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海英
摘要:世界上最通用的語言就是音樂和微笑??梢娨魳吩谌藗兊纳詈蜏贤ㄖ芯哂卸嗝粗匾囊饬x。學習音樂對于少年兒童更具有非凡的意義。有實驗表明,學習音樂的孩子的智商普遍比不學音樂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許多。小學音樂課程標準中也提出,小學音樂教學要讓學生接受音樂藝術(shù)美的熏陶,成為終身享受音樂樂趣的一門課程。但是現(xiàn)在的音樂教學存在這樣一種現(xiàn)象,學生喜愛音樂,但不愿上音樂課,對于電視、電腦、網(wǎng)絡(luò)中流行的歌曲張口就唱,卻學不會音樂課上的歌曲。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對音樂課提不起興趣,專注度不夠,產(chǎn)生了厭煩心理。那么怎樣才能激發(fā)小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讓音樂課真正成為他們的最愛呢?通過我多年的小學音樂教學工作,我總結(jié)了以下幾種做法。
關(guān)鍵詞:音樂教學;創(chuàng)設(shè)情境;興趣;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 -1578(2018)02 -0075 -01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現(xiàn)行的小學音樂教材,音畫時尚,既有故事性,又貼近學生的認知。所以,在每堂課的設(shè)計中,教師要深入鉆研教材,找到學生感興趣的點,創(chuàng)設(shè)情境,利用音樂課特有的音響特點,通過多媒體展示,讓學生注意力集中,沉浸其中,樂于學習。
例如:我在教學小學三年級下冊《不得了》一課時,創(chuàng)設(shè)了這樣的情境:上課伊始,我播放《苗嶺的早晨》中的引子,用生動的語言講故事: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住著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他們每天快樂地生活在一起,做游戲、找吃的,相互幫助,團結(jié)友愛。大森林里可漂亮啦,有花有草,有山有水,天藍藍草青青,他們以為自己會一輩子就這樣快樂地生活下去。接著音樂變成了《獅王》充滿了恐怖氣氛,老師接著講述:正當小動物們快樂地生活在大森林里時,忽然有一天,傳來了轟隆隆的機器聲,來了一群壞人,他們砍伐樹木,污染水源,殺害小動物。日子一天天變得越來越糟糕,森林砍光了,空氣變壞了,沒有吃的,沒有水,小動物們就快要死了。這樣,孩子們被老師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這時,再學唱《不得了》這首歌時,學生仿佛身臨其境,專注度高,學得就快,記得就牢。
2.細心鼓勵,激發(fā)興趣
小學生他們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樂于表現(xiàn)自己,希望得到老師的關(guān)注和表揚。所以音樂課要充分利用這一點,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guān)愛,自然他就樂于上音樂課,也樂于表現(xiàn)自己。從而也就達到了教學目的。
我所教學的班級有這樣一個孩子,她叫張琪雅,她比同班的孩子大兩歲,平時總是不注意聽講,上課還好搗亂。我一教學生唱歌,還沒唱兩句,她就小聲嘟囔:什么破歌,不好聽。然后就沒精打彩地左顧右盼,要不就昏昏然地要睡覺。怎樣才能讓她不搗亂,上好音樂課呢?我傷透了腦筋。
一次我教學生唱《捉泥鰍》這自歌時,她一反沒精打彩的常態(tài),扒在桌子上小聲地跟唱,我發(fā)現(xiàn)后,特意走到她旁邊,仔細觀察。她唱得還挺好的,可見她會唱。于時我靈機一動說:今天啊,老師的嗓子有點痛,我想請一個小老師教大家唱這首歌。這個小老師就是張琪雅。她一下子就不好意思了,我鼓勵她說,老師昕到你唱得可好聽了,你幫幫老師好不好。她羞澀地點點頭說:那我就在座里唱。我馬上說:好。她就小聲地一句句地教學生唱起來。慢慢地,她從小聲變成了大聲,后來情不自禁地認真唱起來。換了小老師教唱,學生既新奇又興奮,歌唱得也特別好。他們也憧憬著要當一回小老師。下課后,張琪雅追上我問,老師,下節(jié)課我還想當小老師。我說,好,那你可得認真學,學會了才能教別人。從此以后,她上課可認真了,總是第一個學會唱歌,還主動教別的同學唱。音樂課上她再也不睡覺、搗亂了,成了一個音樂課上的小能手。在去年的“六一”匯演中她還表演了《捉泥鰍》呢。
3.開展競賽,激發(fā)興趣
小學生愛玩愛跳,好勝心強。在音樂課上如果能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開展有益身心的競賽,讓學生在比賽中學習,既激發(fā)了興趣,又培養(yǎng)了合作學習的習慣。
比如,我在教學《時間像小馬車》一課時,進行節(jié)奏的合聲練習。要求學生用X、xx、x-編創(chuàng)節(jié)奏表現(xiàn)時針、分針和秒針走動。學生懶洋洋地拿出筆和本,半天也寫不出來。這時我靈機一動說,老師想舉行一場比賽。三人一組,看哪一組最先把節(jié)奏寫出來,讀出來,讀得動聽。于是,我把學生分成三人一組,展開競賽。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讓我調(diào)動起來了,熱烈地討論著,迅速地埋頭書寫著,然后急切地朗讀節(jié)奏,不一會就完成了任務(wù)。令我沒有想到的是,有的小組還寫出了合聲的效果。
再比如在歌曲的學唱過程中,我經(jīng)常分組進行比賽,看哪一組最先唱會,哪一組最先把歌詞背下來,競爭機制的引入,讓學生有了學習的動力,哪一組也不甘落后,紛紛努力地學唱,背唱。音樂課也變得熱烈,歡快。
4.搭建平臺,激發(fā)興趣
小學生樂于表現(xiàn),充滿表演欲望。每個人都盼望自己成為學校里的小明星。我充分利用這一特點,結(jié)合學校的各項活動,加班加點地為學生排練歌曲、舞蹈、課本劇等節(jié)目,讓他們在各種活動中展示。
我校每年都舉行“六一”蓓蕾藝術(shù)節(jié),每年春季開學初,我就設(shè)計好所教班級的節(jié)目,利用課余時間排練,以點帶面,讓參加演出的學生帶動全班學生參加音樂活動,激發(fā)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
我校在秋季學期還舉行大合唱演出。這也是一次很好激發(fā)學習音樂興趣的活動。學生參與面廣,影響大,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我也注重激發(fā)學生參與欲望,鼓勵他們上好音樂課,參加學校的大合唱比賽。
還有我縣每年教師節(jié)都舉行全縣文藝匯演,我積極舉薦我所教學生參加文藝演出,讓她們在演出中體驗學習音樂、參與表演的快樂。這樣,他們就更樂于學習音樂了。
5.結(jié)語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以上這些做法只是我在平時的教學中的點滴體會。希望能給同行們一點借鑒。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堅持不懈地把小學音樂教育做為自己努力前行的動力,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成為終身享受音樂熏陶的受益者,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愛上音樂,成為有所作為的人。
參考文獻:
[1] 徐妍,小學低年級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D].天津師范大學,2013.
[2] 陳天翠,初中生音樂學習興趣調(diào)動的策略與實踐[J].學周刊,2014 (35):227 -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