主題應該結合書本重點知識以及歷史的史實,只有做到這些,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歷史,達到活動的目的。例如,在講授“中國近代史”時,教師可以放映關于這方面的電影片斷或者講一段生動的故事等,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可以讓學生回家與家里老人共同探討那段苦難的歷史,讓長輩的經(jīng)歷成為有利于歷史學習的好素材。
2.符合學生認知水平
教材根據(jù)學生的真實身體心理情況以及認識事物的能力,以史實、真實的圖片為線索來增加學生對于歷史的了解。教學是以人為本,所以教師要用更加貼近學生的方式讓學生理解歷史。歷史課堂教學活動要用趣味性、真實性來讓學生掌握知識并愛上這個學習的過程,而生動形象是對于課堂的兩個基本要求。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提升兩個特性。例如,在“人的起源”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對于人類進化史的興趣,讓學生主動收集資料,了解其大概過程。課堂實例表明,教師以教材為本加上優(yōu)秀的活動能力,再通過學生本身的認知水平引導其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能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水平,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歷史內(nèi)容。
二、抓住歷史活動的特征
歷史課堂活動有幾個基本特征,教師要在這些特征方面下足功夫,才能讓學生在這些重難點方面學起來不費力。一是歷史性。歷史活動的主題都是與歷史書本內(nèi)容相關,而教授歷史必須結合相應歷史史實,所以活動的主題必須衍生于歷史教材,活動課的內(nèi)容都必須以教材為基礎,然后引用出來。二是多元性。初中歷史主要分為中國歷史和外國歷史,不難看出歷史是一門多元化,包羅萬象,涉及生活、科技、藝術等方方面面的綜合性學科。三是興趣性。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要重視樂趣,在活動過程中要最大化地讓學生擁有學習的樂趣。四是自主性。歷史活動應讓學生自己參與,自發(fā)地了解歷史和主動投入,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而教育的主體是學生,開展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自發(fā)學習歷史。
三、歷史活動與課本相結合
對歷史教師來說,要熟悉歷史學科知識,擁有完整的知識構架,還要與時俱進,掌握新知識,由傳統(tǒng)的經(jīng)驗型向科學研究型轉(zhuǎn)化。要讓學生對歷史知識有更好的理解,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要用簡單明了的方式上課,讓每個學生以一種輕松的方式學習知識。例如,在講述紅軍長征的歷史時,教師可在歷史史實的基礎上,為學生講述長征時期的艱苦歲月和感人的故事。教師也可以播放一些小短片,讓學生形成一個能夠理解的知識構架,并通過自身的趣味性、故事性語言讓歷史知識更具人性化,從而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知識傳授的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與理解能力。
四、關注學生個體
在歷史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所以,教師在課堂中要關注不同的學生,并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上課方式,采用大多數(shù)學生普遍接受的方法進行歷史課的教學。學生有相同也有差異,教師在歷史課堂上要重視教學效果,找到更為簡單的學生容易理解的方式,為學生解惑。同時,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就要多方面參與,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氛圍,讓歷史教學更有質(zhì)量。
總之,開展有趣味的教學活動是一種學習歷史的好辦法,有意義的歷史活動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具有自主參與性。所以,讓學生能獲得知識、理解歷史,這才是有效的教學活動,才能真正提升歷史課的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閆紅星.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甘肅教育,2015(21).
[2]徐彩云.淺談基于實現(xiàn)目標的歷史課堂活動構建策略[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1(06).
[3]葉敬玉.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