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嚴芳
摘 要:語文課對于小學生來說是重中之重,學好語文課,不僅僅是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且也影響著其他課程的學習,那么如何讓小學低年級學生學好語文課?作者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關(guān)鍵詞:低年級學生;學好;語文
鑒于語文課程兼顧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點。教學中必須堅持“興趣先導,學會學習,整體推進,螺旋上升”的指導思想,以保證知識的連貫性和滾動提高的特殊性。教學中我牢固堅持以詞句教學法為重點,以生字,閱讀、寫作教學為依托,貫穿始終,環(huán)環(huán)相扣,互為促進,滾動提高,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加強學習指導
做任何事情就要講方法,方法得當就做得快,做得好。學習也是一樣。微觀具體的做法叫做學習方法,宏觀整體的做法叫學習策略。語文學習有具體的方法,也有整體的策略。多閱讀、多觀察、多練習和多思考看起來似乎是老生常談,但卻是學好語文的基本功。
關(guān)于對小學生具體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分為字詞的學習方法,句子的學習方法,段的學習方法,篇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寫作文的方法等。如:字詞的學習方法有:運用漢字的構(gòu)造規(guī)律來理解字的方法,組詞法,造句法,查字典法,用詞素分析理解詞語的方法,同義法的比較法,根據(jù)語言環(huán)境理解詞義的方法,追根溯源理解詞義的方法等等。
二、提高學習和理解能力
1.提高概括能力
概括是語文能力的基礎(chǔ)。對于小學生語文的聽、說、讀、寫諸方面而言,概括有以下表現(xiàn):聽的關(guān)鍵是"聽得好"。即會聽,聽得準確,抓住別人講話的中心,理解所聽內(nèi)容的實質(zhì)。這是在"聽"中的概括能力的表現(xiàn);說的關(guān)鍵是"說得清"。即逐步地掌握準確、鮮明、生動的口語表達特點,能做到用詞準確、詞達意明、語言通順、層次分明、修辭恰當、邏輯性強。這是在"說"中的概括能力表現(xiàn)。讀的要素較多,一是朗讀與默讀的閱讀形式,二是理解詞、句、段、篇和修辭結(jié)構(gòu)的閱讀內(nèi)容,三是分析段落層次、獲得中心思想、掌握文章脈絡(luò)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三個方面都以學生的概括能力為基礎(chǔ)。寫作能力發(fā)展也是一個概括化的過程。小學生從“說”到“寫”,從“讀”到“寫”(仿寫)兩個過渡,都要通過書面語言條理化地、生動地表達出事物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這里就有一個綜合提煉的過程,即概括過程。
2.加強閱讀理解能力
學課文時,要求學生標出自然段,把生字條和田字格里生字的拼音注到文當中,劃出不理解的詞和句,思考課后問題。這是我對課前預(yù)習提出的要求。我這樣做,可以使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真正做好預(yù)習,也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探究的效率。
3.提高學習自信力
愛默生曾經(jīng)說過:“自信是成功第一秘決”;劉秀同志也講過:“有志者事竟成”;我一直把這話作為引導學生的行動指南。大家都知道.絕大部分語文基礎(chǔ)差、底子薄,以致造成對語文科沒有多大興趣,語文成績差。怎樣才能改變這個局面呢?我認為應(yīng)該有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在課堂上,盡量出些較容易的問題讓學生回答,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有“語文也不是很難”的感慨。我一直以來都在課堂上進行這樣的試驗,每道題都讓學生回答或在黑板上板書,如果其他學生有什么不同意見,隨時可以發(fā)表自己的不同見解,無論是對或錯都無所謂,直到?jīng)]人回答為止,然后再給予點評。對的表揚,錯的幫助其分析原因,找出根源,通過這樣,學生積極性高了,自信心有了,課堂氣氛也活躍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增強了,成績自然也提高了。
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每天積累好詞好句
我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個好詞好句摘抄本。在讀書過程中遇到好詞好句摘抄下來,要求會背,理解意思,初步會用該詞語說一句話。對程度好的同學,外加好句子兩個。允許在課文中摘抄,鼓勵在課外抄錄。這樣做既給了孩子自主學習的空間,又拓寬了他們的視野。并定期講評展覽,一個學期下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大大增強。
2.強化“三步生字學習法”
此前所述,生字已不是三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但仍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叭缴謱W習法”的第一步是“識別字音,字形,這都在預(yù)習課文里進行,使學生對生字的正確讀音和寫法有了初步的感知。第二步是在“課堂中辨形辨意”,堅持“字不離詞”的原則。結(jié)合文中的詞語分析字意,初步學會口頭應(yīng)用。第三步是“單元鞏固法”。這是糾正錯別字的重要階段,運用形近字、辨析,句中改錯字等多種靈活方式,檢驗鞏固學生對文中字形,字意的理解和掌握,對本階段中不能掌握的生字,采用在書上用紅筆圈記的方法,縮小復(fù)習范圍,不定時抽查。
3.堅持每天30分鐘課外閱讀
要求學生每天晚上堅持30分鐘閱讀,內(nèi)容不限,可以是優(yōu)秀作文,童話故事,也可以是報刊雜志。讀后填寫讀書卡,家長簽字,每周老師進行檢查評比。在評比中,結(jié)合好的閱讀典型,逐步向?qū)W生滲透精讀、略讀、速讀的相關(guān)知識,指導學生先從精讀做起,一字字,一句句認真讀,懂得每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不懂的字詞及時找工具書解決,對不理解的問題,鼓勵學生質(zhì)疑,發(fā)問。這樣做大大激發(fā)了孩子們的求知欲。在班級中形成了濃厚的讀書氛圍,對學生詞語的掌握,理解和應(yīng)用能力產(chǎn)生了極大的提升作用。
4.每天一篇日記,每周一篇作文
歸根結(jié)底,學生寫作能力的展示,是語文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最直觀的體現(xiàn),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漸進的漫長的過程。所以,盡管新課標對三年級的作文教學提出明確的要求,但結(jié)合學科特點和新教材的需要,從孩子們?nèi)雽W之日起,我就把作文教學始終放在一個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實踐證明其輻射帶動全面提升的作用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