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希蓉
【摘要】目的:探究足三里穴位注射法在臨床治療肺熱咳喘中的療效。方法:選取我院201602~201705收治的肺熱咳喘患者98例進行研究。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達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6例,對照組52例。對照組采用口服中藥進行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法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復發(fā)率及總有效率。結果:觀察組治療后復發(fā)率為22%,明顯較對照組135%低,P<005;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78%,明顯高于對照組769%,P<005。結論:護理工作中采用足三里注射法治療肺脹咳喘患者具有明顯臨床效果,能有效促進其健康恢復,降低其疾病復發(fā)率,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足三里穴位注射法;肺脹咳喘;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365【文獻標志碼】
B【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9-174-02
呼吸道感染以及急慢性支氣管炎發(fā)作均有可能促使肺脹咳喘發(fā)生[1]?;颊吲R床特征是咳嗽容易反復、常伴有口干、咽喉腫痛,尿黃、發(fā)熱、便秘以及喘息等[2]。患者舌苔多為黃膩、少津。隨著醫(yī)學技術的日漸進步,穴位注射法開始被逐漸運用于臨床治療中,足三里作為人體重要穴位之一,具有較強的保健作用[3]。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對肺脹咳喘患者采取足三里注射法進行治療,觀察其治療后復發(fā)率和總有效率,現(xiàn)進行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602~201705收治的肺熱咳喘患者98例進行研究。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達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6例,對照組52例。觀察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6~72歲,平均年齡(396±12)歲,15例伴有支氣管炎,20例伴有肺炎,11例伴有支氣管哮喘。對照組男30例,女22例,年齡5~74歲,平均年齡(401±06)歲,21例伴有
支氣管炎,22例伴有肺炎,9例伴有支氣管哮喘。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口服中藥治療,將黃芩、生石膏、枝子、麻黃、枇杷葉、射干、杏仁熬成湯藥服用,若咳喘嚴重可加入蘇子、地龍、萊菔子、葶藶子、車前草、桑白皮等。1次/d,連續(xù)服用7d。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法進行治療,根據(jù)患者病情給其拍背,指導其咳痰及深呼吸訓練方法,幫助其宣暢肺氣、調(diào)節(jié)肺功能和水液代謝,以防發(fā)生呼吸道感染。幫助其掌握半臥位及腹式呼吸訓練方法并觀察其心理狀態(tài),給予其心理護理。指導其適當聆聽音樂,以調(diào)節(jié)肺功能,緩解氣促胸悶。同時給予其穴位注射,足三里位于腿部膝蓋骨外側下方凹陷處向下大約四指寬處,手觸及穴位可有明顯麻木酸脹感,選取一根5ml的注射器和2ml的喘可治注射液注射液,注射前給患者注射部位皮膚進行消毒,后將注射器針頭準確迅速刺入患者皮下,回抽注射器觀察有無回血,若無回血可將藥液緩慢推入,每隔一日注射一次,連續(xù)折射注射7d。
13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治療后復發(fā)率及總有效率進行觀察。顯效:炎癥完全消退,無任何臨床癥狀。有效:炎癥基本消退,有輕微臨床癥狀。無效:炎癥沒有消退,臨床癥狀明顯[4]??傆行?(顯效人數(shù)+有效人數(shù))/總人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復發(fā)率觀察組治療后復發(fā)率為22%,明顯較對照組135%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治療總有效率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78%,明顯高于對照組769%,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對于肺脹咳喘患者,應指導其日常生活中掌握腹式呼吸、縮唇呼吸等呼吸功能訓練法,根據(jù)患者病情給予其氧療,幫助其改善肺功能,并進行穴位按摩。穴位注射法是以中醫(yī)基本理論作為基礎,將藥液注射到人體的特定部位,是將藥物、針刺和穴位相結合的一種治療方法,已被逐漸運用于臨床各類疾病的治療當中[5]。有研究提出[6],足三里穴位注射法具有較強的保健作用,黃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人體肺功能。
有研究表明[7],對肺脹咳喘患者護理工作中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法進行治療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本文回顧性分析我院對肺脹咳喘患者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法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復發(fā)率為22%,明顯較對照組135%低,提示對肺脹咳喘患者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法能夠降低其疾病的復發(fā)率,促進其健康恢復,這與目前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在觀察治療總有效率上發(fā)現(xiàn),觀察組治療后總有效率為978%,明顯高于對照組769%,提示對肺脹咳喘患者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法能促進其療效提高。
綜上所述,護理工作中采用足三里注射法治療肺脹咳喘患者具有明顯臨床效果,能有效促進其健康恢復,降低其疾病復發(fā)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楊才德,包金蓮,龔旺梅, 等.中國穴位埋線療法系列講座(九)穴位埋線治療呼吸系統(tǒng)疾病——慢性支氣管炎[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5,13(9):69-70
[2]張麗霞,李雪青,石志敏.針藥結合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17,12(1):15-17
[3]寧飛,張紅石.針藥結合治療產(chǎn)后咳嗽變異性哮喘[J].吉林中醫(yī)藥,2013,33(7):729-730
[4]劉同帥,馬福國,孫立新, 等.電針足三里、肺俞對肺癌根治術老年患者術后炎性反應及肺部并發(fā)癥的影響[J].中國針灸,2016,36(11):1135-1138
[5]陳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觀察[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1(4):681-683
[6]張麗麗.痰熱閉肺型肺炎喘嗽的中醫(yī)特色護理體會[J].中國民間療法,2016,24(5):93-94
[7]王培東.清肺止咳方治療中醫(yī)咳嗽風邪化熱壅肺證臨床評價[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0):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