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摘 要:探究式學習是一種積極的學習過程,主要指的是學生在課堂中自己探索問題的學習方式。文章探討新課改下初中語文課堂自主探究學習的有效性,指出教師要創(chuàng)設恰當問題情境,激發(fā)自主探究興趣;應用相應學習方法,創(chuàng)造自主探究條件;抓住探究學習時機,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拓展探究學習空間,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自主探究;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33-0028-01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探究式學習方式是新課改背景下備受廣大語文教師關注的教學課題,要求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圍繞學生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探究問題,從而獲取語文知識,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本文探討新課改下初中語文課堂自主探究學習的有效性。
一、創(chuàng)設恰當問題情境,激發(fā)自主探究興趣
在自主探究學習方式中,問題是引領學生探究的依托,教師要結合課文內(nèi)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已有知識、生活體驗等,設計恰當?shù)膯栴},吸引學生去探究,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解決一個個問題。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問題的靈活性,因為問題的深度、廣度和探究靈活性是一脈相承的。例如,在執(zhí)教《社戲》的時候,教師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分組探究:本文的題目是《社戲》,但是通過閱讀我們可以了解到其中寫社戲的內(nèi)容并不多,那么,我們能不能把標題改成《童年趣事》《回憶童年》之類的題目?為什么呢?這一問題的提出,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欲望,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充分體現(xiàn)了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
二、應用相應學習方法,創(chuàng)造自主探究條件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在語文學習行為習慣上存在著很多不同之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學習方法,從而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例如,在執(zhí)教《畫山繡水》一課時,教師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讓學生自由選擇:1)你讀了課文中的四個傳說后有什么感受?你認為四個傳說有共同點嗎?2)作者為什么在描寫美麗的風景中,插入凄慘的故事呢?請從課文中找出答案。3)本文的作者楊朔先生把大自然中觸動自己心靈的東西描寫了出來,你一定也見到過大自然的各種美麗風景,因此而受到過心靈的觸動,請你拿起筆寫出來吧!對于這些問題的解決,教師沒有給學生設限,而是要求學生從中選擇一道題,按照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去解決問題,不僅充分尊重了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方法,而且拓寬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三、抓住探究學習時機,激勵學生積極參與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提升綜合學習技能,加深情感體驗。但是不可否認,對于所有的學習內(nèi)容一律采取自主探究學習方式是行不通的,探究性學習的核心是問題,教師是否能夠提出對學生具有吸引力、挑戰(zhàn)性、參與性的問題,是探究性學習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也是起點和結果?;诖?,教師在設計探究問題時,要把握好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不能過于簡單,也不能過難,讓學生無法解決,影響學生思考探究的有效性。教師要深入解讀課文,在吃透課文的基礎上,再設計出符合探究性學習的問題。例如,在執(zhí)教《月跡》一課時,在探究學習環(huán)節(jié),教師結合課文的內(nèi)容設計了如下問題:1)《月跡》一課富有童趣,寫了兒童眼中的月亮,充滿童趣、童真,你能舉一個恰當?shù)睦觼碚f明嗎?2)究竟月亮是個什么?你結合課文內(nèi)容來回答。3)文中妹妹說“月亮是個好”,你怎么理解這個“好”?4)文中的奶奶是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這個形象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這些問題都要求學生自主探究。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后,經(jīng)過認真思考探究,問題的解決就比較順利了,不僅能激勵探究精神,而且能感受到成功的愉悅。
四、拓展探究學習空間,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語文探究性學習涉獵內(nèi)容多,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教師在引領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給學生留足探究學習的時間,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感。同時,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過程開放、材料開放的特點,給學生創(chuàng)設樂于參與、獨立思考、積極探究的時間和空間,促進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例如,在執(zhí)教《最后一課》時,在學生初讀課文之后,教師提出這樣的問題:1)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是以什么為線索展開的?2)在上課前后,小弗郎士的心情有哪些變化?請用橫線畫出表現(xiàn)他心情的語句,并和小組同學一起讀一讀。這些問題的提出,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特點,讓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開展探究學習。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完成后,教師再給學生提出了這樣的自主探究問題:課文中哪些語句刻畫了韓麥爾先生?請你用浪線畫出來。學生很快通過自己的思考,畫出了描寫人物語言、動作、表情、服裝的語句。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家國情懷,又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自主探究學習,是十分重要的且有效性很高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師要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結合學生的實際,引領學生開展好自主探究學習,為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林添龍.新課改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5(04).
[2]任大強.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問題策略的探究[J].內(nèi)蒙古教育,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