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超
移動互聯時代,IP的內涵已經改變,每個人、每個機構、每個品牌,都要思考如何成為IP,IP化改造勢在必行!
什么是超級IP
發(fā)現中國好IP,就是發(fā)現未來的商業(yè)趨勢,IP如何更好地與商業(yè)融合,這是所有品牌、機構都關心的問題,在這個泛娛樂的移動互聯網時代,IP的內涵已經變了,每個人、每個機構、每個品牌,都要思考如何成為IP,IP化改造是必然趨勢。
超級IP的內涵到底是什么?一個有潛力的超級IP應該如何運作呢?在筆者看來,應該有這樣一些評判指標。
1. 原創(chuàng)力。一個IP它能不能跨越文化、跨越時代,原創(chuàng)力很關鍵。眾所周知,很多國際上的經典IP,存續(xù)了幾十年上百年歷史,依然可以得到追棒,就在于穿越了時代和文化。
2. 內容力。好的內容,才能夠激發(fā)用戶的共鳴,讓用戶主動卷入,主動擴散,IP的內容力必須思考受眾,思考粉絲,要為特定的粉絲創(chuàng)作內容。
3. 人格力。所有的IP,只有變成人格化形象,才能和用戶產生關聯,IP要有溫度、有情感、有鮮明的性格特征,才會受用戶歡迎。
4. 傳播力。IP需要創(chuàng)造社交貨幣,讓人們自動地去傳播分享,不具備分享性就不具備傳播力。
5. 適配力。要適配新的群體,不同的場景。IP要能在不同代際當中穿透,在不同平臺衍生開發(fā)和適配。
6. 變現力。不管是內容付費還是衍生品,IP需要持續(xù)運營,需要長久的變現模型,現在有很多網紅一夜爆紅,但是未必有好的商業(yè)模型,變現是長跑不是短跑。
超級IP的九大趨勢
趨勢一:品牌用IP做人格化表達
在日本數百個品牌中,熊本熊是非常杰出的案例,熊本熊變現能力非常強悍。熊本熊為什么流行?熊本熊的表情包、周邊產品為何如此受歡迎呢?因為熊本熊這個動漫形象真的活起來了。熊本熊具有高度的擬人化,他有自己的職位—熊本縣的旅游局局長;他有呆萌的表情,在熊本熊的賤萌表情包和活動視頻的展現當中非常有意思,他常不按照常理出牌,讓人獲得意外的驚喜。
超級IP的打造,其實是有方法論的,它是一個非常系統(tǒng)的過程。其實熊本縣在打造熊本熊的時候,做了相當多的設計。他的耳朵、眼睛、鼻子、嘴巴的尺寸,都經過了反復打磨。所以超級IP的創(chuàng)造和生產,是需要創(chuàng)作者潛下心來好好去研究的,甚至于IP形象的每一個動作,如何保證每一個動作很帥很酷,讓其他人合影拍照發(fā)朋友圈的時候都感到很有趣,都是需要設計的。實際上熊本熊非常忙,他的日程表排得比我們很多人都滿。今天他可能在和外國人打麻將,明天可能就在游樂場搶別人的包,吸引大家追他拍照。他總在制造各種各樣的事件,與用戶建立關聯。
現在越來越多的品牌,試圖打造自己的IP,使用自己的形象,來和年輕人進行溝通。這個趨勢變得越來越重要,就像我們看到的雕牌推出的雕兄。受眾從中年主婦向年輕人如何轉變,如何與年輕人進行溝通?雕牌因此發(fā)明了雕兄。它不僅是一個國民玩偶的形象,它還很調皮,是個段子手,甚至可以變身成為非常善解人意的人工智能伙伴,在微博、微信上用文字、語音與你溝通、聊天、侃段子。
趨勢二:品牌創(chuàng)新IP實現“網生化”升級
現在所有的品牌都面臨一個年輕化焦慮的問題,比如怎樣去和“95后”、“00后”甚至未來的“10后”進行溝通?怎樣創(chuàng)造或者開發(fā)出面向他們的一些新產品?品牌可以通過IP實現網生化的升級,滿足這些互聯網原住民的消費需求。
例如,伊利推出的Byebye君,“和肥胖再見”的產品就是直接針對年輕人。她就有很多的表情,還有漫畫,通過內容和產品與用戶進行了深度的捆綁。再例如,七度空間推出了新的衛(wèi)生巾品牌,為了滿足電商品牌上的年輕人的需求,特意塑造了小汪和小喵的形象,小汪在京東賣,小喵在天貓賣,對應每年的貓狗大戰(zhàn),品牌還可以借勢傳播。
對于影響年輕人而言,只有符合他們消費文化的產品,使用他們語言的品牌才能讓他們心動,產品要思考如何IP化。
趨勢三:小情緒里的IP大生意
IP必須考慮情緒感,尤其年輕人需要實時化的情感表達,彈幕文化就是典型。
好的IP必須有非常強烈的情緒化代入感,吐槽文化、職場文化等都可以成為內容場景。除了在傳播中需要撫慰年輕人的小情緒外,中年人也有情緒,例如,之前的保溫杯便掀起了中年人的情緒和對黑豹樂隊的記憶?,F在的網紅餐飲品牌,喜茶、喪茶都是情緒化的表現,甚至你的產品也要帶有情緒化的包裝,小情緒有大市場。
趨勢四:IP的圈盟化細分
今天的娛樂消費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從大眾化的集體式的娛樂,轉變成精眾化的圈層娛樂。大眾娛樂是狂歡、跟風,精眾時代則是精神標簽、尋找共好和圈盟化娛樂,因此,精眾化開發(fā)才有價值,例如,博物館的文化消費就算是精眾圈盟的消費。現在很多小說或者書籍的影視衍生,都展現了這樣的特點,豆瓣上很多影視改編的作品與待改編的作品中,有各種各樣的細分,這種分化滿足了圈盟細分的需求,最近的嘻哈文化、抖音等應用也是年輕人圈盟化表達。圈盟文化將會成為IP創(chuàng)新的溫床。
趨勢五:虛擬IP的具象化體驗
虛擬IP如何更好地展現價值,就需要走到線下。吾皇駕到、鬼吹燈等線下體驗的實體場景植入,讓人們能體驗到IP各式各樣的場景。香港的海港城每年都會引入IP體驗展,吸引大量的消費者進行體驗,從而帶動商場流量的提升。例如藍精靈的體驗展,連餐廳的菜和飲品都要和這個IP形象結合,立體式地讓粉絲共鳴。IP一定要線上線下體驗融合起來,并且相互聯動起來。
趨勢六:科技讓IP更時尚
經典IP和科技結合可以更加時尚,走到更廣泛的年輕人群體的身邊。例如,哆啦A夢的藍牙音箱或者智能機器人,科技可以為IP賦能。現在連寺廟都在IP化,例如,北京的龍泉寺推出人工智能機器人賢二和尚,賢二作為IP有四格漫畫,有個性,有愛好,可以答疑解難,很受歡迎。IP與新科技結合的衍生品將會是值得關注的新市場。
趨勢七:IP跨界的精神鏈接
現在很多品牌都借助IP進行跨界營銷,跨界最重要的是要找到IP和品牌深層次的內涵和精神價值對接。例如,小黃車ofo和小黃人的聯合營銷,不僅能帶給共享單車的情感體驗,在視覺上也高度統(tǒng)一,還能共享認知和共享粉絲,這樣契合度高的合作才能創(chuàng)造社交媒體擴散效應。
趨勢八:明星IP的次元化破壁
明星IP的次元化破壁就是通過IP次元以及虛擬形象的打造讓明星價值提升。例如,很多明星都在試圖做跨界商業(yè)化,任泉做Starvc,汪峰做耳機,黃磊做黃小廚,都在把明星形象做商業(yè)延展。但是,如果要創(chuàng)造出更久遠的生命力,虛擬化才能超越,明星形象二次元化、形象化成為新的IP市場。例如,黃渤的黃逗菌,用他自己的形象做的次元形象,現在也非?;穑瑸槊餍堑拇卧疘P開發(fā)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趨勢九:傳統(tǒng)文化的重生
傳統(tǒng)文化以新面目、新形態(tài)重新打造,這也是IP化較大的市場。《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火爆;《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將傳統(tǒng)文化轉化新的語境和新的表達方式,與當下的用戶進行溝通,這都代表著傳統(tǒng)文化可以用IP的形態(tài)重生。
總體來說,今天IP的內涵變了,對于打造IP,我們不僅要找方法,要找到系統(tǒng)化路徑,同時,我們要學會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思考更多垂直化、圈層化的內容消費和文化消費升級的需求,并要在運營上建立持久的商業(yè)模型,才能成就超級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