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摘要】初中階段的古詩詞教學在語文學習中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作為語文教師,首先應該激發(fā)學生解讀品味古詩詞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走進古詩詞進行深度咀嚼品味,還要注重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打造高效高質的詩詞鑒賞課堂。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從小學階段到高中階段,可以說古詩詞教學會一直成為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但同時也是難點內(nèi)容。古詩詞是我們傳統(tǒng)文學史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走進古詩詞,能夠了解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yǎng)。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對古詩詞鑒賞興趣不大,甚至有些學生還存在抵觸情緒,這就要求教師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解讀古詩詞,享受古詩詞,最終愛上古詩詞鑒賞。
一、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指導學生解讀古詩詞的時候,作為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入手,而這就要求教師抓住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眾多的古詩詞作品中,很多古詩詞都是能夠譜曲演唱的,如果教師能夠將音樂帶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情境中開始古詩詞鑒賞,相信學生一定會對古詩詞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讓古詩詞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學《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詞時,教師就采用了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讓學生激情閱讀這首詞。具體的教學過程是這樣的,在課堂教學之初,教師就為學生播放了《水調歌頭》的音樂作品。對于這個作品,同學們也非常熟悉,所以當優(yōu)美的音樂回蕩在教室的時候,學生的情緒被調動起來,而很多學生不僅跟隨音樂唱了起來。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適時引導:“看來,大家很喜歡這首音樂作品,那么,你了解這首作品的具體內(nèi)容以及所抒發(fā)的情感嗎?你是怎樣認識這首音樂的?”這樣的問題對于初中生來說難度不大,大家基本上都能簡單說一說自己的認識,而大家的共同點就是從歌詞中抓住了月亮的意象以及抒發(fā)的思念之情。于是教師進一步引導:“其實,在我們傳統(tǒng)意識中,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圓最亮的。而這首詞就是著名的詩人蘇軾歌詠月亮的經(jīng)典之作,我們欣賞了歌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詞,品味詞的精妙之處,體會古詩詞的魅力吧?!?/p>
在這個教學實例中,教師沒有直接為學生布置解讀古詩詞的任務,而是通過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的引導,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走進古詩詞學習,讓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投身于教師營造的意境之中,在音樂的感染下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為下面的深度解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一種很好的古詩詞課堂導入方法。
二、咀嚼關鍵詞語,品析意境
古詩詞是語言的精練,在學習古詩詞作品的時候,對其進行細細咀嚼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能夠讓我們品味到古詩詞的精髓,深化學生的認識,讓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的精彩。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抓住古詩詞中使用巧妙的詞語進行咀嚼品味,通過這樣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其中蘊含的豐富韻味,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讓學生感受詩詞之美。
例如在教學《泊秦淮》這首古詩時,教師就在激情導入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品味古詩詞中的語言使用,提高學生的語感能力,讓學生品味古詩詞的語言之美、之精彩。首先,教師引導學生關注這首詩的意境,讓學生獲得整體感知,然后教師鼓勵學生品味古詩中的語言:“同學們,每一首古詩都是語言精練、經(jīng)典之作,那么,這首古詩中,你認為哪句話或者哪個詞語使用最為精妙,說一說你的看法?”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走進古詩,細細品味,很多學生抓住“煙籠寒水月籠沙”進行分析:“這句話中的‘籠字使用特別巧妙,將煙、水、月、沙四個意象組合在一起,讓人體會到柔和寧靜又迷蒙冷寂的意境美。”
從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古詩中的重點詞語進行咀嚼品味。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對文本中的用語精練和精妙有更加深刻的體會,這也是古詩詞鑒賞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助于學生鑒賞經(jīng)典古詩的能力的提高。
三、激活豐富想象,升華體驗
鑒賞古詩詞,學生的想象力非常重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根據(jù)古詩詞的內(nèi)容大膽想象,讓學生在豐富的想象過程中對于古詩詞的意境美以及內(nèi)涵美等內(nèi)容有更加深刻的體驗。這樣的學習方法也有助于學生思維的激活,能夠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個性化認識,最終實現(xiàn)提高學生鑒賞能力的目標。
例如在教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這篇課文時,教師就采用了激活學生想象,體會古詩思想情感的方法。這首詩的教學,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關注題目,讓學生在分析題目的過程中認識到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而送別詩一般抒發(fā)的就是離愁別緒。在這樣的認知下,作者引導學生走進古詩體會其中的情感:“同學們,如果你就是古詩中的主人公,面對分別,你會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這樣引導學生和古詩角色進行換位思考,幫助學生進行情感的把握。
初中生想象力豐富,在古詩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古詩內(nèi)涵以及情感的體會,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而且,想象的過程有助于學生思維的激活,能夠讓學生主動思考,充分想象,感悟到古詩的情感美。
總而言之,在古詩教學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習興趣是基礎,指導閱讀方法是關鍵。作為語文教師,要積極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主動走進古詩學習的平臺,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幫助學生獲得深刻體驗,讓古詩詞教學走向高效。
參考文獻
[1]葉曼苓.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研究初探[J].中學語文,2015(9).
[2]余夢.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論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