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汶
摘 要:字詞是語文學習的基礎(chǔ)。從學生的預習、學習和作文三個環(huán)節(jié)對字詞學習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從漢字難學難記、學生習慣、教師教學三方面闡述了字詞學習困難的原因,并從工具的配備、預習效率、語感等方面對學好字詞做了初步探討。
關(guān)鍵詞:初中;字詞學習;語文學習
字詞是語文學習的基礎(chǔ)。不認識字,不了解語詞,就無法進行語文的學習。呂叔湘先生說:“……而識字這一關(guān)如果過不好,讀書、作文都有問題?!?/p>
在預習課文這一環(huán)節(jié),一般都會讓學生先通讀全文,這第一關(guān)就是生字詞。對于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生字生詞的作用,葉圣陶先生在《〈精讀指導舉隅〉前言》中有一段精辟的論述:“通讀全文,在知道文章的大概;可是要能夠通讀下去沒有錯誤,非先把每一個生字生語弄清楚不可?!^認識,應該把它解作最廣義。僅僅知道生字生語的讀音與解釋,還不能算充分認識;必須熟悉它的用例,知道它在某一場合可以用,用在另一場合就不對了,這才真?zhèn)€認識了?!倍鴮嶋H情況是,在很多學校特別是一些農(nóng)村中學,因為班級學生多,教學進度限制,很多學生特別是一些學困生學完一篇課文后,仍然不會讀課文,還有很多字詞不會讀不會寫,不懂意思,更不會靈活運用。一些學習較好的學生也往往流于形式,吃過去的老本,對很多詞語的意思、用法不求甚解。
在課文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對一些關(guān)鍵詞語的意思理解不透甚至是錯誤,這就很難保證對課文的理解的準確性,也無法對句子進行賞析,無法真正領(lǐng)會作者的意思和文章的精妙之處,在考試中遇到類似的題目就容易出錯。
在寫作當中,字詞的作用就更明顯了。如何學會用恰當?shù)脑~語把自己的思想正確表達出來,這不僅需要思維能力,更需要深厚和正確的字詞儲備,沒有了這個基礎(chǔ),作文就算來源于生活,感受很深,也如茶壺里煮餃子有話說不出來,就算勉強說了,也往往是詞不達意,讓人不知所云。比如有學生寫道:“我們村前的小河浩浩蕩蕩地向東流去”,一條小河,怎么會成浩浩蕩蕩之氣勢呢?這是因為不了解浩浩蕩蕩這個詞語的意思。
這些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很多,其中有漢字本身難學難記的原因,有學生學習習慣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師教學方面的原因。漢字的難學難記,呂叔湘先生曾概括為四點:“第一,看見字形讀不出音——秀才不識字念半邊,念錯的機會和念對的機會一半一
半——讀不出音也就不明白字義,得有人一個一個地教。第二,筆畫多,結(jié)構(gòu)復雜容易寫錯。第三,字數(shù)多,要學上很多字,一般要學上三四千字,才能讀書看報。第四,形音義之間很多交叉關(guān)系,容易搞錯。”學生方面,很多學生并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預習下的功夫不夠,很多詞語不了解意思也不去查字典詞典。教師方面,有人認為學生在小學六年已學習了很多的漢字、詞語,也掌握了解決生字詞的一些基本技能,在初中這一階段,教學中只是程序性地要求學生在課下預習課文,檢查字詞也只是放在一堂課的開頭作為一個小環(huán)節(jié)來處理,把大量的時間用在了對課文的主題、寫作技巧和精彩語句的分析上。當然還有其他原因,這些加起來,學生的語文學習當然就會效率很低,興趣下降,越學越?jīng)]勁。
如果字詞都還沒有解決好,其他的一切就都是無本之木,學生語文素質(zhì)就無法得到質(zhì)的提升。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很多人都有成功的經(jīng)驗,語言大家呂叔湘、葉圣陶等也給了我們很多好的建議。
一是工具的配備。每個人都該有一部辭典作為終身伴侶,以便在學習和生活中隨時解決文字問題。七年級上學期開學時,我調(diào)查了一下,有一半的學生連一本字典都沒有,就更不用說《現(xiàn)代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中型的工具書了。因為初中生閱讀量及閱讀面大了,小的成語字典已不夠用,所以配備一部《現(xiàn)代漢語詞典》是非常必要的。
二是預習的效率。葉圣陶先生說,預習要想收到實效,方法必須切實,考查必須認真。要看學生的預習筆記,還可以聽他的口頭回答,必須克服“不求甚解”的毛病。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還可以用聽寫的方法來檢查學生掌握的情況,用造句的辦法了解學生對詞語的意思和用法的掌握情況,而且要有錯必糾,長時間堅持下去,效果就慢慢出來了。
三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詞典給我們的無非是比照或是說明的方法,跟原字原辭不會十分貼合。所謂的語感,有人稱之為“近似自動化的心理活動”,有人稱之為“直接感知”。要想更好地培養(yǎng)語感,學生在生活中,在閱讀中必須多讀多看多記,細體味,深領(lǐng)悟。運用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把情與景結(jié)合在一起閱讀。這都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而這種語感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在字詞認識量差不多的情況下,幾乎可以決定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高低。
總之,詞語就是語文素養(yǎng)這一座高樓的基礎(chǔ),沒有一個堅實的基礎(chǔ),我們語文素養(yǎng)就不能得到一個質(zhì)的提升。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引導學生把字詞這一關(guān)過好,幫助學生學好語文,為他們將來的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平臺。
參考文獻:
[1]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編.葉圣陶 呂叔湘 張志公語文教育論文選[M].開明出版社,1995-09.
[2]葉圣陶,朱自清.精讀指導舉隅[M].商務(wù)印書館,1942-03.
[3]葉圣陶,夏丐尊.閱讀與寫作[M].岳麓書社,2012.
[4]葉圣陶,朱自清.略讀指導舉隅[M].商務(wù)印書館,1943-01.
編輯 高 瓊